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攀
【摘要】對于企業來說庫存管理是資產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對庫存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直接影響到了整個企業的運作和資金流動管理。采用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的減少企業運轉過程中資金的占用率,同時提高資產和庫存的轉化效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效率。近幾年各種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來解決企業庫存占資金量大、資產庫存轉化率低、庫存積壓不合理等問題,從而使企業的資金鏈運轉更加科學,企業的經營效率更加高效。
【關鍵詞】供應鏈 企業 庫存管理
在改革開放以后,現代企業發展日新月異。同時企業之間的竟爭壓力變的越來越大。對供應鏈上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變成了各個企業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致勝的法寶。在對供應鏈成本進行控制的過程中,最主要的莫過于解決庫存占資金量大、資產庫存轉化率低等問題。科學合理的解決供應鏈上的成本問題,可以從整體上減低企業的運作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1 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以后,民營企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存在整體素質不夠高,企業基本還處于自由式發展模式。在日益嚴峻的市場大環境下,企業如果想要繼續保持高效的發展,那么勢必要對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革新。隨著近幾年民營企業的大力發展,對于供應鏈庫存管理的革新使得部分企業獲得了明顯的收益,但是在供應鏈庫存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狀況,整個運行模式不夠科學,發展規劃不夠明確。
1.1 供應鏈過程中利益分配不均
供應鏈準確來說是權衡整個企業發展的動態平衡管理系統,這個管理系統最大的功能就是對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相互協作能力進行分配。供應鏈庫存管理主要包含如下幾個內容:生產生庫存管理、制造商庫存管理、各級分銷商庫存管理、終端銷售庫存管理,所涉及的供應鏈系統較為復雜。通俗的來說,供應鏈庫存管理系統就是對各個等級的庫存進行管理,使得整體對于庫存的成本盡可能的降低。但在實際情況中,每個供應鏈所對應的節點都有相應的利益需求,所以在對經營決策進行判斷時,都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直接導致了整體供應鏈不能按照計劃完美的實施,致使相應的庫存不能達到最優化。
1.2 供應鏈庫存管理過程中數據共享存在問題
對于生產企業來說,供應鏈是連續的,每次生產任務都是根據下游終端企業的需求來決定對應的生產計劃。所以對于下游終端企業來說,對應的生產數據、貨物配送數據等都是根據自身企業要求來確定的。存在一些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產銷效率,對自身需要的數據進行自我管理,這樣有助于企業自身的產銷發展,可是卻給整個供應鏈之間的企業帶來了數據共享上的麻煩。
1.3 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系統缺乏相應的管理考核
各級供應鏈企業在對自身庫存進行考慮時,很少會從供應鏈整體的角度進行考慮,大多數只會考慮如何使自身企業效率達到最優化,導致在供應鏈上的各個企業缺乏相應的協同合作,致使在供應鏈上的企業沒有得到因為協同合作帶來的效益。很多企業參與供應鏈的初衷是想要利用供應鏈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優勢,但是很多企業只想利用這些信息和資源優勢,在需要自身企業為整個供應鏈做出貢獻時,往往不愿意過多付出。這樣發展下去,直接導致了整體供應鏈達不到應有的效率。最為重要的是,由于缺少相應的管理考核指標,無法對每個企業對整體供應鏈的貢獻度做出評分,最終導致了各個企業都只想獲取信息和材料資源,而不會對整個供應鏈進行信息共享。
2 對供應鏈企業庫存管理制度的對策
上文已經大致對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可以看出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供應鏈過程中利益分配不均、供應鏈庫存管理過程中數據共享存在問題、企業供應鏈庫存管理系統缺乏相應的管理考核。根據以上信息以及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應注意的事項給出以下幾個行之有效的措施。
2.1 從制度根源加強供應鏈企業的管理
在供應鏈下對企業庫存進行管理,只采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而企業對應的管理組織沒有進行革新,照樣很難解決企業庫存管理難的問題。所以針對所有參加供應鏈的企業。應該將自己的倉管部門職責進行統一規劃,歸并為供應鏈統一的倉管部門,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各個企業之間倉管部門職責不統一,使得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都能享受到倉庫信息共享帶來的高效率協調的好處。在供應鏈倉管模式下,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由職責管理變為對應過程管理,降低整體的管理層次,提升整體供應鏈倉管的效率,增加整體抗風險能力,提升供應鏈企業的生產效率。由于倉管職責的改變會導致少部分企業生產利益出現虧損,可以采取供應鏈企業股份互有制來解決相應的利益問題,從而能夠解決好由于倉管職責改變而帶來的利益分配問題。
2.2 注意供應鏈信息系統的應用
對于別的企業來講,供應鏈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對于信息的處理上,能夠對信息進行高效的共享。不同終端的企業能夠共享材料購買、市場需求、貨物庫存等方面的信息,使得整個供應鏈企業能夠正確高效的做出決策。由于各個端點的企業對于市場信息進行深入的共享,所以對應決策者能夠科學合理對生產和庫存進行調整,使得整個供應鏈上的企業都能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
2.3 創建科學合理的供應鏈考核體系
對于供應鏈上的企業來講,整體的管理模式已經超出企業自身管理模式。這就要求在制定供應鏈管理考核體系時,要全面的考察供應鏈上企業的庫存管理情況,同時還要對每個企業的庫存管理績效進行總結,綜合每個企業和整體供應鏈企業各項指標之間的差距,做出對應的利益補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供應鏈上的企業得到長久的發展。
3 總結
在市場經濟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各個企業都面臨著倉庫積壓嚴重、庫存周轉率低的問題。企業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繼續實現高速發展并在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是當下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對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革新,而供應鏈企業庫存管理模式不失為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困難有待解決,企業需要不斷進行革新,最終得以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鄭東.論供應鏈系統下的企業物流庫存管理[J].2017,(23):121-122.
[2]郝麗,胡大偉,李晨.環境下企業供應鏈中采購管理供應商選擇和訂單分配[J].2018,(1):149-158.
[3]蔡強,汪壽陽,田散,等.基于見福便利店案例的零售企業全生態系統模型研究[J].2017,(10) :24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