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雯倩
摘要近年來,微信平臺已經廣泛運用于人們生活、工作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十分顯著。在微信平臺的影響作用下,人們能夠更好的獲取和傳播相關信息,而微信平臺上的公眾訂閱號或私人符號等均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們的方方面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微信的表現方式更為情感化和碎片化。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微信平臺運行中涌現出部分對違法信息進行傳播的現象。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國法制建設狀態仍然較為落后,導致微信傳播違法信息的情況更加泛濫。
關鍵詞微信傳播 違法信息 法律問題
微信是在2011年由騰訊公司推出的,屬于一種免費應用程序,能夠對文字、圖片、視頻及語音短信等免費發送。微信具有消息推送、朋友圈及提供公共平臺等功能,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并實現了信息共享。但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作用下,違法信息在微信中進行肆意傳播,嚴重污染了微信傳播的良好環境。因此,為有效制止違法信息的肆意傳播,必須加強對相關法律問題的有效研究。
一、微信傳播
(一)傳播內容
微信傳播內容特點包括即時性和私密性兩方面。人們的交際圈十分精細化,微信主要在同事、朋友、閨蜜及親人間進行使用,因受眾和傳者存在的關系較為特殊,這使得微信交流內容存在一定的私密性。粉絲能夠在微博上看到關注對象的信息,但微信信息只在傳受雙方終端上停留,除傳受雙方外,其他用戶不能獲知自己的相關界面。同時,微信是對微博和QQ功能的有效整合,能夠進行即時性的內容發布;用戶在線的情況下,可以快速反饋和接收相關信息。
此外,微信對QQ離線信息存在一定的接收功能,能夠快速的信息傳達。微信用戶也可以在朋友圈里對地理位置進行顯示,展現用戶位置,其而他用戶也能夠在朋友圈進行評價,使人們的個性表達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通過不斷的升級更新,微信能夠運用視頻、圖片、文字及語音等形式進行信息傳播,同時也能夠進行直接視頻通話,在媒介有效融合的影響作用下,微信對信息的傳播實現了有效引領。
(二)傳播受眾
在人們現實生活中,通過遠近親疏歸類社交關系的不同,社交圈可以按照交往的實際距離和親密度對社交圈進行有效劃分,主要包括遠距離、中距離及近距離三種類型。微信通過全面覆蓋三個斷面,能夠將社交網絡形成,使其具有立體化和全方位的特點,按照人們的相關需要,對社交精力進行有效分配。陌生人交際圈為遠距離。在漂流瓶、搖一搖、LBS定位及二維碼等功能的影響作用下,使得微信社交圈逐漸向陌生人推進。此外,微信對騰訊微博功能進行了有效整合,使其更好的對接微博用戶,通過微信,用戶能夠向微博平臺進入,對微博用戶待遇積極享受。千米交際圈為中距離。在手機定位服務的作用下,微信可以對相關功能進行設計,例如“查看附近的人”,在1000米范圍內,用戶可以看到其他的微信用戶。它能夠將附近人的距離、簽名、昵稱及頭像等向用戶積極提供,使得微信向用戶生活中更好的融入,從而更好的聯系用戶,使自己認識更多的朋友,便于對工作業務進行推廣或尋求相關幫助。近距離一般是指熟人的交際圈。對于微信來說,熟人是其最初的受眾,也就是說在手機通訊錄內的QQ好友或熟人,通過微信溝通,傳受雙方能夠不斷增進感情,促進熟人交際圈更加聯系、成熟和穩重。可見,在遠距離、中距離及近距離三種交際圈中,在將來溝通過程中,信息傳播者能夠對社交精力更加有針對性、精確的進行分配,從而對傳播內容進行有效確定。
(三)傳播效果
在迅速發展網絡技術的影響下,社會向移動互聯時代邁進,現階段的網絡技術實現了對信息的主動拉取,將現實和虛擬實現了有效對接。但是,人們對媒體信息的傳統接收方式具有麻木和單純的特點。例如騰訊微博,若我們是他們的用戶,在搜索引擎或首頁上就能將我們想要關注的人找到,運用加關注功能,就可以實現對此人微博網頁的關注,使得我們能夠有效獲取他們的信息。對于微信來說,它將信息傳播范圍進一步擴大,與微博相比,其信息更加高效、實時和精準。
二、分析微信傳播期間存在的相關法律問題
(一)對不良信息進行傳播
在處理不良信息期間,我們應將其根源找到,并進行積極處理。在實施信息推動期間,微信會對不雅圖文進行推送,嚴重影響人們的思想。部門媒體在宣傳社會責任期間,為激起人們的興趣,會將效果營造的十分驚悚,掩蓋了事實真相,嚴重誤導公眾,扭曲了人們的價值觀。
(二)著作權侵犯
