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利偉
摘要: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但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在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國家也特別重視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能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一句口號,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強環境治理相關工作的開展。森林可持續經營,是環境治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也具備了積極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森林;可持續經營;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華北地區處于我國溫帶季風氣候區,原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華北地區森林具備多方面的作用,比如防風固沙、保護農田以及涵養水源等,因此有必要加強華北地區森林經營管理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相關數據顯示:國家林業局在承德向全國19個城市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承德也是河北省今年唯一入選的城市。3年來承德市林地面積增加到341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7.67%,兩項數據均居華北地區首位,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北綠肺”“京津水塔”[1]。鑒于此,從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角度考慮,實現森林的可持續經營非常關鍵。
一、森林的可持續經營的重要作用分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環境治理的有效思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呼吁廣大人民群眾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森林是我國保護的資源之一,對于華北地區森林來說,具備多方面的明顯作用,比如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主要是因為華北地區和內蒙古靠近,風沙會對農田造成較大的危害,而森林作為風沙線上的綠色屏障,能夠使風速減弱,使沙漠擴張得到有效防范,并使沙塵暴減弱。并且,華北地區的森林??梢云鸬奖Wo農田和涵養水源的效果。因此,從華北地區森林的保護角度考慮,有必要注重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而對于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來說,對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是顯著的,主要體現為:
1.有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華北地區處于我國溫帶季風其獲取,原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然而,華為地區地形平坦,歷史時期即我國人口稠密區,大面積森林經開墾成為耕地與建設用地;從目前來看,林地主要分布在地形條件比較差的區域,林地面積比較小,比重比較低。通過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從森林保護、森林防火以及森林消防航空護林站等工作的開展,能夠使華北地區的森林得到有效保護,進一步有助于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
2.有助于護林網絡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根據相關調查發現,承德將建設京津冀及華北地區唯一森林消防航空護林站;該航空護林站的建設,可覆蓋覆蓋全省、京津及華北地區,同時也輻射遼蒙地,并且能夠和北方的航空護林網絡相銜接,成為全國森林航空護林體系區域性重要節點和組成部分[2]。從這一舉措可以看出,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能夠有助于護林網絡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
3.有助于促進國家森林城市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承德市林地面積明顯增多,同時森林覆蓋率也達到了50%以上。上述提到承德入選“國家森林城市”,而對于森林來說,屬于承德市的一大保障,在京津則屬于生態屏障。從承德林業在近年來的發展來看,在積極實施可持續經營戰略方案的基礎上,有助于促進國家森林城市的發展。
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的實施策略分析
在上述分析過程中,結合我國華北地區、承德地區林業的實際情況,發現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為了使什么可持續經營工作得到有效開展,便有必要注重相關策略的實施。總結起來,具體策略如下:
(一)根據地區環境與條件,實施科學的戰略經營方案
針對森林實施可持續經營戰略方案過程中,需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比如該地區的環境和條件等,進一步使所實施的戰略經營方案能夠體現合理、科學的一面。以承德林業為例,在可持續經營工作開展過程中,便需將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作為基礎,結合京津腹地的良好地理位置,加強林業經濟發展模式創新工作的開展,在戰略經營方案上可堅持“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可持續道路,將“林業強市”作為林業發展目標[3]。加強京津生態屏障建設工作的開展,將水源涵養功能區作為發展主線,并加強綠化造林工作的開展,全面推進林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實現。
(二)構建健全的可持續經營管理機制
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的開展,需借助健全的可持續經營管理機制,因此有必要構建健全的機制,與此同時對分類經營管理模式進行創新,使林業發展具備一定的政策支持。例如《承德市就愛經濟林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便是一項不錯的制度,可以根據這樣的制度,對當地林業發展的思路、方向以及目標加以目標,進一步為當地森林可持續經營發展的全面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
森林可持續經營工作開展過程中,需回歸“本源”,即機槍森林資源保護[4]。一方面,對于防火管理需進行強化,比如護林防火制度,便有必要健全,保證不會出現森林火災。另一方面,積極做好森林防疫方面的工作,強化監測、預報以及防治管理等工作的開展,使森林病蟲害防護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對森林資源管理進行加強,明確采伐限控制制度,對于依法治林制度的實施需嚴格強化,對于亂砍亂伐等行為需嚴懲。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探究,我們認識到要想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只是一句口號,便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森林是屬于我國的“珍寶”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強森林經驗管理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根據森林所處地區的環境與條件,實施科學的戰略經營方案;另一方面,構建健全的可持續經營管理機制;并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相信從以上方面加以完善,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效果將能夠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為我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南雪琴.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138-139
[2]許抄平.試析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種子科技,2017(08):26-27
[3]校建民,韓崢,張新欣,萬堅.森林認證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影響及其在中國的實踐[J].世界林業研究,2012(05):18-23
[4]雷靜品,肖文發,白彥鋒,朱建華.全球環境基金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發展戰略分析[J].林業經濟,2014(10):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