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小鎮青年”成為大眾熱詞是在2014年。當年,韓寒執導的首部電影《后會無期》被認為是唱給小鎮青年的公路情歌,電影取得6.5億元票房,樸樹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平凡之路》紅遍大街小巷。
韓寒從不諱言自己是個小鎮青年,也從不掩飾自己對于小鎮的熱愛,他的作品也富含小鎮青年的影子。2017年1月,他執導的電影《乘風破浪》上映,三四線城市小鎮青年貢獻4.07億元票房,成為這部影片票房超10億元的骨干力量。
如今,不管是電影市場,還是其他消費市場,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小鎮青年成為一股強大的消費勢力。那么,小鎮青年的具體畫像是怎樣的?
他們的年齡通常在25到35歲,生活在相對富裕的三四線城市,多數在一二線城市甚至國外接受過高等教育,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由于沒有住房和工作壓力,他們敢于消費,并擁有更多閑暇時間,生活質量相對一二線年輕人更高。
這么一個“有錢有閑”的群體,在移動互聯網上有著怎樣的需求?打開小鎮青年的智能手機,微信、淘寶、QQ是他們必需的生活方式,出境游、海淘等也正在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
相關統計顯示,近兩年中國三四線市場的消費激增58%。小鎮青年在汽車、時尚和娛樂方面消費頗多,根據在線售票服務商數據計算,2017年三四線市場的票房收入增長22%,超過了一二線市場11%的增長率。
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市場規模將從目前的4.7萬億美元增至11.8萬億美元,其中2/3的增長來自三四線市場。2018年第一季度,凱迪拉克在華32%的銷售額來自于三四線市場,近一半客戶年齡在25至34歲之間。
如此大的小鎮青年市場早已被不少企業所重視。蘇寧易購、發現旅行、抖音、分期樂這四家企業分別是電商、境外游、短視頻娛樂的代表,它們切身體會到了三四線城市人口的消費的爆發,也幫助著小鎮青年完成他們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