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晉
摘要:學前階段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同樣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時期。幼兒繪本作為一種比較適合學前幼兒閱讀的讀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的情感教育。本文主要闡述了幼兒繪本閱讀及情感教育的概念和特點,探究繪本閱讀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并指出如何運用繪本閱讀開展情感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幼兒;繪本閱讀;情感教育
幼兒繪本中有文字,有圖畫,直觀而又形象的把內容展現在幼兒眼前,是現階段較為適合幼兒閱讀的讀物。通過觀察記錄,我們發現,長期進行繪本閱讀,不但能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豐富幼兒的情感,促進幼兒情感的健康發展。
一、幼兒繪本和情感教育
繪本就是配有圖畫和文字的閱讀類圖書,以繪畫為主,并配有少量的文字表述,也可以叫做“畫出來的書”。繪本具有教育意義,又充滿了趣味性,既是圖畫藝術,又是文字藝術。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是通過情感交流增強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和發展幼兒豐富的情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幼兒形成獨立健全的人格。幼兒的情感教育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引起幼兒積極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幼兒繪本閱讀在情感教育中的積極影響
(一)繪本中多含有對幼兒有益的情感因素
繪本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長期堅持閱讀繪本讀物能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等,對幼兒感情的影響同樣深遠。幼兒繪本雖然簡單易懂,但圖文結合完美,雖然幾乎沒有一句說教性的語言,卻能引發幼兒去思考,去感悟。比如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的閱讀中,充分展現了母愛的偉大,在不經意間就激發了幼兒對媽媽的愛。
(二)繪本有助于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
繪本多是宣傳歌頌一些美德,對幼兒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幼兒繪本雖然看似比較淺顯易懂,但是卻主題鮮明,繪本中富含作者的情感體驗,以及對生命的感悟,能夠折射出現實中的生活哲理,幼兒通過繪本閱讀,使心靈得到美好的浸潤。
(三)根據繪本內容進行游戲,增加幼兒間積極地情感交流
游戲是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本能需要,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最初總是在游戲中進行,游戲是適應現實的需要。”幼兒繪本閱讀活動與游戲有一定的聯系,很多幼兒喜歡繪本閱讀,就是因為繪本故事中有很多的游戲,能夠滿足幼兒心里對游戲的渴望。繪本中的游戲能夠給幼兒一種親近感,在閱讀中體會到游戲的快樂,在游戲和閱讀中得到情感的滿足。
三、在繪本閱讀轟動中實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引導、鼓勵幼兒向更深層次探究繪本,用問題來吸引幼兒的注意
學前階段幼兒的共同點就是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可是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所以,教師在活動中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比如《丑小鴨》的故事,可以問幼兒丑小鴨變成白天鵝后它的內心的想法,要是丑小鴨最后沒有成為白天鵝,丑小鴨會怎么想、怎么做,如果自己就是那只可憐的丑小鴨,你又會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向更深層次思考。
(二)結合繪本故事內容,進行游戲創作
當今社會,多提倡父母和幼兒一起閱讀繪本。這樣既促進了親子間的感情,又加深了幼兒閱讀的興趣。也就是說在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父母或老師都要參與進來,并充分調動幼兒眼、耳、口、手、腦等多種器官的協調工作,在輕松的氛圍中讓幼兒學到知識,同時又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如看完《小紅帽》的故事,可以讓幼兒講講自己閱讀后的感想,做角色游戲,鞏固記憶,培養各項能力,發展幼兒的情感,這才是最關鍵的。繪本內容涉及廣泛,它能豐富幼兒的認知,從第一本繪本開始,慢慢閱讀,慢慢體會,幼兒便會逐漸愛上閱讀。通過一本本繪本,幼兒便可了解美麗的世界,豐富幼兒情感,為情感提升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通過繪本閱讀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愿孩子們都能在繪本閱讀中發展自己,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王啟萃,程秀蘭.探究幼兒情感教育.學前教育研究[J],1998(2)
[2]張秀瓊.攜手繪本豐富閱讀.課改研究.理論探索,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