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朝陽,周娜娜
(1.河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2.河南師范大學中原體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中心,河南 新鄉 453007)
為響應黨的十九大號召,促進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發展進程,充分利用其上層理念的宏觀指導功能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時效性,實現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成果有效轉化的問題應被充分重視。當前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的條件相對弱勢,轉化效率低下。在注重發展人文社會科學以振興經濟、促進社會發展的現實背景下,這種情形嚴重阻礙了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需求。
人文社會科學是研究和揭示人和人類社會價值存在和客觀事物發展規律及能為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步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的綜合性學科(科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指導意義不可忽視。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則是融入了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人類及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進行客觀性的本質解剖,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體育的精神價值追求及社會萬象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等都是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范疇領域。這里可以把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歸納為:運用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方法研究體育相關的人及人類社會價值存在和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為體育事業發展進步提供科學性理論指導。
本研究特指的科技成果是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范疇內對科技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研究和部分應用研究的理論成果,具有推動應用技術決策科學化和促進人類社會的健康協調發展的功能 。在此把體育科技成果歸納為: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范疇內對科技發展具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研究和部分應用研究的理論成果,強調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基礎性研究的實用價值與其對科學技術的實際指導意義。無可置疑的是,體育科技成果的強大功能對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意義非凡,不容忽視。(圖1)
知識在能夠被顯性表現出來之前統稱為隱性的和難以具體化的物質,屬于個人經驗的積累或者個人、集體先進技術的獲得;顯性知識則包括一切以外在感知形式所呈現的知識,是可以用形式化、制度化的語言或文字圖像所傳遞表現的知識。本文指出的成果“轉化”實為同質,可概括為:隱性成果向顯性成果轉化的過程,即通過個人創新知識經驗的社會普及,以達到觀念普及或技術推廣(創新)的目的。

圖1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類型及成果形式直觀圖
近年來,人文社會科學的智力理論功能在國家政治經濟及人類社會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顯著,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及其成果轉化的重要性得到國家與社會的逐步認可。然而,大量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仍然沒有達到應有的功能發揮和社會效果。目前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主要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每年產生的成果數量龐大,但真正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卻是很少的一部分。王曉麗等學者立足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的基礎、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的特點及人文社會科學轉化的原則幾個方面分別進行了原因剖析,認為科研成果到產生社會效應之間必須要建立有效的成果評價機制,強調了優化思想認知、重視成果質量評價標準及激勵補償制度等,另外提出了加大社會科學研究資金投入的硬件資本措施和保護知識產權原創性,確??蒲腥藛T創作的積極性。從社會認可的角度分析,人們往往比較肯定對經濟產生直接效益的自然科學的貢獻,而忽視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功能。不可置疑的是,人文社會科學在構建社會文明、促進社會穩定中的支撐和智力支持作用巨大,其意識形態層面的宏觀指導作用不容小覷。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對我國重大國家政策制定及體育事業的發展進步所起到的理論支撐作用具體體現在對國家體育政策方針、體育法規制度的構想與建立等方面。近年來,體育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的廣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擴大和加深,成果效益頗為豐富,為我國黨和政府制定體育政策法規減輕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在成果轉化中也存在著許多固有的現實問題,阻礙了人文社會科學功能作用的發揮。有學者針對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現狀從力度、渠道、機制及意識等方面指出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存在的現實障礙,其中肯定了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價值,并就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問題作了研究和討論。相關學者基于成果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的途徑,認為社會科學成果的轉化離不開科學的評價理論與社會評價體系,在獲取社會的大力認可的前提下方得以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此研究認為,完善社會評價體系對繁榮和發展日益綜合性的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作用顯著,因此,保證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信息面向社會、公開于眾就顯得尤為重要。王曉林等通過研究高校體育科研成果轉化事宜,綜合性的提出體育科研成果轉化的策略,認為成果轉化與設備支撐與后盾支持密不可分。以上研究都從本質上肯定了體育社會科學的研究價值,并立足于不同角度,對其成果轉化提供理論策略引導,提高思想認知;建立健全成果評價體系,建立轉化支持機制等。由于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起步較晚,大多數研究者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現狀認知較為表淺,基礎理論鉆研不夠深入,策略研究中相互借鑒經驗價值的較為多見,研究創新力度不夠。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在主力于研究世間萬象“是什么”“為什么”的同時,在基于其基礎性理論給予的前提下同樣被賦予著向人們提供該“怎么辦”的歷史使命,提供宏觀意識形態的指導或者正確科學的技術方法指導。王大貴(2014)提出,提高體育科技產品科技含金量,營造我國體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環境、堅持企業的主體地位、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強調“階段主體”作用的發揮等諸項轉化策略。司虎克(2003)談到,必須借助體育科技成果轉化所產生的強大推動力來推進我國競技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科技成果轉化包括自然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同樣也包括社會科學及軟科學成果轉化。陳洪(2013)在關于促進我國體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機制中指出,加強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路徑、加大成果轉化的專項經費保障,此外主張體育科技信息平臺的開明開放,對促進我國體育科技實力的整體提升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視。構建群眾體育的科技服務體系是體育科技成果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略。鼓勵企業主導型體育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和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加強體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力,發揮體育社團的主觀能動性及社會輻射功能。通過一系列轉化路徑分析:加強企業創新轉化的自主性,豐富企業內部職能分工,利用現代技術實現體育科技成果的大眾普及化,從體育產品質量的把握上升到政府的公共服務機制,細致地把握了我國體育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徑方向。然而就目前我國體育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來看,實踐的道路上仍需要較大的付出與努力。
現代美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多注重應用性和實證研究,強調社會科學在社會變遷和社會改革中的作用。社會科學研究注重對國際問題、時事熱點的研究,在政府決策中的地位也尤為重要。相比其他國家,美國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的投入較大,科學研究體制完善、經費充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美國文科類高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借助自然科學、信息科學技術手段,研究領域普遍向邊緣學科、跨學科、新興學科快速發展,研究范圍愈加廣泛,學科設置和研究領域的寬泛顯示著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社會效應和綜合影響力,是美國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發展良好的原因之一。英國政府設立的大學知識轉移部門機構,“知識轉移”一詞目前在國內較為少用,其內涵同國內“成果轉化”實質大體相同,旨在通過一系列對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路徑來達到服務社會、造福為民的目的。英國政府各部門對加強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轉移(成果轉化)的發展力度較為重視,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專門發展成果轉移轉化的部門機構負責英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轉移事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在主推科技成果轉化策略中,國外較為重視技術轉移的方法運用。總結國外文獻可以得出,技術轉移可以是比較基礎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術(垂直轉移),如學科理論的實際運用和實踐操作環節,也可以是現有的技術被應用于另一種新的用途(水平轉移),如一種學科間的技術在攻關另一種學科難題上發揮了同樣的助推作用。國外的技術轉移實為促進不同學科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手段,技術轉移的運用極大地推動了科技成果的實踐執行力度和廣度,是較為優秀的方法借鑒。另外,Philip等通過對美國商務部先進技術項目運行的教訓反思,提出了政府應扮演合理角色來促進基礎研究的轉化過程。在促進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政府在轉變職能的道路上任重道遠,給予轉化事宜以政策支持和信念指導是尤為必要的。
我國體育人文社會科學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多加借鑒人文社會科學成果轉化發展較好的西方國家。提高思想認知,注重研究方法創新,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和大學研究機構的主導作用,創新成果轉化途徑,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擴大成果接收對象,提高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人文素養以促進社會吸納,建立轉化的支持機制,注重知識轉移的案例運用,組織高效團結的科研隊伍機構,在促進我國體育社會科學成果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上,有效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