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瑩瑩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工具類學科,重點在培養學生靈活的運用語言進行學生交際能力的發展。隨著英語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改進,英語教學要更加重視語法及詞匯知識掌握的講解傳授,忽視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訓練。而現在老師上課大多數只注重英語語法、知識點,而忽視學生聽、說等交際能力的培養。這與時代發展的要求,與英語教學的目的不相符合。而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小學生聽說的能力。小學是學習英語啟蒙的初始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黃金記憶時期,他們對學習不僅有好奇,而且善于模仿、善于表現,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能力訓練,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強化學生口語能力的訓練,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避免出現看得懂,聽不懂,不會說的英語現象。
一、阻礙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學生“恐懼張嘴心理”的影響
根據調查,很多學生怕開口說錯,受到老師同學的責備和嘲笑,這種恐懼心理常導致學生口語表達時焦慮和緊張,影響他們正常的思維和內心想法的表達,說話時吞吞吐吐,結結巴巴。而造成恐懼心理的原因就是學生平時缺少足夠的開口練習機會,在平時沒有一種自主感,同時又過多考慮所說句子的對錯,因而阻礙了口語訓練的順利進行。
(二)學生缺少英語交際的氛圍
學生平時接觸真實英語情景的機會非常少,他們語言學習的主要環境就是課堂,而且由于受師資力量的局限,老師在課堂上的用語用得較少,往往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言堂、一板書的形式,口語練習也局限于書本上機械的朗讀,缺乏師生和學生間有意義的交流。
(三)家長學生重視程度不夠
英語這一科剛剛進入小學這一塊,英語課只給學生帶來一些新鮮感和形成上的統一的測試,因此,在小學可以說根本不重視英語這一課,更不說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了。大家都對英語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教與學都仍停留在語言知識點上,對教材中口語活動也只是浮于表面,學會熟讀,結果造成學生只會讀不會講。英語學習不同與其他學科,它具有其獨有的特點,需要學生課后花時間去聽、去說、去練,要勤奮好學。但有部分學生懶學,課后對英語不加以聯系,只是局限課上的一點時間,口語訓練受到了嚴重的局限性。
二、提升小學英語口語的實際策略與方法
首先,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自身素質,通過學習、培訓,更新知識,使語言練習更熟練,能夠說一口標準地道流利的英語。其次,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他們模仿力強,爭強好勝,他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喜歡鼓勵與贊美的語言。
三、消除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參與度的高低與學校的教學成果成正比。學生的參與度高,教學活動就會成果顯著,反之,就會毫無收獲。而學生因個性差異在課堂上的表現各不相同,有些學生性格開朗,善于表現自己;有些學生性格內向,不敢開口說英語,怕暴露自己的缺陷與不足,怕其他同學譏笑,也怕受到老師的批評。當學生心理上緊張、怕犯錯、信心不足時,就鼓勵他大膽開口,不要怕犯錯誤,起始階段不必過分注重語法,在學生說話時,不要有錯必糾。要充分創設情景讓學生說,要不斷鼓勵學生,充分肯定他們的進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四、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
語言環境對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學生不是生活在英語語言的環境中,他們并不需要為了交際而去實踐所學,也不必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除了課堂,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很少。因此很多學生認為,既然沒有機會與外國人直接交流,就沒有必要進行口語交際,甚至覺得這是浪費時間,所以他們把精力都集中在語法規則和詞匯的學習上。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采取多種渠道,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我的具體方法是:
(一)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小學生英語詞匯量很少,可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興趣。
(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課堂變成一個舞臺,讓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分擔角色進行活動,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充分利用好教材,學生的口語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三)要注意避免重課堂,輕課外的現象。在課余,可以在校園為學生創設一個英語角,在英語角師生可以共同討論感興趣的話題,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如:英語講演、講英語故事等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和參加英語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口語交際能力大大得到提高。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開口講英語。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消除緊張的焦慮情緒,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如果能再加以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就更能創造出一種和諧的交際氛圍,激發學生樂于開口講英語的興趣。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用朗讀、角色的扮演、游戲、對話等形式組織好課堂活動,將使得學生樂于開口,自然而然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加速了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
通過教學實踐與研究,老師與學生建立起了民主的、開放的,以學生主體活動為主,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課堂教學結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把英語當作交際工具,用學到的知識自然地表達交流。總之,英語口語訓練應本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形式上由單一到多樣,從形象到抽象的進行,使學生從敢于開口、易于開口到樂于開口,盡一切努力來提高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具有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精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