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彥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作業的創新尤為重要,在提高教學質量和發展學生能力方面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創新能力。
關鍵詞:形式創新; 立意創新; 培養能力; 作業創新
創新教育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其中作業創新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在作業的設計上不斷創新,就會提高學生的作業效率,學生寫作業不困難,甚至學生對寫作業有興趣,這樣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還培養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創新、學會綜合分析的能力,極大的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形式創新
傳統的作業形式無非是記、寫、算加上少量的實驗,形式單調,與生活實踐相差甚遠,很難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并且效率不高。如果改變一下作業形式,學生的積極性可能上來了,比如:
(一)查閱、收集信息作業
如寫一篇關于青蛙的小說明文時,可布置這樣的作業:要求包括以下四個內容:1.青蛙有怎樣的生活習性。2.青蛙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3.青蛙對人類有怎樣的益處。4.我們怎樣愛護青蛙。學生可以在小組學習討論中交流自己對青蛙的認識,在交流各自研究成果時積極參與,爭著發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熱情十分的高漲,就一些平時少言寡語,信心不足的學困生也爭著發言,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展現了自我。
(二)觀察型作業
小學生好多作業可以放到課外進行,將課堂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如黃豆的萌發,就可以讓學生在家里做,兩天測量一下長度,并作記錄,發現規律。
(三)探究型作業
在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一些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多樣形式的探究作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四)制作型作業
現在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缺少訓練,培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是每個教師應該重視的,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一些科學小制作,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指導學生學寫一些簡單的科學小論文,科技說明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很好的幫助,給小學生布置作業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連接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橋梁,讓作業社會生活化,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鍛煉他們的才智,發展他們的能力。
(五)口頭性作業
為了減輕小學生的作業負擔,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布置口頭作業,比如:把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兒》的故事內容講給爺爺、奶奶聽,在小組活動時,還進行過講故事比賽,小學生人人當評委,人人當演員,小評委給每一個演員評分,打出成績,對有故事情節的內容鼓勵學生用道具表演,小學生的演出十分精彩,有時掌聲陣陣,熱鬧非凡,教師還為優勝者準備了一些小獎品,小學生的積極性可高了,通過這次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使小學生養成愛讀書、善于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從小培養小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
二、立意創新
(一)能力創新
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是未來社會的發展要求,更是對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傳統教學在對待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關系上,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強調教師的主導性,重記憶、重考試而輕創新,遠不能適應未來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作業的創新中,應強調將單純重視知識的作業轉變為以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為重點的作業。
(二)開放創新
開放是時代的特征,更是時代對人才的要求,素質教育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要求教育全面變革和創新,主要是觀念創新,知識經濟時代,需要高素質創新人才,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和高尚的素質,更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作業的開放性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指的是作業創新不要拘泥與書本知識,讓學生參與創造,合理判斷,解決問題,從現有情境出發,通過歸納、想象,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梯度創新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中,小學生語文作業這一教學環節,怎樣通過學生作業形式和內容的個體化設計改革來鞏固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合作自主學習的精神,是教師著中解決的迫切問題。小學生在年齡,知識儲備,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就要重視小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小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就是要根據每個層面學生的能力分層設計作業,對于有的學生頭腦靈活,學習能力強、肯鉆研、態度認真、對新知識掌握很快的學生可加大作業難度,提高這部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這部分學生有攻克堡壘的成就感,增加對作業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一些學困生,則降低要求,注重基礎,應適當增加作業量并降低難度,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認真的學習態度的培養,教師在設計和布置作業時,應該讓每一個學生由被動的學變主動的學,自己給自己出題做練習,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作業創新,是教育的一個系統工程,在布置學生作業時,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個體差異布置不同形式的作業,才能使教育個性化,才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讓作業成為培養小學生創新思維和發展能力的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