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偉,梁積卓,劉玫瑾
(1.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北京 100084;2.北京體育大學信息網絡中心,北京 100084)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乒乓球國際3大賽事之一,每個國家對它的重視程度高于乒乓球世界杯,同時它也沒有奧運會那么多的限制,可以稱得上是最高水準的國際大賽。能夠進入到世界乒乓球錦標賽4強的選手更是強者中的強者,他們的技術代表著現今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對其在比賽中的落點進行研究具有較大的意義。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2015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4強選手馬龍、方博、樊振東、張繼科在比賽中的落點與得失分關聯情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錄像觀察法 對2015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半決賽和決賽的錄像進行觀看,分別對4強選手馬龍、方博、樊振東、張繼科在比賽中的落點與得失分的關聯情況進行觀察,對其有較為直觀的了解。
1.2.2 Simi Scout視頻分析法 運用Simi Scout 2.0軟件,建立落點與得失分的統計模型,分別對2015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半決賽和決賽中我國4名運動員的落點與得失分情況進行歸類分析整理。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Eexcel 2003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整理,并用統計學的方法對相關參數進行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主要通過歸納、演繹等邏輯學原理的運用,使研究系統化、理論化,并得出正確的研究結果。
2.1 運用Simi Scout進行視頻分析的步驟
2.1.1 采集運動視頻 運用Simi Scout進行技戰術視頻分析的前提條件是要有可用的運動比賽視頻。通常運動視頻的采集方法有2種:現場采集或者是電視臺轉播的視頻錄制后編緝裁剪。本研究采用CCTV5公開視頻作為Simi Scout視頻分析的原始視頻。
2.1.2 建立技戰術分析模型 研究乒乓球落點與得失分的關聯,需要定義好Simi Scout技戰術模型的指標庫,是研究使用Simi Scout視頻分析軟件的核心和關鍵。乒乓球落點與得失分技戰術分析模型包含了6個層次的技戰術指標:局數、發接、板數、A打、B打、得失分。對1分球的識別,要從這6個層次來進行判斷。其中A打或B打包括了正短、中短、反短、正長、中長、反長、舉出臺、正手拉、中路、反手拉、無共分11類進行判斷統計。在Simi Scout中建立指標庫之后,需要選取指標之間的關系關聯,形成網狀結構圖,如圖1建立的“乒乓球落點與得失分技戰術分析模型”。
2.1.3 標記比賽技戰術 在Simi Scout軟件中確定建立乒乓球落點與得失分技戰術分析模型后,開始分場次、分隊員觀看比賽視頻,同時,按照已建立的技戰術分析模型,完成每一分球的技戰術標記,從而獲得統計數據,Simi Scout操作界面,見圖2。
2.2 發球落點與得失分的關聯
2.2.1 本方發球落點與得失分關系 整體來看,4名運動員發正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長球的得分最多,都有9分,其他落點均有得分,但相對較少。從乒乓球技戰術角度看,發正手位短球是眾多乒乓球運動員的選擇,因為對臺內短球,一般運動員反手的控球能力要好于正手,發正手位短球能給自己下一板的進攻創造更好的機會,同時發正手位短球也有更多直接得分的機會。另外,反手位長球是許多運動員用于偷襲的落點,通常乒乓球運動員接發球的站位都偏反手位,因此他們在接發球時對對手偷襲正手位長球的保護意識會相對高一些,也就是說對反手位長球的保護相對較弱,當對手偷襲反手位長球時,失分的可能性也就相對較高。從失分的情況看,所有失分的發球落點都是長球,因為對手在接短球時一般采用擺、劈、挑、撇等技術,球速相對較慢,攻擊性較小;而接長球時基本采用拉沖技術,球速較快,攻擊性強,發球方質量稍差就容易直接失分。(表 1)
圖1 乒乓球落點與得失分技戰術分析模型
圖2 Simi Scout標記比賽技戰術的操作界面
