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娟
(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腰腿痛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癥狀復雜、難以治愈的特點。據統計,我國老年人口腰腿痛發病率高達80%以上,嚴重影響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加強健康教育及心理輔導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162例老年腰腿痛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以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162例老年腰腿痛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4例,女68例;年齡55~80歲,平均年齡(66.52±4.35)歲;病程 3~20 年,平均病程(5.3±1.65)年。其中腰腿痛42例,單純腿痛52例,單純腰痛68例,將所有患者按照入院登記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8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臨床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前者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指導、運動輔導、藥物護理指導。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本院設計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其中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抑郁、孤獨,生活質量包括社會功能、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及總體健康,除軀體疼痛外,其他方面分數越高表明效果越好。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據進行處理,采用(x±s)表示,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n(%)]

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x±s,分)
腰腿痛是一種長期性、持續性的頑固性疾病,老年患者因身體因素、家庭因素等常會情緒低落、喪失生活能力及勇氣,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更有甚者有輕生的念頭,使生活質量急劇下降,影響治療及預后,因此加強綜合護理干預的意義非常重要,主要措施如下。
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疾病恢復及預后,護理人員要依據心理護理診斷及目標制訂心理護理計劃。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采取心理支持、每日一次的心理疏導、緩解疼痛的暗示療法及分散注意力、深呼吸止痛的心理護理。根據采取的心理護理措施及實施時間,制作心理護理表格,盡可能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等心理,及時指出和糾正患者及其家屬錯誤的認識和對疾病不利的應對方式[2],轉移患者注意力,鼓勵患者多參加有益的活動。
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學習理解能力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腰腿痛的病因、癥狀及治療方案,并教會患者掌握緩解疼痛的技巧,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鼓勵患者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聽收音機等分散注意力。
根據患者不同癥狀進行藥膳指導,指導患者多食營養豐富、纖維素高、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準確的坐、站姿,睡覺時使用硬板床、側臥位,以放松腰肌。囑咐患者不可從事體力勞動、適當活動關節,指導患者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和能力參加散步、慢跑、太極拳、廣場舞等戶外運動。
根據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鎮痛藥物,對于急性發作患者給予藥物熏蒸治療及手法按摩,同時行活血、止痛等中醫治療。
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各種不良情緒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除軀體疼痛,其他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軀體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孤獨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