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環保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大氣污染問題。我國的生態環境同樣面臨著巨大挑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低碳發展已經是我國應對氣候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以河北省為例,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情況,面臨嚴峻的形勢及問題,對如何建設低碳河北、如何加快轉型升級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如何發展低碳經濟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 河北省 低碳經濟 問題 政策建議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經濟作為研究對象,這在全球氣候日益加速變暖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低碳經濟成了世界性的熱門話題。發展低碳經濟對于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都有著積極作用。這是因為低碳經濟不僅有利于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和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帶動產業結構升級,還有利于提高區域創新能力,促進各創新主體互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價值作出的生動詮釋。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同時也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部署。低碳發展則是我國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然選擇。
過去很長時間,河北省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但是一直扮演著發展重工業的角色,鋼鐵、冶金、水泥、玻璃等工業產業成為支撐河北經濟發展的支柱。一方面,這些資源密集型產業大量消耗了河北省的資源儲量;另一方面,發展重工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氣體,這些污染氣體進入大氣層對河北省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轉變產業結構,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是河北省必須完成的任務。河北省發展低碳經濟刻不容緩。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低碳經濟,本文圍繞低碳經濟這一話題,將河北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進行了淺顯的分析,以利于后期對這一問題的深入探討。
一、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河北省政府一直在為發展低碳經濟努力。近年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調整,服務業速度、比重和貢獻全面提高。2017年,服務業作為低耗能產業其增加值始終保持在10%以上,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1.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七成,比第二產業多45.1個百分點,服務業占總量比重和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均創造歷史最佳紀錄,已經成為支撐河北省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旅游業總收入突破6000億元,增長31.9%。
河北省將工業設計作為經濟轉型突破口,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河北省從2014年開始落實產業結構調整方案,深入推進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污染治理。2017年全年共壓減煉鋼產能2555萬噸、煉鐵2066萬噸、煤炭1125萬噸、焦炭808萬噸、水泥261萬噸、火電68.4萬千瓦、平板玻璃500萬重量箱,全面取締“地條鋼”,壓減產能持續推進。
河北省積極推進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2014年以來大力推行煤改電、煤改氣等能源替代工程,提高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地熱能發電在發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在農村大力推行清潔能源的使用,加大散煤回收力度,倡導使用清潔煤、清潔燃煤爐,對秸稈沼氣等清潔能源給予補貼。2017年新能源、生物、電子信息領域增速在15%以上。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速度加快,新能源發電快速增長,增速達25.7%。而傳統能源的生產,如原煤、洗精煤、焦炭等的產量在持續下降。
二、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近年來,河北經濟保持穩定快速發展,2017年全省GDP增長6.7%,增速已經連續11個季度穩定在6.5%~6.8%。第二產業增加值1741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039.6億元。不過,河北省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于自然資源的依賴已經相當突出,能源的過度消耗已經成為制約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低碳經濟對于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有著重要意義。但是,我省低碳經濟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一)河北省產業發展水平不高
農業作為低能耗產業,其對GDP的貢獻相對較小,發展水平較低且基礎相對薄弱;工業在經濟總量中占的比重依然很大,工業結構仍然是以“重型化”為特征,鋼鐵、水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仍然是支柱產業,這些行業現在還有嚴峻的壓縮產能任務,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產量不高,現代產業發展不足。
(二)去產能任務重
河北鋼鐵產能目前為3億噸,計劃到2020年壓減到2億噸,關停產能的任務依然艱巨;民營鋼鐵企業鋼鐵產量占全省65%,但是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年產量300萬噸以上的鋼企僅有15家;近3成民營鋼企設備落后,有著被淘汰的可能。因此,除推進鋼企聯合重組外,還應該引導鋼企加速向鋼鐵上下游乃至非鋼產業延伸。況且,河北不僅是鋼鐵需要去產能,水泥、煤炭和玻璃也有著艱巨的去產能任務。去產能將導致企業收益下滑和部分企業職工轉崗或者下崗,如何在去產能的同時保障企業利潤,如何解決這些人的工作崗位問題,也是必須考慮在內的。
(三)降能耗與減碳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數量增加,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能耗水平和碳排放量會持續增加。2015年河北省城鎮化率為51.33%,擁有常住城鎮人口3800多萬,農村人口1575萬戶。在農村,煤炭仍然是作為主要能源在農村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年耗能高達3750萬噸,占農村總能耗60%以上。除了消耗量大,農村煤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煤的質量普遍較低,以劣質煤和煙煤為主,農村燃煤的粉塵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為40萬噸和39萬噸,農村燃煤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因此,降能耗與縮減碳排放量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
(四)新能源開發利用率不高
雖然河北省并不缺少新能源資源,境內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生物質能等能源資源,但是對于這些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并不高,煤炭消費仍然在能源消費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比例達到88.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2個百分點。
三、加快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創造低碳發展良好環境
河北鋼鐵、化工、水泥、玻璃都是燃煤大戶,削減煤炭勢必會對企業及職工帶來一定影響,但削減燃煤總量是改善大氣環境的重中之重,因此,發展低碳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制定可以實施低碳發展的戰略規劃,完善低碳政策法規,給予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更多的財政支持和補貼。同時,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走低碳之路,必須加強宣傳教育,使全民樹立低碳經濟發展意識,為低碳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為河北省發展循環經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一是加大傳統產業技術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對鋼鐵、制造業、化工、建材等重工業進行技術創新,推動其向高端化、智能化、精細化、綠色化發展;二是加快培育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步伐。發展服務業是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要求。要從過去的單純加工生產向更注重科技研發發展,不斷提升第三產業對經濟的主導作用,減少經濟運行社會發展中碳的消耗,從根本上控制住碳排放問題。
(三)有效利用能源技術
河北省目前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期,對于能源的需求量很大。這就要求必須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清潔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在能源利用技術層面取得突破,提高清潔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推進能源結構調整。
四、結語
在河北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和堅實保障。除了制度革新、結構革新、技術革新以外,實現低碳經濟歸根結底還是得依靠全民參與。低碳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生活態度。這要求每一個人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注意節電、節水、節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河北省必須廣泛發動群眾,在整個社會形成節能環保的良好氛圍,促使人們養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并加大對低碳經濟的宣傳力度,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教育要跟上社會的發展步伐,只有在全民范圍內建立起低碳環保的意識,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河北最終才能構建低碳社會。
(作者單位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作者簡介:杜倩文(1991—),女,河北唐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參考文獻
[1] 馬麗斌,朱葉,趙蕾.新常態下河北省低碳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良性互動問題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6(10).
[2] 熊焰.低碳經濟:變革能源結構的重要支撐[J].求實,2011(4).
[3] 論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原則[J].政法論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