表1 本方發球落點與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表2 對手發球落點與本方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2.2.2 對手發球落點與本方得失分關系表2顯示,馬龍接正手位短球、反手位短球、正手位長球和反手位長球均失2分;方博在接正手位短球時失分最多,有5分,其次是反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長球;樊振東在接正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長球時各失2分,接中路長球失1分;張繼科在接反手位長球時失1分。很明顯,各運動員之間存在一點差異。整體來看,依舊是接正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長球時失分情況比較多,這2個落點可以說是乒乓球運動員接發球比較難受的位置,自然也就成為了許多運動攻擊的主要落點,其效果也顯而易見。
2.3.1 本方接發球落點與得失分關系從得分情況來看,馬龍接發球打正手位得2分,打中路得1分;方博、樊振東和張繼科都是接發球打正手位得1分。從接發球落點與得分情況看,4名運動員的情況較為一致,都是接發球打正手位得分。因為接發球時,乒乓球運動員在意識上對正手技術的準備要稍多一些,同時正手拉沖或是正手挑打,打向對手正手位的質量肯定高于打向反手位。不論從平常訓練的角度還是生物力學的角度來說都能印證這一點,乒乓球運動員上手打斜線的質量高于直線。因此,接發球打正手位的得分概率相對較高。從失分情況來看,馬龍、方博、張繼科接發球失分主要是接發球下網,樊振東也有接發球下網失分。除去下網的情況來看,馬龍接發球打正手位出界失1分,打反手位出界失1分;樊振東接發球打正手位出界失2分,打反手位出界失2分。整體來看,接發球打正手位或者是反手位出界失分的情況一樣,不存在差異。(表3)
2.3.2 對手接發球落點與本方得失分關系從得分情況來看,4名運動員主要的得分都是因為對手接發球下網,除去下網的情況后可以看到,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和反手位時馬龍各得2分;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和反手位時樊振東各得1分。根據表5數據,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或者反手位是本方運動員得分情況相對多一些,但正手位與反手位的差距不大。從失分情況來看,馬龍在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時失2分;方博在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時失2分;樊振東在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和中路時各失1分。顯然,對手接發球打正手位時本方運動員失分情況出現較多。(表4)
2.4.1 本方3板后的落點與得失分關系從得分情況來看,馬龍3板后反手位得分最多(49分),中路最少(12分);方博3板后反手位得分最多(46分),中路最少(12分);樊振東3板后反手位得分最多(15分),中路最少(0分);張繼科3板后反手位得分最多(20分),中路最少(5分)。4名運動員在3板后的落點與得分的關系呈現出一致的規律,落點在反手位得分最多,落點在正手位得分次之,落點在中路得分最少。同理,從失分情況來看,4名運動員3板后的落點與失分情況也具有一樣的規律,落點在反手位失分最多,落點在正手位失分次之,落點在中路失分最少。(表5)
表3 本方接發球落點與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表4 對手接發球落點與本方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表5 本方3板后的落點與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表6 對手3板后的落點與本方得失分的關系統計表
2.4.2 對手3板后的落點與得失分關系從得分情況看,4名運動員也是存在一致的規律,對手3板后的落點早于反手位時,他們得分最多,對手3板后的落點在正手位時他們的得分次之,對手3板后的落點在中路時,他們得分比較少。失分情況也是一樣,對手落點在反手位時本方得分最多,對手落點在中路時,本方得分最少,對手的落點在正手位時,本方的得分處于中間位置。(表6)
3.1 不同的運動員,發球落點與得失分的關聯情況存在著差異,但對他們自身而言,發球落點與得失分情況存在一定規律。
3.2 從整體看,乒乓球運動員發球的落點與得失分存在關聯,正手位短球和反手位長球這2個落點得分最多,中路長球、反手位短球的得分情況相對少一些。
3.3 4名運動員接發球的落點或對手接發球的落點與其自身的得失分關系都存在相近的規律,接發球攻對手的正手位的得分情況較多。
3.4 在3板后,乒乓球運動的落點與其得失分也存在一定關聯,產生得失分最多的是反手位,其次是正手位,中路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