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劉靜
聽評課是我們語文教師的日常生活,也是老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聽評課活動中存在著盲目性、任務性,聽評課活動結束后,執教老師的收獲不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不到解決的突破口。帶著聽評課中存在的困惑,我們語文團隊的老師們開始了近兩年的“教---學---評一致性”聽評課活動。通過兩年的實踐探索,找到了走向專業聽評課的路徑,那就是:思考學習目標—評價任務---教學活動的一致性,通過收集學生學習信息來反思課堂教學效果,指導執教老師的課堂教學。
通過“教—學—評”課堂實踐活動,我們語文老師總結出走向專業聽評課的路徑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語文團隊的課堂觀課活動
依據一:觀察學生是否真的在學習。在周村區語文集體備課活動中,我們學校的孟老師執教了一堂公開課《燕子》,我們語文團隊對這節課進行了觀評課。在觀課過程中,我們選擇了了五個觀察點:1.課堂準備情況,三、(二) 班有學生40人,有38個孩子能夠把上課需要的學習單、本子和筆準備好,說明孩子上課準備情況良好。2.學生傾聽情況,我們選擇了四個小組進行了重點觀察,發現四個小組中,至少有三個孩子能做到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四個小組中,75%的孩子能夠做到傾聽同學的發言。3.上課傾聽的時間統計,16個同學中,有14個同學能認真聽課,傾聽時間達到了28分鐘以上。 4.傾聽的輔助手段,有多少孩子能夠記筆記、做批注,積極回應老師。在感知課文內容環節,40個孩子,38個孩子能夠按照老師的提示去做筆記。說明了本堂課中,老師注意培養了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學生的學習狀態也在老師的引導下在逐步發生著改變。從學生的整堂課的學習行為,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真的在用心學習。
依據二:觀察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率。在上課開始,孟老師就出示了本節課的四個學習目標,有多少孩子能夠清楚,這就需要課后檢測來看學生的目標達成。從孩子們的書寫“聚”字來看,對于筆畫繁多,又不容易寫好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班里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能根據口訣要領寫美觀、正確,可以看出寫字目標達成率很高。從學習收獲一欄中,根據學生們的回答情況。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寫到了“學習文章要抓住關鍵動詞”這一學習方法,說明本環節教學目標的設計也完成了。還有一部分同學寫到,感覺文章的語言寫得很生動,文章結構很精妙,這說明了本節課的第二個目標也基本達成了。通過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單完成情況,本節課的四個目標,學生的完成率很高,說明本堂課學生的學習是圍繞目標的學習。
二、語文團隊的課堂觀察流程
我們語文團隊平時是如何進行課堂觀察的?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實踐,我們采取這樣的課堂觀察的流程,主要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課后會議。下面以我執教的《酸的和甜的》為例,對課堂觀察流程來說明一下。
1.課前會議內容。在《酸的和甜的》上課之前,我們語文團隊召開了課前會議。我們從 “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和“課堂文化”四個維度中,確立了本節課的觀察點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這兩個維度。在“教師教學”這個維度中,商議共同觀察“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師問題設計”這兩個觀察點。在“學生學習”這個維度中,商議觀察“學生課堂參與度”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兩個觀察點。
2.課中觀察。在課前會議以后,觀課的語文老師們根據觀察點,設計了課堂觀課量表,對觀察任務進行了分配。同時要求觀課教師要提前進入觀課教室,找到觀察位置,為課中觀察記錄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觀課過程中,就四個觀察點進行了科學的記錄。
3.課后觀評課會議。《酸的和甜的》一課上完課以后,召開觀評課會議。先由執教人說一下本課的目標達成了嗎?這節課比較成功的教學活動和評價設計在什么地方?接下來,就本節課需要觀察教師行為,由觀課教師進行反饋和匯報,發現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最后,由觀課教師根據課堂觀察點的記錄情況,進行匯總。根據觀察記錄結果分析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三、如何開發課堂觀察記錄的工具
1.確定本課需要記錄的觀察點,找到執教人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酸的和甜的》這一課中,確定的觀察點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問題設計。
2.分析需要觀察的觀察點,需要用到相關的理論?!端岬暮吞鸬摹分欣蠋煹慕虒W方式,主要包括:教師指導+自主學習;默讀+教師指導;師生互動+自主學習+教師指導、點撥;教師講述等教學方式。
3.根據觀察點的核心內容,設計出表格?!端岬暮吞鸬摹愤@課的觀課表格,主要設計了《教學方式的“設計”與“實施”的一致性觀察表》、《教師提問的“設計”與“實施”的一致性觀察》、《技能訓練的“設計”與“實施”的一致性觀察》、《教師課堂提問觀察》等表格。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要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只有通過專業的聽評課模式,才能讓自己找到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課堂觀察中收集的數據,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讓自己的語文教學更高效、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