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瑜
本文創新地提出了“新現實政治原則”處理國與國關系的思路,客觀分析中美兩國綜合國力變化以及中國“一帶一路”發展超預期的新現實,分析了“一帶一路”所體現的“新現實政治原則”,并指出美國應減少戰略搖擺,基于“新現實政治原則”應對“一帶一路”,推出美國的“經濟全球戰略計劃”。
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守成大國,對此戰略深表疑慮和擔憂,對中國的發展壯大和崛起感受了巨大的壓力,美國政界和學者對于“中美兩國關系向何處去”、“中國‘一帶一路戰略走向”進行了討論和思考,并提出了許多基于傳統“現實政治原則”的遏制戰略,如“亞太再平衡戰略、印太戰略”等,沒有看到預期成效,美國政府處于戰略搖擺中,至今沒有形成一個穩定、可持續性的全球戰略。其根本原因是,沒有走出傳統思維或理論框架,從“新現實”角度考慮美國戰略。事實上,現今的中美關系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融的格局,基于“新現實政治原則”處理兩國關系應成為中美兩國政治和戰略家思考的問題。
“新現實政治原則”戰略的內涵
眾所周知,近代“現實政治原則”外交是從德國總理俾斯麥統一德國后開始提出的,即以國家實力及利益來制定國家外交政策。“現實政治原則”的實質是列國爭奪權力的斗爭,把國家利益當成國家行為的主要動機,其理論假設是基于自私人性的生存本能,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近似于霍布斯自然狀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正如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所說“國家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對于中美兩國來說,其全球外交戰略在不同時期,也呈現不同的特點,始終是根據國際形式變化和自身實力的消長而變化。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美國第一、中國第二的新格局。我認為,看待中美兩國關系,特別是圍繞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不能再用傳統的“現實政治原則”來處理,應該用“新思維”,即“新現實政治原則”來審視,其基本特征是基于本國利益的需要,綜合考慮國內與國外兩種因素,以合作競爭的形式參與全球治理,并通過經濟的融合與滲透,擴大自身的影響力,提升軟實力,以獲得全球治理的話語權。“新現實政治原則”與以前許多國家奉行的“現實政治原則”相比,其主要區別是“合作多于競爭,遏制少于接觸,圍堵少于融合”,這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后利益交融的新現實需要。
中美兩國綜合實力變化的新現實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上升,GDP總量已處于世界第二水平,僅次于美國;軍事力量得到了顯著增強,藍水海軍依然成形;全球治理的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出獲得了全球多數國家的支持與響應。目前,中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仍然處于快速上升通道中,這種趨勢并沒有轉變的跡象。反觀美國,受9·11恐怖襲擊、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2008年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美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實力受到了嚴重消耗,經濟增長疲軟,綜合國力處于相對下降或停滯不前的狀態,政治影響力日益減弱。中美兩國綜合國力差距顯著縮小,并且日益縮小,這是目前兩國處境的“新現實”。
當然,中美兩國綜合國力雖然差距在縮小,但依然存在差距絕對值相對較大的現實。以2016年數據來看,中國的經濟規模約為美國的60%,人均GDP約為美國的13%,教育投入總額僅為美國教育投入的45.82%,人民幣處于國際化的初期階段,美元強勢地位難以撼動。美國經濟總量、黃金儲備、軍事實力、石油儲備、高精鋼制造能力、高精尖科學技術等方面均大幅領先中國。
“一帶一路”發展超出預期的新現實
中國“一帶一路”從提出到變為現實,僅用短短4年多時間,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果,也體現了中國“兩條腿”外交戰略的巨大成功,一是對美國和西歐等發達國家的戰略外交,二是鞏固與第三世界國家互惠互利共促發展的外交。“一帶一路”順應了第三世界國家的需求,解決了它們資金與技術短缺的現實問題,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熱捧,沿線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同30多個國家簽署共建協議;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接踵而至,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全面開花,如雅萬高鐵、中吉烏鐵路、中老鐵路、科倫坡港口和瓜達爾港口等項目。
原先美國的同盟國日本等國家,從開始對“一帶一路”持懷疑態度,擔心中國影響力和實力的擴張,逐漸認識到這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已表達出與中國加強合作、加入“一帶一路”強烈意愿;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的成立,不僅第三世界國家積極加入,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投資入股,以分得一杯羹。亞投行成員總規模已達70多個,絲路基金實際撥付金額已達53億美元。可以說,“一帶一路”極具號召力和感召力,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新現實。
“一帶一路”是“新現實政治原則”的典型體現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著眼點是發展經濟,主旨并非打造所謂平行國際秩序的計劃。但從客觀后果看,“一帶一路”具備“兩手對兩手”的含義與可能性,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權力結構正在形成之中。它是統籌考慮了當今中國所處“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新現實,所做出的創新務實戰略決策。
一是經濟層面。中國經濟經過高速發展,人均GDP達到8000多萬美元,有邁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積累了大量閑置資本,同時,在鋼鐵、水泥等方面存在過剩產能。在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一定階段后,這些閑置資本和過剩產能要出路,出路在何方?發達國家搞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的資本流動設置了很多障礙,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后,急需資本和技術,這正好為中國閑置資本和過剩產能找到出口,形成對接,產生互利共贏的雙贏結果。
