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義 牛明華
摘要:教育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能發現規律,遵循規律,依據規律來采取教育措施、教育步驟、教育方法和內容。班集體是學校學生管理、德育工作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成長的最直接環境。作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要使班集體有健全的班風,良好的班集體是一個造就人、培養人的熔爐,它具有強化和補充班主任教育效果的功能。
關鍵詞:教育;班主任;班集體
教育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教育者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能發現規律,遵循規律,依據規律來采取教育措施、教育步驟、教育方法和內容。班集體是學校學生管理、德育工作的基本單位,是學生品德形成和成長的最直接環境。健全的班風,良好的班集體是一個造就人、培養人的熔爐,它具有強化和補充班主任教育效果的功能;反之,則是滋生歪風邪氣的溫床,具有削弱以至抵消班主任教育效果的負面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之一是建設健全的班集體,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管理者、設計者、塑造者。國外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臨時聚集起來的一群人,不是集體,那只不過是像同乘一輛電車上的人,只是一群烏合之眾。集體的形成有其規律,健全的班集體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要素。那么,如何遵循教育規律,建設一個健全的、和諧的、朝氣蓬勃的班集體呢?
一、確立集體成員認可的共同的奮斗目標
一群人在一起,憑什么使他們走在一起,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這就靠共同的奮斗目標,班主任要指導、組織學生制定和樹立大家認可的,起碼是絕大多數成員認可的奮斗目標。一般而言,一個集體的奮斗目標,可分為長期的、中期的、短期的目標。每一個短期的(具體的)目標實現以后,必須有總結、表彰、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更高一點的具體目標。這樣一個一個具體目標實現,就是一步步逼近和實現中期、長期目標。在實現這些目標過程中,班集體也在不斷進步和成熟中。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國內戰爭的原因,蘇聯出現了大批孤兒,這些孤兒有的跟隨過白匪,有的犯過偷竊、搶劫罪,他們身上帶者舊社會留下的種種惡習。馬卡連柯受命創辦一個童犯教養院,改造這些未成年的違法者。馬卡連柯在他的教育實踐中,總是鼓勵學童們向前看,他說:“一個人向前矚望的時候如果看不到一點快樂的遠景,他在世上也活不下去。人類生活中真正的刺激劑是未來的快樂。”“如果集體的成員把集體的遠景看作個人的遠景,那么集體愈大,個人也就愈美、愈高尚。”馬卡連柯的所謂“遠景”,就是奮斗的目標。奮斗目標不能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正如馬卡連柯認為,不能讓學員的目標只停留在為幾個面包而滿足。一個目標實現了,要引導集體每一個成員去為更高的、更具社會價值的目標而努力。
二、培養和健全班集體的領導核心
班集體的領導核心是集體前進的火車頭。然而,火車頭的制造,必須靠工程師、技師打造,這就是我們的班主任。并不是把幾個人找出來分好工,領導核心就建立起來了。要培養,要鍛煉,要指導,要關懷,經過扶上馬,送一程,從手把手,到遙控,到放手,到創新,這么一個過程。班干部也是學生,他們也會有缺點,也會有其年齡階段所固有的特點,因此,也必須有耐心的教育和愛護。班集體領導核心很重要,毛主席說“政治路線確定以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班干部一般應該輪換,但主要干部的選擇必須要精。
三、培育正確健康的集體輿論
輿論是無形的,然而,其影響力是無處不在的。正確健康的集體輿論,是集體凝聚力的增強,優良風氣的形成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反之,錯誤的、不健康的輿論占上風,就會抵消班主任的教育效果,打擊班集體中的積極因素,好的同學不敢站出來,中間的同學迎合附和不良輿論,后進同學得意忘形,不知自制,變本加厲違反和破壞班風建設和集體紀律。健康積極的集體輿論是班級正能量,不健康的消極的輿論是集體的腐蝕劑。班主任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掌握班級輿論傾向,敏銳地察覺學生的思想苗頭,及時進行引導。培育正確健康的集體輿論的基本途徑有班會、版報、演講、辯論會、報告會或有教育針對性的參觀訪問等。
四、組織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德育的載體,沒有活動就沒有學生樂意接受的教育;沒有集體活動,就沒有集體成員間的了解、溝通和友誼。師生共同參與集體活動,有助于師生之間情感的建立,有助于集體成員間的互相信任、合作和支持,消除猜疑、對立的情緒和行為。當然,集體活動必須是有一定教育目的或養成訓練目的;必須是學生喜歡的,也即要適合他們的年齡特征;必須是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的組織必須科學、有序、安全。每組織一次集體活動就要收到一個教育效果,這也是寓教育于活動中。集體活動是建設健全班集體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經常開展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是健全班集體的重要標志之一。一個聰明的、經驗豐富的班主任,會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動學生設計、組織各種集體活動。學生投入到這些活動中,他們的興趣、多余的精力、時間放到有益活動中,負面的東西就相對少了,情趣得到陶冶了。班主任組織這些活動會花費時間、精力,然而大大減少去“救火”的壓力和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五、組織集體成員共同制定大家認可的規章制度
班集體的規章制度是規范和協調成員言行的準則。集體成員要步調一致,才能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步調一致,就要有共同遵守的規則。然而,班集體的規章制度不能是班主任包辦代替制訂而強加給學生的,它應在充分發動學生討論,共同制訂,為學生所認可和接受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才不會成為一紙空文。規章制度的執行是需要督促、檢查、定期評價、逐步強化的,使之逐步成為集體成員的自覺行動。
上述僅是班集體建設的基本要求和規律,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建設都必須根據實際,因人因時因地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對學生有一顆愛心,對班集體有一顆熱心,對教育事業有一顆忠心。
參考文獻:
[1]趙沁平.《讓教育規律成為常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7
[2]鐘杰.《一個學期打造優秀班集體》[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