在對相關侵權問題研究期間,可以發現,微信平臺的著作侵權率較高。在分析侵權行為時,需要全面分析。侵權行為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中包括互聯網許可的行為。此外,在微信公眾平臺的作用下,公眾也可以轉載相關信息,當然并沒有獲得作者許可。
此外,在轉載相關作品過程中,沒有得到網站和作者許可的侵權行為較為常見,該行為是對網絡傳播權和作者署名權的侵犯。當今時代要求信息公開,網絡向每個人傳遞信息,在合適時間內,人們均能夠獲得信息,即便存在不同的發布渠道,但存在相同的信息獲得。然而在轉載相關信息之前,需要得到相關人員的許可。
(三)名譽權侵犯
近年來,名譽權受到侵犯的情況較多。在不斷發展公眾平臺的輔助下,人們開始廣泛運用人肉搜索功能。部分微信公眾號為獲得關注,會對企業家頭銜進行尋找,這些未征得本人許可,導致其名譽權受到侵犯。同時,部分公眾平臺為獲得宣傳效果,會對名人效應積極借助,但授權處理程序未實施。。
三、對微信傳播違法信息的情況從法律角度進行有效解決
(一)對民眾監督和網絡自治有效加強
網絡時代存在千變萬化的信息資源。在新型防御過程中,需要對信息全面性進行有效保證,實現全面防御信息,有效區別傳統信息,不可以對相關對象和區域進行劃分,需要平等看待一切事物。同時,在計算機網絡防御過程中,需要加強警惕意識。此外,應具備廣泛性的防御力量,在高新技術的影響作用下,使計算機網絡安全得到有效維護,促進網絡環境更加和諧、安全。
(二)針對微信侵權行為,積極規范其法律認定標準
為實現健康、有序發展網絡平臺,加強制度環境的有效性是一項十分關鍵的內容。
第一,政府應當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對網絡實現政策保護。對多種手段進行有效運用,促進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在相關對策的作用下,促進其保護能力顯著提高,從而促進網絡環境更加和諧、安全。
第二,相關問題的解決需要有效運用法律法規,該措施也能夠促進政府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針對國家安全來說,網絡安全是其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加強對網絡安全的重視度,對網絡行為積極規范,有效建設法律法規,從而有效制止網絡違法行為的發生,促進網絡發展環境更加良好。
第三,研究機構需要在嚴格遵循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對相關技術有效運用,促進各方面發展得到帶動,從而實現和諧發展網絡平臺。
此外,在司法解釋的作用下,詳細準確的補充和認定相關侵權行為,對司法工作實現有效指導,對受害人權益進行有效維護,從而使微信傳播更加規范。
(三)促進立法技術不斷提高,法律內容有效完善
在完善相關法律期間,需要對立法技術有效運用。在解決相關沖突和言論自由期間,需要對其原因進行有效判斷,有利于實現處理方式的合理選擇。在解決相關問題過程中應當盡量選擇法律方式。
(四)對司法解釋積極豐富
在查詢信息期間,由于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無法確認,因此需運用相應手段鑒別信息,同時保證信息的私密性。數據加密為較為常見的方法,該技術較為簡單,且在工作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是指將原始數據向秘語數字信息轉變,使外人不會切取信息。除進行數字加密外,網絡中保障信息安全的方法還較多,同時效果也十分顯著,并將網絡安全環境有效構成,使得信息傳輸渠道更加安全。在發展期間,需要充分分析相關加密技術,并將合適方法找出,同時不斷更新換代數據加密技術,使其為網絡進行積極有效服務。在問詢解決期間,我們多對技術層面的東西較為重視,導致其根本層面的內容受到忽略。從而使得我們對相關問題不能有效解決。現階段,在經濟形勢的影響作用下,我們更需要對安全問題加強重視。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時代下,微信等網絡交流平臺不斷發展,使得人們對信息資源的獲取更加方便。但微信信息傳播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各種違法信息在微信中肆意傳播,使得人們的權益受到危害。針對相關違法行為,我們應當作用正確的法律手段,通過法律嚴格遏制違法信息的傳播,使微信網絡環境變得更加和諧、安全。同時,微信平臺的應用也應該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滿足國家發展要求:相關部門要保證對其管制實現規范化和有序化,使其發展狀態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