二是政治層面。當今世界,國家話語權或政治影響力,不僅僅取決于堅船利炮等硬實力,更多取決于經濟發展與融合、文化交流與融合等軟實力方面。中國通過“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與融合,拉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借鑒學習彼此優秀文化,從而提升國際政治影響力。
三是軍事層面。中國軍事力量隨著經濟發展得到了快速增長,已處于全球第二梯隊,與美國相比處于“差距顯著縮小、但差距還很大”的新現實狀況。基于此,如仍然采用傳統“現實民主政治原則”,中美兩大國之間不可避免陷入對抗與沖突,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這對于中美經濟深度交融的大國關系,將帶來巨大沖擊,不符合“國家利益最大化”現實需要。
通過“一帶一路”對沖美國地緣政治戰略帶來的巨大壓力,運用太極哲學化解美國“冷戰”、“零和”思維,從“新現實”出發,著力資本輸出和經濟滲透,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使國家利:63:最大化,是中國基于“新現實政治原則”處理中美大國關系的智慧體現。
美國應基于“新現實”應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戰略牽涉甚廣,將塑造歐亞地區的未來。此路從太平洋沿岸延伸到歐洲腹地,將在未來三十年刺激出4萬億美元左右的投資,蘊含巨大的市場需求。美國應客觀正視“一帶一路”戰略不可阻擋的“新現實”,基于“新現實民主政治原則”,針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做好戰略應對:
一是認清現實減少戰略搖擺。近來,特朗普政府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視中國為美國利益的競爭者,后悔讓中國參與WTO,擬動用301條款,對中國采取貿易報復或懲罰措施,準備挑起貿易戰;動用軍艦到中國南海島礁游弋,聯合日澳印推行“印太戰略”,以圍堵中國的發展。美國逐漸對中國失去戰略耐心,有陷入“集體焦慮”的風險。這些都突顯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目標、意圖、方式和路徑摸不透、存在疑慮和束手無策的現實困境。美國政治家和智庫學者應做到知己知彼,充分認識自身存在的巨大領先優勢,了解“一帶一路”真實意涵,增強戰略自信,減少戰略搖擺。
二是制定融入“一帶一路”的戰略決策。美國要正視“一帶一路”蘊藏的重大市場機會,謹慎地將“一帶一路”戰略的諸多方面予以劃分,扮演一個能夠發揮自身長處的角色,參與并監督“一帶一路”合作有關規則和標準,引導朝有利于美國國家利益的方向發展,使美國公司和投資者處在更有利的地位,參與史上最大的經濟發展項目建設。美國不必在確保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和支持亞洲經濟發展中做抉擇,有選擇地支持“一帶一路”,實有助于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
三是推出美國的“經濟全球戰略計劃”。美國要客觀審視自身“軍事超強、經濟空心化、美元受挑戰、政治影響力減弱”的新現實,拿出戰略對策,科學規劃,統籌布局,推出美國的“經濟全球戰略計劃”,包含“補強美國經濟、鞏固美元地位、強化政治影響”三個核心要素。實際上全球化無人可以阻擋,你要想的應是如何改變自己去擁抱它。
綜上分析,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發達國家,仍然具備許多優勢條件,只要認清本國和世界發展的新現實,跳出傳統“現實民主政治”理論枷鎖,俯瞰全球,主動作為,以全球貿易為主導,鞏固美元強勢地位,基于“新現實政治原則”推出利于美國、也利于全球的“經濟全球戰略計劃”,可以有^效應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擠壓,繼續強化美國的全球主導權。
注釋:
亞大再平衡戰略:是美國提出的一項對外政策戰略,要點是將美國軍事、政治和外交資源向亞大地區傾斜,強化美國的亞太“領導”地位,實現亞太地區內部的“再平衡”。
印太戰略:是美國等國家提出的聯合美日澳印等國家組成的環“印度洋一大平洋”的“勢力均衡”戰略,目前是一個務虛概念,內涵不甚明確,基本目的是圍堵中國發展。
呂桂霞.俾斯麥的現實政治與德國的統一[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2,(2).
霍布斯自然狀態:指在無政府社會中,從人性惡論出發,認為人性要求保全其生命的安全,“人對人象狼”一樣相互陷入戰爭的狀態。
張岸元.2016年中美經濟對比,http://www.cnfina.org/.
習近平.“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N].新華社,2017年5月.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
劉鶴.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致辭《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穩定》[N].2018年1月.
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指一個新峻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用大極哲學應對美國這一輪沖動[N].環球時報,2018年1月.
美國聲稱讓中俄“入世”是個錯誤,或對華采取“單邊行動”[N].參考消息,2018年1月.
馬建英.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和反映[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10).
美知名能源專家批政府消極對待“一帶一路”:應有選擇地支持[N].澎湃新聞網.2016,(9).
參考文獻:
[1]呂桂霞.俾斯麥的現實政治與德國的統一[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2,⑵.
[2]朱磊.特朗普訪華的美國媒體輿論分析[J].對外傳播,2017,(12).
[3]美國聲稱讓中俄“入世”是個錯誤,或對華采取“單邊行動”[N].參考消息,2018年1月.
[4]用太極哲學應對美國這一輪沖動[N].環球時報,2018年1月.
[5]張岸元.2016年中美經濟對比,http://www.cnfina.org/。
[6]“習近平發表重要演講呼吁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http://news,xinhuanet.tom/world/2013.09/07/c_l17272280.hma。
[7]習近平“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N].新華社,2017年5月.
[8]馬建英.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認知和反映[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10).
[9]張文文.“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中美貿易摩擦.市場/貿易,2015,(9).
[10]金立群,林毅夫.美國為何對‘‘一帶一路”疑慮重重.“一帶一路”引領中國.
[11]美知名能源專家批政府消極對待“一帶一路”:應有選擇地支持[N].澎湃新聞網.2016,(9).
[12]劉鶴.在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上的致辭《推動高質量發展共同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穩定》[N].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