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要】本文結合學校管理常態工作中的實際案例闡述“于細微處見精神”的學校管理主張:學校規范運用PDCA工作方式,保證常規管理的精準到位;學校在運用微信、QQ群等媒體平臺時精準定位,科學分類,使之發揮強大功能;教師請假由教師個人調整課時任務,減輕學校教務處工作量;對于教師崗位評聘,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教師意見。這些由點點滴滴的管理細節累積起來的力量,能促進學校的發展。
【關鍵詞】學校管理 細節 實際案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1A-0067-02
現代教育需要理論家,更需要將理論變成行動的實踐者。學校管理最怕將計劃、規劃、愿景與理想懸在空中或掛在墻上,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與躬身實踐的精神與習慣,因為教育沒有捷徑可走。從學校管理的實踐走到學校教育的理想,必是由一件一件小事的累積與沉淀,而影響學校管理的,往往會是校園生活中那些點點滴滴的細節。
我們常說細微之處方見真工夫。細節就是力量,學校管理需要我們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南寧市中興小學建校于2013年,校齡不長,但辦學特色明顯,教育質量優秀,社會認可度高,這與其優秀的管理細節所帶來的管理成效密不可分。筆者有幸在這個優秀的團隊中工作,常為中興團隊在教育實踐中的管理細節感動,更從中得到成長。
一、規范與常態
第一天上班,中興小學行政團隊的優秀執行力讓我印象深刻,僅在報名注冊這一項工作里,其抓落實的PDCA工作方式自然、常態又創新地展示在我面前,行政管理在這里已然走向慣性管理和程序管理。
(一)計劃(Plan)
新學期的第一個學校行政例會,班子成員認真討論了學校新學期的工作計劃。之后第一個全體教師例會,趙桃艷校長用PPT全面而系統地解讀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興寧區教育規劃,提出了中興小學“一個指導思想、兩個不同文化、三個交流平臺、四個主要抓手、五個精準到位”的工作思路。校長聲情并茂地講完之后,隨機點了幾位教師回答提問,以檢查聽會效果。“江華同志,五個精準是指哪五個?”“小藍,四個抓手是什么?”“我們尚姐姐呢,你來說一說。”語言活潑,親如一家。工作規劃與布置就在融洽的氛圍中完成了。
(二)執行(Do)
校長把大方向講完之后,各部門領導向大家布置如何落實微笑服務的細節,如何有序高效地開展新學期的各項工作。教務處布置報名注冊相關工作,包括人員安排、報名注意事項、教室布置、備課、開學第一課等;后勤處則強調票據寫法和收費要求;德育處則強調了文明、衛生、禮儀等要求。
(三)檢查(Check)
各班報名現場,各行政部門在認真巡檢報名注冊情況。總務處檢查發票書寫是否規范,是否有亂收費現象;教學領導檢查報名現場是否有序,布置得是否方便和溫馨;政教領導在校園各個角落檢查衛生打掃情況,維護良好的校容校貌。
(四)反饋(Act)
新學期第一天恰逢是周一,下午是班主任的例會時間。兩位分別主管教學與德育的副校長先后點評了報名注冊情況。她們細致而具體地以圖文并茂的PPT進行小結,表揚做得好的班級教師,不足之處則以問題或建議提出,表達準確精煉,語氣親切自然,既極大地激勵了用心完成注冊報名工作的教師,也鞭策了后進,更是給出了努力的方向和方法。
回想行政會上,我并沒有聽到趙校長對這系列細節工作的布置和要求,但各部門的快速反應和高效的執行能力讓人贊嘆!“計劃—執行—檢查—反饋”的PDCA工作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如此嫻熟運用,確實極好地保證了常規管理的精準到位。
如何有效落實學校的戰略目標?“樣樣落實,天天堅持”是郜晏中校長的一句治校名言,這句話放在中興小學特別準確。PDCA管理方式的有效運用,展示了一個行政團隊科學管理的熟練程度與持之以恒的能力。
二、微信與QQ群
將信息化手段運用于學校管理已經是許多學校的常態了。許多學校建立了學校官方網站,開通學校微信公眾號和學校微博,建構了較為全面的信息匯通與發布平臺。2014年10月,在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大潮中,我調到一所薄弱老校去工作。到任不久,很快建立學校教師的工作QQ群,并積極倡導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及時播報學校工作動態。沉睡了多年的老校園有了新的活力,我們在這些媒體平臺及時發布教研組活動、教師通識培訓、班級文化建設、相關比賽與活動等,教師們驚喜于在媒體平臺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同事,更是興奮于個人的工作細節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肯定。那些可愛、動態的表情包淋漓盡致地表達了情感與心情,為生活打開了另一扇清新而富有活力的窗口。可見,教師工作QQ群和微信群不止于發布工作通知和相關文件,其功能更在于——讓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先進做法及時得到肯定與認可,樹立榜樣,激勵先進,營造積極向上、務實創新的工作氛圍。
學校如何用好QQ群、微信群等媒體平臺,為學校的教育宣傳和形象包裝助一臂之力?
