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丹
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作為國民的應有的高尚情感,對于未來祖國的主人----當代中學生而言,這樣的愛國情感更是必須擁有的。而作為當代教師更有這樣的責任和義務來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情感。這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注意對學生愛國情感的灌輸。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一種情感需求,也是新課標里的硬性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是時代的要求,是新課程強調的任務,也是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作為國民的應有的高尚情感,對于未來祖國的主人----當代中學生而言,這樣的愛國情感更是必須擁有的。那么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是不是可以把我們的傳統文化,把我們的愛國教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巧妙的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滲透給學生呢?呢?近幾年,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我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這方面做了一定的嘗試。以下是我的一些方法和心得。
首先,必須要教導學生準確理解愛國主義的含義,這是培養愛國情感的基本前提。列寧曾經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大到對祖國的山河、同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無限熱愛;對祖國歷史、文化、語言和優良傳統的高度認同感;對祖國前途、命運的無比關心;小到對環境的保護;對公共物品的愛護,對自己言行的注意都是愛國主義的表現。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學生擁有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培養我們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
其次,要加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性,在課堂上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開學第一節英語課上,我曾向學生提問: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是什么?是漢語。目前華人是否是分布世界各地人口最多的人種?是。那么為什么世界上最廣泛的語言卻是英語而不是漢語呢?那是因為曾經的英美國家經濟強盛,而在合作過程中經濟地位低的一方處于弱勢,這意味著會有大量外國人需要學習英語來主動和英美國家打交道。再者經濟強盛,意味著文化力量也強。強大的經濟基礎,市場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好萊塢大片的賞心悅目。那么如何才能讓我們的漢語也成為世界主流語言呢?其實任何一種技能,都是源自于需求。我們的國家強大了,歐美國家的華人企業多了,當地人自然就有了學習漢語的需求。由此,我也進一步的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思考:要想讓漢語在國際上成為一種強勢語言,我們作為學生該怎么做?我們可以把英語學好,我們可以學到西方的先進技術,我們今天學英語,是不得不。今天我們必須學習他們的科學,然后才能打倒他們!超過他們!所以我們非把英文學好不可,要咬牙切齒學英文!“師夷長技以制夷”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每一個同學銘記。
第三,我們可以結合英語單詞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舉例來說,英語中的方位詞,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難點。在英語教學中就不可避免的會使用到east(東)west(西)south(南)north(北)等方位詞。在講授這一語言點的時候,我就會引入East or west,south or north,home is the best(不論走到東西南北,家是最好的去處)這一句子,因為它不僅押韻、利于單詞記憶,同時也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因為其中的這個“家”,也可延伸為國家,以此也就可以講到香港回歸、澳門回歸、以及臺灣歷史遺留問題…
在講授體育類單詞時,可以利用一些2008北京奧運會和我國奧運健兒奪冠的圖片作為引入。吸引學生注意力、調節課堂氣氛、培養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讓
學生感受到體育健兒是我們國家的驕傲,體會到我國政治地位的提升,綜合國力的增強,這樣也就恰當地浸透了國家意識、愛國情感的培養。
再者,結合英語課文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也是非常可行的。在我們的初中英語教材中,是有不少有愛國主義內容的。例如,新目標英語九年級教材中Unit 2 中的主題為holidays,在這一部分的講授過程中,就必然要擴充到各個中國傳統節日的英語表達方式。在用英語介紹其起源、節日風俗的過程中,就可以自然的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如:端午節和屈原,清明節和革命烈士等,都是絕佳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這樣的引入,既不突兀,有能讓學生興趣濃厚。再比如,九年級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中,有大量類似于made in China, Chinese paper cutting 等絕佳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可以利用。
最后,對多媒體等直觀教具的恰當使用,也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愛國情感的滲透,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多媒體計算機可以輕易的將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集于一體。恰當的運用科技手段,可以使教學內容的呈現具體生動,富有感染力,這樣不僅教師省時省力,也可以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教學內容,如果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恰當的插入播放一些錄像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祖國的美麗與強大就可以烘托課堂氣氛,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熏陶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總之,愛國主義情感是所有國民必備的神圣的情感。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愛國的體現,是在傳遞著我們的愛國血脈。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英語教師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可用素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給他們,以此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心懷祖國并擁有正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這也就達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