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瓊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金融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效的金融管理,有利于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降低企業金融風險,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作了相關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經營管理也發生了重大變革,信用、貨幣、銀行等金融活動無不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了重大影響。對于企業而言,要想穩定、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應當將金融管理貫穿于自身經營管理的始末,抓好金融管理工作,從而使金融管理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助推器,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高效實現。
1.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所謂金融管理就是對貨幣流通、信用及相關活動中發生的兌換、結算等經濟活動進行管理。企業經營管理是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對自身經營活動進行計劃、調控和控制,其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成本下,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對企業經營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企業要想實現經營管理目標,就必須充分發揮現有要素的資源優勢以及生產方式的最大功用。金融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是建立在一定資本基礎上,企業只有籌集了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才能順利開展經營活動。而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渠道包括自有資金、銀行借貸以及金融市場融資三種。針對企業籌集資金的三種渠道,都涉及到金融管理問題,加強金融管理工作,可以籌集到自身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同時,通過有效的金融管理,有利于企業資金的高效利用,進而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資金回收難度大。隨著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場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許多企業會采取賒銷這種行為來贏得顧客。然而賒銷是以信用為基礎的,企業在開展賒銷時,沒有提前對賒銷對象進行有效的信用與風險評估,對借債單位的資金流動情況不了解,以至于到了規定期限后,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回籠,使得企業面臨資金鏈斷層現象,進而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對銀行借貸依賴較大。資金是企業經營活動的基礎,沒有資金,企業經營活動就無法順利開展。現階段來看,企業對銀行借貸過于依賴,主要依靠銀行借貸來籌集資金。然而銀行借貸不能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企業需要定期向銀行支付借貸利息,一旦企業經營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益時,企業很可能就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進而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另外,企業過于依賴銀行借貸,會給自身帶來較大的金融風險,當國家的經濟政策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時,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給自身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不合理的金融資本結構。目前來看,許多企業新增的貸款都是以非正常的途徑消耗的,由于貸款資金的不合理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資產的流失,使企業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容易出現大量的壞賬,進而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銀行貸款信用,不利于企業的經營發展。對于企業而言,由于貸款獲得的資金沒有合理地利用起來,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帶來了經營風險。
金融管理手段落后。現階段,許多企業還未設立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沒有配置專業的金融管理人員,金融管理工作大多由財務部門負責,財會人員缺少專業的金融管理知識,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金融管理作用的發揮。同時,在金融管理中,企業依然采取傳統的管理方法,只重視日常的工作核算,忽略了財務數據的整體分析,核算主要靠人工來完成,而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核算結果的失真,進而無法對企業資金進行有效的控制。
3.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企業經營管理主要是對企業經營策略進行調節和控制,使企業經營能夠達到最大效益。現行經濟形勢下,企業經營環境變得更加復雜,而企業要想在這個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穩定、健康發展下去,就必須重視起金融管理工作,將金融管理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對資金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管,促進資金的高效利用,進而為企業帶來良好效益。
設立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金融管理的作用是最大的,做好金融管理工作,有利于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高效實現。對此,企業應當設立專門的金融管理部門,負責金融管理工作。由專人回收企業貸款、賒銷等業務。同時,要明確相關責、權、利的關系;分析好欠債單位的資產負債率以及資金周轉周期,對欠債單位的信用進行全面評估,了解其資金流動情況,根據評估結果,采取相應的回收欠款手段。
完善企業預算編制。企業預算是企業績效的關鍵性因素,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有利于提高企業績效。因此,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經營管理實際,加快完善預算編制工作。在預算編制前,加強事前調查、取證,立足實際,提高預算編制的有Z效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來進行,不得隨意更改或調整編制的預算,從而確保預算對資產管理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另外,要強化預算編制的監管,定期開展考核,發現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懲不貸,確保預算編制的規范化。
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對資金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要想促進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尤為重要。對于企業而言,應當廣開渠道進行融資,可以直接進行上市融資。上市融資的限制相對較小,有利于企業開展高科技項目投資。同時,企業還可以進行間接融資,與銀行達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通過這種方式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BOT、TOT等方式進行融資,為企業經營活動籌集資金,減少對銀行借貸的依賴,增強企業經營自主性。
做好信用評估。信用評估在防范金融風險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金融管理中,企業應積極做好信用評估工作。在開展交易前,要深入調查,了解合作對象的生產經營情況,包括經營管理水平、資本運行、企業形象、經濟效益等,對合作對象的信用情況作出科學的評定,以評定結果作為合作的參考,對信用不好的企業,要拒絕合作,從而降低自身資金風險,避免出現貨款流失的問題發生。
加快信息化建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傳統的金融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金融管理的需要,無法發揮金融管理應有的功效。
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管理已成為必然。對此,企業應當與時俱進,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設,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取代傳統的管理方式,從而提高金融管理效率。基于金融管理的需要,企業應當構建一個統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財務集中管理,使得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更加科學、規范,確保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進信息化管理的過程中,企業應當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加大信息安全技術的應用,提高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避免財務信息被篡改、竊取。
綜上,在企業經營管理中,金融管理發揮著重大作用,加大金融管理的應用,有利于企業資金的高效利用,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為企業帶來良好的效益。而要想發揮金融管理應有的作用,企業應結合實際,深入金融管理研究,革新金融管理方式,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金融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更好地服務企業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