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臨燕,馬麗蕓
(臨夏市人民醫院,甘肅 臨夏 731100)
以問題為基礎的PBL教學法目前已在醫學教育中普及,研究表明,該教學法與傳統LBL教學法相比,在激發護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上更具優勢[1]。在歐美發達國家,PBL教學廣泛開展,我國在20世紀末期開始嘗試并于2012年將臨床醫學PBL教學納入“十二五”規劃教材。但在PBL教學實踐中,單純采用PBL教學容易導致護生出現抵觸情緒,學習效率欠佳。近年來,思維工具的發展普及給醫學教育帶來新的方向。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圖像將各層級關系連接的思維工具,幫助人們記憶和發散思維。思維導圖的記憶和分析過程生動形象,將該工具運用于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PBL的不足之處[2]。因此,我們聯合運用思維導圖與PBL進行手術室護理教學,現報告如下。
將在我院實習的2013級48名護生分為12個小組,每個小組4人,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各分配6個小組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以小組為單位實習。
對照組采用PBL教學,過程簡要介紹如下:科室教學組圍繞大綱及手術室操作規章制度,設定教學目標,提出緊貼臨床的問題,如安全、無菌等方面的問題;護生利用網絡、教科書等資源查閱相關資料;教師組織小組進行討論,根據教學大綱和討論情況進行總結點評。
實驗組護生入科后,教學組利用1小時進行思維導圖培訓,課后要求每名實習生上交一份思維導圖作業,作業內容即將此次培訓課程的內容轉化為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培訓內容主要有:(1)理解思維導圖;(2)思維導圖學習方法;(3)繪制思維導圖。目的在于培養護生認識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而后的教學過程與對照組相同。
以急診手術護理安全的學習為例,帶教教師設定教學目標:掌握手術室安全隱患、防范要點及注意事項,提前舉例說明臨床狀況,提出問題。護生根據臨床狀況、問題及教師的提示,進行初步的思維分析和發散,自行查找資料。而后在思維導圖培訓課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小組成員集體進行主分支的繪制;主分支繪制以后,小組成員進行內容的完

圖1某護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作業
善,繪制分支;接著小組成員分別選擇一個分支,個人對其內容再進一步細化繪制,需在15分鐘之內完成。某一小組初步繪制的思維導圖基本包含了關于急診手術安全方面的內容,即分析手術安全存在的問題,然后對應地提出防范措施,如圖2所示。我們認為該思維導圖繪制詳細,內容全面,但是個別分支過于煩瑣,部分內容邏輯性不夠強,反映繪制該分支的實習生思路并未完全打開。
此外,在PBL授課中的討論環節,護生分別繪制討論的思維導圖,互相借鑒,提高應用思維導圖的能力,如圖3所示。對于尚未精通思維導圖的小組,帶教教師提供“魚骨狀”模板,可以幫助小組根據討論順序迅速形成討論的思維導圖,加強理解記憶。

圖2 某小組繪制的手術室安全防范思維導圖
兩組護生在我科實習結束時均組織理論與實踐考核,利用醫院題庫隨機出題系統進行理論知識考核;實踐考核為手術評估、體位擺放、輸血與輸液、洗手、標本處理、核對器械、手術文書、無菌操作等。發放問卷,對教學過程及其效果進行調查。
考核評價結果使用SPSS 19.0軟件比較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帶教教師認為大部分實驗組的實習生經過思維導圖培訓后,可以激發其對于思維導圖的興趣,使其能夠自行深入地學習,并運用于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PBL教學過程中,他們的準備顯得更加充分,條理清晰,討論問題時綜合分析能力更強。
如表1所示,實驗組的理論、實踐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

圖3 討論記錄模板

表1 兩組考核成績比較(x±s,分)
如表2所示:兩組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知識理解能力、構建知識體系5個方面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在提高創新能力、提高檢索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上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由于我國教育以經典的LBL教學為主,在踐行PBL教學法的過程中,護生和教師多有不適,造成知識點太多,大部分護生存在串聯困難的問題。而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對于圖像的記憶要優于文字記憶,利用思維導圖輔助記憶,使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各要點進行串聯,層級清楚,線索明確[3]。在PBL教學討論中,雖然討論形式能在當時發散護生的思維,但是討論起來條理不清,也沒有進行有效分析,對于知識系統的建立不利。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討論記錄,可以方便地總結討論情況,充分發揮討論這一教學環節的作用,效果評價也證實了這一點,實驗組的理論考核成績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問卷調查結果[n(%)]
由于手術室節奏快、人員緊張的特性,對護生實踐操作及無菌觀念要求高,加上手術以團隊形式進行,配合中護生容易緊張出錯[4]。雖然在單純PBL教學中經過資料查閱和討論,護生學習了操作的重難點和技巧,但是往往記憶點過于分散,在實踐操作時不能體現。而繪制操作的思維導圖,可以幫助護生記憶整個操作流程,在實踐時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一步步進行,可減少實踐錯誤,建立信心。在實踐考核中,實驗組護生的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在教學反饋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在提高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知識理解能力、構建知識體系5個方面,PBL聯合思維導圖(實驗組)比單純使用PBL教學(對照組)更優(P<0.05)。在PBL教學過程中,護生采用查閱文獻、討論等方式,較傳統LBL教學投入更多的時間,但也存在誘導護生向問題方向單一考慮的可能。而思維導圖既可使護生集中思考又能使護生發散思維,挖掘問題背后隱藏的要素,使得構建的知識體系更全面[5]。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本身也鍛煉了護生的邏輯思維,使知識串聯更加順暢,提高了護生的學習效率和自信心,因而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在提高創新能力、提高檢索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3個方面未體現出優勢。我們認為,在PBL教學過程中,檢索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已經得到較大的提升,加入思維導圖提升有限;而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較長,短時間內較難體現。
PBL教學對于醫學教育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但存在效率不高、護生容易倦怠的不足,而利用思維導圖這一高效工具可以彌補這些不足,促進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改善實習體驗度,是值得推薦的臨床帶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