首先,對外宣傳的主流媒體可選擇微信公眾號。微信運用的大眾化、普及度和便利性是選擇的主因。學校微信公眾號的主要功能是對外播送學校的工作動態,構筑學校的外在形象。一些學校明確提出在舉辦學校大型活動之后,四小時內要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信息,可見學校對外宣傳的意識之強和力度之大。
目前,學校微信公眾號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展示了其強大的宣傳職能:一是宣傳學校。學校校園環境、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等,能在圖文并茂的報道中充分對外展示;二是展示特色。通過報道學校的文化活動、教學現場、外賓參觀來訪等,將學校的教育理念、辦學特色、辦學優勢通過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全方位展現。三是擴大影響。將學校優秀學生、優秀家長和優秀教師的好文章、好作品上傳,既激勵了廣大家長和師生,又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既展示了優秀的群體素養,又吸引了更多的粉絲。點贊、轉發,好人好事不僅出門,還遠傳千里。
其次,分類建構精確而完整的學校內部信息互動平臺,QQ群是多數學校的選擇。在南寧市中興小學的內部互動平臺上,設有老師工作群“微笑中興”,并根據工作的性質、內容和分工不同,另外組建有“微笑執行團隊”群,這是屬于學校行政管理人員的交流平臺;“值日群”,限于每周值日當天的行政領導和部分教師群體;“班主任群”,為班主任的溝通交流平臺……不同層面人員的工作群,使得工作信息的交互與匯總更有針對性,讓工作溝通與聯系更為便捷,直接節約了電話聯系、廣播通知和當面交流的時間和成本。
這些工作信息溝通平臺,帶來的好處多多:首先,方便環保。相關的通知、計劃、方案、文件等可以通過QQ群快捷而方便地傳送,節約了紙張,真正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其次,及時反饋工作情況。中興小學充分利用工作平臺的強大功能,促成了團隊許多良好工作常態與習慣。如在教師工作QQ群,每天固定不變的,是值日行政領導對當天工作的小結反饋,大家稱其為“值日播報”。而行政班子面向全體教師的當日播報來源于“值日群”,每位值日教師在當天下午放學后,都要在值日群里反饋自己值日責任區的情況,當天的值日帶班領導則根據值日教師的文字匯報形成當天值日播報。這樣就做到了工作落實,天天堅持。
在信息化管理與運用的過程中,學校行政人員做到了時常關注,及時反應,如校長、主任們能及時反饋,給做得好的教師以“大拇指”“擁抱”“鮮花”的表情包,那份關注、贊許和期待的深情,能引領教師成長。
三、請假和代課
在中興小學跟班學習十多天后,我在執行團隊群里看到一條校長轉發給教學領導的關于教師外出請假的信息。想到自己工作不多,這時候可以分擔些工作,我立即在群里表態:“如果不是英語,我可以代課哦!”沒過多久,李副校長即回復:“教師因事請假或外出培訓,原則上是需本人自行調課的。所以溫馨提醒歐帥(教務主任):屆時僅需巡堂檢查,看看是否調課到位哦。”
原來在中興小學,教師請假需要自己調整所擔任的課時任務。細一想,這真是高明之舉。這個做法能極大地減輕教務處工作量。大學校教學班多、教師多,課程安排體系復雜。而各種請假事由也許每天都會發生,如果都由教務處來安排頂課、代課,教學領導會不堪其擾,安排、協調頗費周折。有時再遇上個別教師不愿意代課的,真是吃力不討好。另外,教師自己調課還有三個好處:1.體驗求人不易。每次都得自己請其他老師幫忙代課,請假是有壓力的,教師請假就不敢太隨意。2.考驗職場人脈。特別是同班正副班主任搭檔之間,平時工作就要能幫就幫,友好協商。平日積蓄好人脈之人,才能在需要幫助之時獲得幫助。3.促進團隊和諧。請假老師回到單位,或微笑致謝,或帶來小特產犒勞辦公室同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大家噓寒問暖,說說笑笑,能有力促進年級團隊的建設。
四、小問卷與大民主
開學不久,教師崗位評聘工作啟動,事關每位教師切身利益,中興小學管理團隊因此慎重而細致。學校行政班子先是在行政例會上進行了初步討論,而后又多方了解其他兄弟學校的做法,最后,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師的意愿和想法,學校設計了一份問卷,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教師的意見與建議。
在開學第四周的教師例會中,學校在崗在編的每位教師都拿到了一份小問卷,雖然只是幾道問答題,且是填完即交。但問卷中“你覺得是否需要校齡作為競聘條件之一?”“你認為校齡一年折算為幾分更為科學?”這些直接而實際的問題,正是教師在崗位競聘大背景下聚焦,又都各有想法的焦點所在。
問卷一下發,校長就鼓勵大家填寫自己的真實想法,以便行政辦統計,形成本校的崗位競聘方案討論稿。足見學校重視意見與建議由下及上的形成過程,這樣的過程,恰恰能體現一所學校民主管理思想的實踐運用。
每一所學校的民主管理方法渠道可能有很多,如教師代表會、校務公開、民主評議、校長信箱、工會監督等,在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中,民主管理既符合人們的心理要求,也是管理者追求的一種管理藝術,它能喚醒被管理者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中興小學的這種專題小問卷,為學校發展搭建了更為輕巧的管理平臺和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管理的時間與精力成本,更展示了學校人本管理的情懷。
教育類似于“農業”,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農夫對待莊稼的愛心、耐心和精耕細作的品性。我們相信教育是慢的藝術,更要堅持“細節就是力量”的理念與實踐。只有抓住細節、突破細節、贏在細節,學校教育才能避免功利與浮躁,自覺排斥做表面功夫的花拳繡腿,讓這種注重細節的精神滲透到我們的價值觀當中去,成為師生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習慣,真正促進師生的發展和成長。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