劉小艷
摘 要:馬鈴薯是平涼市三大糧食作物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是當地農業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甘肅平涼馬鈴薯的種植為研究對象,對其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描繪,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主張。
關鍵詞:馬鈴薯產業;發展趨勢;建議探討
在人們日益提倡環保無公害的今天,更加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很多農產品農藥殘留過重,影響了人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尋找更為安全的產品,成為人類健康的頭等大事。馬鈴薯生長在地下,由于其葉片和根莖有一種特殊的味道,因此其蟲害較少。只要對其病害進行控制,就能對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2015年農業部將馬鈴薯確定為第四大糧食作物,并大力推進主糧化戰略,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營養需求的多樣化、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實現農業循環可持續發展、開辟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新途徑的戰略性決策。
甘肅省是我國馬鈴薯重要的商品薯與理想的種薯生產區,通過近20年的大力發展,已形成了特色鮮明、區域布局明確的優勢產區及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生產基地。
甘肅是我國北方地區著名的農業大省,其馬鈴薯由于適應當地的環境,具有地方風味。在全國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甘肅平涼地域的馬鈴薯產業化為發展鍥機,對于馬鈴薯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演敘,并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
一、平涼市馬鈴薯種植概況
甘肅平涼市馬鈴薯播種面積約 3.8萬hm2 ,僅次于小麥、玉米而居第3位 ,在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初步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開發雛形。其一種植規模擴大。通過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和市場的帶動 ,2003年全市馬鈴薯總播種面積 3.745萬 hm2 ,平均鮮薯單產達12525 kg/hm2 ,總產鮮薯 47.76萬t,總產值 20538.46萬元 ,占糧食作物總產值的27.3% ,占農業總產值的 9.5 %。其二科技含量相應提高。平涼市先后育成和引進推廣了馬鈴薯良種莊薯2號、莊薯 3號、青薯 168、隴薯 3號、大西洋、大白花 ,基本形成了早熟型、高淀粉型、油炸加工型、兼用型品種。其三搭配種植脫毒品種布局。建立健全了莊浪縣優質種薯脫毒快繁體系 ,年生產脫毒原種50萬粒 ,全市脫毒馬鈴薯種植面積 1.350萬 hm2 ,占馬鈴薯播種面積的 36% ;推廣了馬鈴薯坑種等系列綜合配套增產技術 ,全市坑種面積達到3.300萬hm2 ,占馬鈴薯播種面積的 87%。
二、平涼市馬鈴薯產業發展趨勢
平涼市位于甘肅省東部,是中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工商業和農業生產基地。在馬鈴薯生產方面,是甘肅省馬鈴薯排名第二的產區,且有上升的趨勢,常年種植面積約6.7萬hm2,當年總年量達90萬t。
在甘肅平涼市生產區域內土壤、空氣、水的污染程度相對較低,目前農藥、化肥施用量減少到必要的程度。由于雨熱與薯塊膨大期同步,種植區域海拔高,對病蟲害傳播有天然的屏障和隔離作用,完全適合于馬鈴薯的廣泛種植。
馬鈴薯的“加工”價值。作為平涼市第三大糧食作物,馬鈴薯在全市人民群眾的口糧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了人們一日三餐中的一道必備食品。近年來,通過大力扶——馬鈴薯產品加工以淀粉為主開始向全粉和精淀粉發展,生產出了水晶粉絲、方便粉絲等產品。
三、平涼市馬鈴薯產業發展建議
1.加強馬鈴薯種薯抗病脫毒體系的建立。馬鈴薯種薯的質量決定了馬鈴薯生長的狀況,由于不同的地力條件和土壤條件,馬鈴薯脫毒的過程是需要不斷改進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脫毒株系,以適應不同的氣候地力環境和土壤的要求。特別是要注意脫毒株的抗病性研究問題,特別是抗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環腐病的毒株系的建設。加強對各區域馬鈴薯早晚疫病始發期的預測研究,并在發病區域發現抗病的植株,以加強對馬鈴薯抗病性的的研究。
