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汝西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自身首先要樹立創新意識,轉變、創新教學方式,采用新技術手段,增強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
在當今社會,教育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培養應用人才的基礎推動力,在培養學生能力上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這就對教學模式的量化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適當引導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才能確保初中語文教學工作更加具有發展意義。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更是素質教育的側重方向。創新路徑探索的重任就落在了教師身上,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本身就應當具備與時俱進的發展及創新思路,并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納入到教學重點范疇中,使學生能夠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擁有創新能力。
一、打破課堂師生界限,活躍課堂氛圍
傳統的語文課堂都比較死氣沉沉。按照一般情況來看,語文本身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且語文是一門最能發散思維的學科。在語文課上我們應該看到是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互相探討問題,互相暢談的場景,而不應該是現在死氣沉沉的情景。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和我們的教學思維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打破課堂的這種不活躍的氛圍,提高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課文講解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實況演習,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充分調動多種感官,使課堂氛圍活躍起來。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放松下來,從而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依據語文教材,適時挖掘創新因素
初中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可供挖掘的創新因素也很多。而這些因素的挖掘要靠教師以自己良好的創新精神去感染學生,教師在挖掘、分析、感染中,最終給學生一片晴朗的天。要做到這一點,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創新教育的契機。如教課文《狼》的時候,教師可以分析提出,如果沒有“積薪”這一有利條件,那么屠戶會怎樣?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有人像狼一樣,我們該怎么辦?這些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求異創新精神。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不一定要用標準答案來約束學生,只要學生言之有理,都應及時給予肯定,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開放型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教師要善于創設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切入點。教師對文章的解讀、點染往往會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如講讀小說《孔乙己》的時候,為了讓學生轉變角色,以“我”是孔乙己的身份講述故事情節,教師可通過情景創設和角色的轉化,進行全新的演練,充分利用豐富的人文因素去熏陶感染學生,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訓練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
三、鼓勵學生質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創造是從提問開始的,發現問題是創新的前提,是思維的第一步。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提出一個新問題,從新角度看舊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回答問題是思維的第二步,這樣“問題—回答—問題—回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對話,形成了不斷向前推進的思維流程,進而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質疑,采取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閱讀時深入思考,提出問題,并努力探索問題答案,獲取新知識,提出新見解,提高創新的能力。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剝奪學生深思、質疑、探索的權利。在此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學生獲得一種成功感和繼續探求的欲望。這樣,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四、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鼓勵他們積極發言
教師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多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這樣一套自我提問自我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傳統教學上教師和學生都側重于向標準化問題思考,不能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其實語文教學缺失的就是這些,這也是學生和教師都需要認識到的問題。我們要培養的是學生雙向的思維能力,學生只有養成了這樣的思維能力,才能更好的調動自身學習的積極性,批判性的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體現,因此,教師不應該扼殺學生多向思考問題的權利,應該多多給予他們創新發散思維,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見,這些都是創新型學生應該必備的要求和素質。
五、整合資源,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是人們工作生活的交際工具,也是傳承人類文化與文明的重要載體。當前教育改革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顯得尤其重要。所以,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跨學科知識的傳授和應用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社會環境下,每個教師都應該在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綜合素質上下工夫,自覺加強跨學科知識的教學和應用。如在《蘇州園林》的教學中,除了園林的本身,教師還可以結合講授關于歷史、美學、哲學等有關知識。教師通過學科知識之間的有效遷移,提高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而創新性地解決語文課上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總之,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的。
六、拓展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的內容豐富,教材中蘊涵著創新資源比較多,通過這些創新型的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但是語文教學的課時比較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時,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使用。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為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提供條件。學生在這種條件下,就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要要求學生在課堂外能和別人進行交流和學習,以開闊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思路。初中語文教材是一個創造性的寶庫,因此,教師應該樹立學生的創新教育觀念,增強他們的創新教育意識,挖掘出教材中的創新因素,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強化和發展,給學生創新的機會提高條件。
總之,教有法但無定法,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去探索、實踐,根據創新教育理論和學生的特點及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以適應新課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