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俊
【摘要】我國煤炭行業面臨發展瓶頸,“一帶一路”這項國家戰略的實施為我國煤炭企業帶來能源商機與政策機遇。本文在分析煤炭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礎上,提出了培養復合型國際人才、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強化行業協會的協調與服務的對策,進而提高我國煤炭企業的國際交流合作能力。
【關鍵詞】一帶一路煤炭企業 發展對策
煤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長期以來為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經歷了“黃金十年”后,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進入低迷期。為適應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習近平主席提出“一路一帶”的戰略構想,這不僅是我國真正的發展大戰略,更是經濟政策,將給包括煤炭行業在內的諸多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著眼當前煤炭問題的解決,科學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新形勢,研究提出適合時代要求和我國實際的煤炭行業國際化對策,對妥善應對發展環境變化,促進煤炭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煤炭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必要性
(一)擴大行業效益
2001-2011年是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煤炭價格總體穩定上漲,行業收入和占GDP比重不斷提升。但是自2012年以來,受下游行業不景氣、出口困難、前期刺激造成產能擴張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始終處于疲軟態勢,煤炭價格、行業收入持續下跌。此外,由于開采條件趨于復雜、生產要素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強等因素影響,煤炭企業成本繼續上升,企業盈利更趨困難。
(二)化解產能過剩
“黃金十年”中國煤炭產業經歷了粗放式的快速增長,煤炭供給能力迅速增強。一方面,煤炭生產企業不斷投資擴建新礦;另一方面,電力、石油、冶金等產業的非煤企業也積極開發煤炭資源。在這樣的背景下,煤炭產業的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年均30%的增速。但自2012年達到高點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煤炭行業的需求逐漸減少,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導致嚴重的產能過剩,激烈的煤炭市場競爭,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三)應對生態約束
煤炭作為傳統能源,其開采與利用過程都會造成水資源破壞、大氣污染、地表植被破壞、土地塌陷等問題。中國現為煤炭消費第一大國,巨大的消費量和高速的增長率已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壓力。為應對環境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加強能源管理。隨著生態建設持續加力,煤炭消費減量的趨勢難以逆轉,迫切需要煤炭行業借鑒和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尋找新的發展道路。
二、煤炭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性
(一)擴大消費市場,緩解產能過剩壓力
“一帶一路”將在很大程度上開拓煤炭消費空間,緩解乃至解決產能過剩矛盾。一方面,它有利于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作用,推動企業積極開拓國際煤炭市場;另一方面,與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將進一步拉動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煤炭下游產業的需求,繼而拉動煤炭消費需求。
(二)可以發揮比較優勢,開發國外煤炭資源
“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煤炭企業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我國在采煤工藝技術、煤礦設備制造、煤炭綜合利用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且“一帶一路”沿線有不少國家煤炭資源豐富,如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蒙古國、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這都為我國煤炭企業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助于逐步形成“有進有出、大進大出”的煤炭進出口貿易格局。
三、一帶一路下中國煤炭企業發展對策
“一帶一路”是今后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及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長期戰略,對于煤炭企業是良好的機遇。為此,煤炭企業必須從內部和外部不斷改進以適應國際化市場的發展。
(一)培養復合型國際人才
完善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可以為煤炭企業提供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我國煤炭企業應按照國際標準培養國際復合型經營銷售人才,改變煤炭企業職工的現狀。建立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的經營管理團隊,培養項目管理人員具備跨國經營和商貿知識,使企業的管理人員精通海外的各項經營業務,提高預警分析和外交約談的能力,能夠從多方面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細致的分析。
(二)提高企業創新能力
企業要堅持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依靠技術創新、生產效率和管理能力提升,推動企業從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要素投入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打造“煤炭企業升級版”。開展技術攻關與創新,著力于創新生產工藝,高效配置各個環節的資源,同時健全考核機制,調動職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有發展前景,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
(三)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和服務的作用
一要強化協會信息咨詢服務功能,注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煤炭投資環境信息的調研工作。二要充分發揮協會指導培訓服務功能,對煤企高管進行“一帶一路”國際化經營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三要加強協會行業自律管理,通過定期調查、公布信息、約談告誡等形式,協調煤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制止企業短期行為,相互支持、互利共贏。
五、結語
“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我國是傳統的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長期來看,煤炭仍將在我國經濟社會中保持重要地位。但面對生態約束、效益低下、產能過剩問題,我國煤炭行業迫切需要走向國際化。所以,煤炭行業參與這一重大戰略既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也是煤炭企業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一次良好機遇,煤炭企業應該把握住這次機遇,早謀劃,早動手,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申現杰,肖金成.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形勢與我國“一帶一路”合作戰略[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30-38.
[2]鄭志來.西部省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與協同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7):44-48.
[3]王雷,李瑞峰,朱吉茂,等.“一帶一路”戰略中我國煤炭行業競爭力研究[J].中國煤炭,2018(1):6-11.
[4]李維明,牛克洪“一帶一路”背景下煤炭企業“走出去”對策建議[J].煤炭經濟研究,2015,35(7):59-63.
[5]牛克紅,周劍波.中國煤炭企業“走出去”的問題與挑戰[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4
[6]郭衍敬.“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煤炭經濟發展路徑思考[J].煤炭經濟研究,2017,37(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