2.開展專用型品種選育。開展專用型品種選育,要求適合當地不同區域環境。或者符合市場需要的具有高產、高淀粉、抗氧化褐變、以及抗病耐貯藏等性狀。在品種選育中,要求不能求全責備,要求方方面面都要精良,因為一個品種的選育過程需要長時間的選擇過程,才能達到適合主糧化的馬鈴薯優質新品種的選育的要求。
3.加強馬鈴薯研究使得產品向多樣化發展。據甘肅省馬鈴薯基本特征,富元素的量化以及在全國的獨有的一些特征,積極開展馬鈴薯主食對特定人群健康作用研究。加強對馬鈴薯品種與資源材料的多性狀進行精準鑒定,解析馬鈴薯高產、抗旱、高淀粉、抗氧化褐變等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然后抓緊對馬鈴薯的產品根據研究的結果進行市場的開發工作。
目前馬鈴薯產品加工從以淀粉為主開始向全粉與膨化產品、變性淀粉、精淀粉發展、生產出了膨化食品、水晶粉絲、方便粉絲。甚至和其他產品向結合,達到更好的組合結果。
4.加強基礎設施和不同平臺建設。在馬鈴薯產業化過程中,要加強各項體系的而建設工作,特別是生產體系基礎設施建設、加工體系設施建設以及倉儲物流體系建設,發揮區域輻射集散功能。積極引進與培育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建設現代物流園區,完善物流倉儲基地、運輸平臺、信息平臺、配送平臺、服務平臺建設。根據鮮薯生產、深加工產品的儲藏技術要求標準要進一步加大現代化倉儲庫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冷凍貯藏庫,完善馬鈴薯及其轉化制品冷凍貯藏、冷藏運輸及配送、冷藏銷售等環節,保證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
5.加強銷售體系的建立。在線上充分利用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以及在線下各種現代化媒體包括電視、電臺、各種新聞發布會和國際活動,建立廣闊的馬鈴薯銷售體系。要加強重點村小型市場的建設以及參與馬鈴薯交易的農貿市場與農村收購網點建設,進一步健全與完善以大型馬鈴薯交易市場為主體。以重點鄉鎮中型市場為主體,以相關農貿市場為補充,以農村收購網點為基礎,建立較為完善的馬鈴薯交易市場體系。
6.加強馬鈴薯的生產機械化以及產業化研究。甘肅平涼市馬鈴薯的發展呈現出一派良好的發展勢頭, 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要求達到集約化規模化的要求。這樣要求進一步在機械化方面加強研究,加強機械化機具的開發,要求適應馬鈴薯種植的基本要求,以提高生產率和生產的質量和數量。在產業化研究中,要研究產業化過程中的影響因子,并對影響因子進行細化,得出更為適合當地的產業化模式。
四、結語
馬鈴薯這種老少皆宜的“土中之豆”,由于營養豐富,非常適合減肥人士作為“營養餐”,也可以調理許多疾病,對于脾胃不和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協同治療作用。甘肅平涼地區結合自己的社會生產實際,為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化的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正在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在馬鈴薯品種專用化、種植區域化、生產機械化、經營產業化、產品主食化進行了有益探討,形成馬鈴薯與谷物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平涼同時積極開展馬鈴薯主糧化戰略性研究,確定甘肅省平涼馬鈴薯在全國主糧化行動中的地位、分析主糧化前景、發展方向、主要用途、在糧食生產中的比例及發展規模以及產業化的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達存瑩,岳云,賈秀蘋甘肅省馬鈴薯產業發展現狀及主糧化發展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3):38-42.
[2]李亞杰,石強,李德明等.甘肅旱區馬鈴薯晚疫病始發期的預測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6(9):114-119.
[3]田世龍,文國宏甘肅馬鈴薯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C]中國馬鈴薯大會 , 2016:72-74.
[4]張永祥,岳云 甘肅省馬鈴薯產業與主食化發展分析[J] 甘肅農業 2016:17-10-11.
[5]石曉瑛,平涼市優質馬鈴薯發展現狀與對策.[J]甘肅農業科技,20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