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將加快開放步伐。5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今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北京等17個地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并重點在電信、旅游、工程咨詢、金融、法律等領域推出一批開放舉措。國務院于2016年印發了《關于同意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的批復》,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漢、廣州、成都、蘇州、威海和哈爾濱新區、江北新區、兩江新區、貴安新區、西咸新區等省市(區域)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試點期為2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魯春叢近日表示,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占GDP比重達到32.9%。隨著信息化發展環境的全面推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水漲船高。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外匯管理規定》,人行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具體政策包括:一是取消QFII每月資金匯出不超過上年末境內總資產20%的限制;二是取消QFII、RQFII本金鎖定期要求,將現存的QFII投資3個月鎖定期、RQFII非開放式基金投資3個月鎖定期全部取消,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根據需要辦理資金匯出;三是明確合格機構投資者外匯風險管理政策,允許QFII、RQFII對其境內投資進行外匯套保,對沖其匯率風險。
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預計,未來5年中國共享經濟仍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均有可能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近年來,共享經濟發展迅速并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4.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7.2%。2017年中國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7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其中,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約716萬人,比上年增加131萬人,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9.7%。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1-4月份持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
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16043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從環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47%。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34399億元,同比增長8.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844億元,同比增長15.2%;第二產業投資79550億元,增長2.5%;第三產業投資129649億元,增長7.7%。
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176億元,同比增長9.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7518億元,增長7.8%。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32691億元,同比增長30.7%。
1-5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0%。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農村下降0.1%;食品價格下降1.3%,非食品價格上漲0.1%;消費品價格下降0.2%,服務價格下降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