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
【摘要】現階段,我國依舊處于發展中國家,許多時候的經濟發展都需要得到公益企業的支持,才能實現經濟增速。從國企的角度分析,它們改革的本質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并且會在這個過程中降低運行成本,促進經濟增速。本文主要研究了國企改革對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并提出了相應的觀點,以最為全面地推動國內經濟的增速。
【關鍵詞】國企改革 經濟增速 提振效應
一、引言
國企是國內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有了國企的存在,才使得整個經濟增速更加持續穩定。在當前時代的發展當中,我國開始走向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而這一過程直接表明相應的發展出現了較多的經濟挑戰,如果不能做出科學的調整,那么必然會涌現出較多的問題。國企改革對于經濟增速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但是在相應的提振效應產生過程中,需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并給予相應的發展活力,持續保證經濟增速的穩定進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國企改革在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上,所能發揮的功能將不斷提高,相應的實踐和改革策略也會發揮不同的推動作用。國企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重要命題,是中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及新工業時代轉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中心環節。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總結改革開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的經驗基礎上,整體提出了引領“十三五”及更長時期內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這五大理念回答了新時期三個重要問題:一是中國要實現什么樣的發展;二是中國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三是中國發展的終極目標究竟是為了誰。這應該成為我國推進國企改革必須遵循的發展理念。
二、國企改革對經濟增速的推動影響
進入世紀以后,國內社會經濟呈現出飛快的增長速度,但是在2012年以后國內經濟的增速開始變得較為遲緩。在這樣的狀況下,國家需要制定相關的改革措施,以加快改革效率,為經濟增長形成基礎依據。通過查詢,國內近些年的GDP統計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狀態,尤其是一些重工業部門,整體的經濟增速度更加緩慢。國內重工業企業在2011年的時候,整體的GDP增達到了14%,而到了2015年,直接下降到了8.5%,整體下降較為明顯。但是到了2016年,經濟增長壓力持續提升,國內重工業的經濟增速面臨著更大的發展困境。為了保證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必然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科學考慮,加快推動國企改革的步伐,以迎合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為國內經濟穩定增長提供基礎的可能性。
三、國企改革對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
(一)能夠實時提高資本生產效率
在近些年的發展當中,國企與私人企業的資本生產力明顯呈現出了整體的區別,這些區別主要體現在國企資本生產效率較低的狀況,而私人企業對于資本生產效率會有著較高的水平。一部分重工業企業對于10元的固定資產,僅僅能夠創造出15%的增加值,但是許多私人企業,卻可以做到38%的增加值,直接呈現出了翻倍增長的趨勢。服務行業和金融行業的生產效率也呈現出了同樣的狀況,因而從這些數據當中可以明顯地發現,國企所需要的經濟增速必然需要提高基礎的生產效率,并進行多方面的制度改革,以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本身的價值和功能。
(二)能夠提高資本配置的合理性
現階段,國內國企的整體生產水平較低,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環境當中,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必然需要將更多的資源合理應用到生產效率較高的國企當中,但是我國當前仍然處在發展中狀態,因而國家為了獲得持續的發展,必然在資本配置上,傾向于整體性的發展,不會將所有的資本實現平均化配置。在2014年,國內工業企業所獲得的固定資產占到了營業總額的14%左右??梢钥闯觯瑖衅髽I的經濟增速普遍高于私人企業。非國有企業的生產效率卻遠遠高于國有企業。在資本的分配上,有70%都被國有企業都占據,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主體原因是由于國企獲得貸款的能力更加強大,遠遠超過了私人企業。而且國企每年獲得的利潤不需要分配給投資者,所用有的考核機制也較為完善科學,能夠將大量的資本應用在投資上,不需要過多考慮其他問題。這樣的狀況使得國企所擁有的動態資源量整體較多。
(三)國企改革可以推動企業生產的外部溢出
當前時代的發展當中,國家經濟增長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的內容上,一方面是經濟積聚所產生的規模效應,另一方面是產業所具備的配套能力,也屬于提高國內經濟競爭能力的主體優勢。如果一個地區的企業數量增長,并且規模不斷擴大,不僅能夠最為有效地增加行業之間的競爭和學習能力,還可以為產業鏈的形成提供完善的配套機制,進而保證基礎產業的發展具備較高的可能性。這一過程整體被稱為溢出效應,通過相關比較我們可以認識到,國內國企和產業鏈的溢出效應明顯要低于私人企業的溢出效應。通過現階段的經濟改革增速研究,已經證實,一個省中的非國有企業數量增加10%,那么其他企業的經濟增速會穩定為1.6%,如果這個省中的國企數量增加10%,所能夠產生的企業經濟增速僅僅為0.3%。因而可以認為國企改革不但能夠最為有效地提高企業現有的生產效率,還能夠保證其他企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國企改革對于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而言,所扮演的角色非常特殊,它不僅僅是經濟增速的源頭,也是提高國內經濟活力的必然手段。在當前時代的發展當中,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相對較多,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的發展變得更加坎坷,有待于進行科學的調整和完善,才能重新發揮自身的提振效應,為接下來的經濟發展提供較大的推動力,盡可能實現完善的經濟發展過程。當前國企改革要能發揮提振經濟增長的效果,核心是要通過改革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有實質性的推動。因此對于主要承擔競爭性國有企業改革使命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要明確以追求資本回報為核心目標,對所持國有股份應該堅持分散配置,對現有的國有企業應逐步向非公有資本控股轉變,而把更多的國有資本配置到回報率更高的其他企業甚至外國企業中去,這樣既減少對國有企業的微觀干預,又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還能提高國有資本對其他企業的支持,并最終提高經濟增長,實現一舉多得的改革效果。
參考文獻:
[1]駱囿宇.國企改革對經濟增速的提振效應研究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01).
[2]郭根山.國企領導者應努力提升“人氣指數”[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3).
[3]李坤,黃虹.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的路徑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