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摘要:當前國內對食品包裝材料的研究多集中在對新興材料的研發以及對材料物理特性的思考上,從而忽視了在材料應用中對人的關愛,還未真正將消費者情感層次上的需求滲透于材料應用的細節中,因此,從幾種消費心理進行分析與挖掘食品包裝材料應用,從而對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消費心理;個性;藝術美;科技;文化
在自助式消費模式下,當消費者進入超市時可選擇的空間大,需要做的選擇也多了,因此面對種類繁多的商品在進行選擇時最先吸引消費者的是商品的包裝,因此包裝必須具有強大的自我介紹能力。同時,商品包裝還擔負著競爭的職責,信息準確、形式美好、色彩優雅、制作精良的包裝,更容易贏得消費者的好感,進而產生消費的行為。
一、現代消費心理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已不再是只為滿足生存的需要,日趨成熟的消費心理,使消費者有了更多獨立的消費意識,多元化的軟消費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趨勢。費者從購買行為的產生到實施購買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當消費者在購買物品時,最初是從對物品的認識,進而在情緒上做出反應,最后由意志來決策是否購買,三個動態過程。因此設計人員要掌握消費心理規律及特點,關注設計與消費心理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在設計中作為重要準則加以考慮,使設計出來的包裝產品更能打動人心,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二、現代消費心理對食品包裝材料應用的啟示
(一)迎合消費者求異心理發掘個性化的材料應用
1.自然材料的應用與個性化訴求。自然包裝材料在突出食品包裝材料的個性化應用中,有其獨特的魅力,自然包裝材料與其它材料相比,不僅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而且自然材料豐富的肌理紋路、質地色澤,具有天然的藝術美感,給消費者帶來了嶄新的感知體驗。同時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精神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都向往回歸自然,親近自然,因此,自然包裝材料蘊含的柔和、溫暖、安全的情感特征,與消費者產生深層次的心理感情交融,迎合了消費者追求個性、滿足心理需求的情感訴求,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突破常規定式的材料應用模式。人們在長時間的生活中,針對某些包裝材料的特性,習慣性地將其應用于一些特定的食品包裝中,例如玻璃、陶瓷具有防潮、防光、阻隔性強等特點,因此在酒包裝被中廣泛使用。這已經成為人們對材料感覺特性認識的共識,然而,在消費越來越趨向于個性化的今天,突破常規定式的材料應用,不僅使材料應用范圍更寬泛,給傳統包裝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賦予了包裝個性化的訴求。
(二)迎合消費者求美心理凸顯藝術美感的材料應用。
1.肌理的利用體現材料的材質美。材料的肌理是指材料的表面形態、紋理、組織結構等所傳遞的審美體驗,是不同材料質感的最主要特征,肌理是表現包裝容器質地的重要因素,是塑造和渲染形態的重要手段,人們通過視覺和觸覺對材料表面肌理的紋理、起伏、粗細、軟硬等產生感官體驗,形成不同的內心感受,肌理的運用不僅增加了包裝設計的視覺張力,還提高了包裝的表現力,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感染力。
2.仿生的表現手法體現材料的逼真美。德國著名仿生設計大師路易吉·科拉尼說“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自然界本身是最優秀的設計師,在幾乎所有的設計中,大自然都已賦予了人類最強有力的信息。自然界的進化產生和保留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形態和色彩。因此,自然界本身就是最高明的設計師。設計要遵從于自然,汲取于自然,使他與人類的聰明才智融為一體。” 對包裝材料進行仿生設計,就是以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態為元素,通過簡化、加工、提煉等藝術手法,對其色彩、紋路、肌理等進行模仿,并結合包裝本身的性質特點,傳達出一種天然、純真的感受,使包裝蘊含藝術價值與生命力量。
(三)迎合消費者求新心理發掘高科技材料應用
1.包裝功能對新型材料和技術手段的訴求。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多種多樣的新型高科技材料出現,打破了包裝傳統功能的局限,力求包裝功能的完美化。食品包裝功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包裝材料性能的完善,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給材料創新帶來了更多的新形式、新功能,豐富了材料的形態語言。為食品包裝設計提供能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與食品包裝的結合更加緊密,它們彼此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科技的發展推動了包裝材料的創新,加快了包裝產業的發展腳步。
2.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新型材料的藝術表現力。隨著新型技術與加工工藝的完善,新型材料在體現科技性、智能性的同時也展現出更多的藝術效果與表現力,通過一系列的表面處理,使材料呈現出多樣化的外觀特征,例如:鋁箔材料,是一種用金屬鋁直接壓延成薄片的燙印材料,其燙印效果與純銀箔燙印的效果相似,但成本較銀箔低,制造工藝較為復雜且對精度要求嚴格,廣泛應用在食品包裝中表面呈現出金屬的光澤,具有很強的現代感,豐富了食品包裝的視覺表達。
(四)迎合消費者求信心理體現文化消費的材料應用
1.挖掘材料文化性中所蘊涵的情感策略。文化消費主要體現在包裝設計中的非物質因素上,情感策略是包裝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吸引消費者產生購買行為的重要手段,當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對所包裝商品的品牌不太了解或不太在意時,包裝設計的情感作用就凸顯出來,包裝材料作為消費者選購商品時最直觀的物質媒介,其營造特征是個性夸張還是高雅優美,抑或是淳樸自然、簡約時尚,這些特征與消費者內心情感相關聯,一旦觸碰出火花,很容易激發出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利用材料的文化性強化品牌形象。奧格威認為,“每一個具有足夠吸引力的品牌都會具有人的個性和特征,有其自身的形象內涵——特殊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 材料的文化性有助于建立包裝品牌的文化氣息,現如今商品競爭愈演愈烈,產品質量是購買力的基礎,而包裝所帶來的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附加值越來越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為此企業在推出自己產品品牌時,竭力在包裝設計上進行創新,材料的文化性是構建商品品牌,體現商品文化性的重要元素,同樣商品文化內涵的注入及定位也需要利用材料的文特性加以表達與傳播。
結論:
從食品包裝材料的應用角度體現對人的關愛,要以消費者心理需求為導向、發掘材料的特性語義,獲得材料應用的啟示,從而迎合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從綠色、人性角度出發,為材料應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綠色包裝》 武軍 李和平 編著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7年
[2]《包裝設計》 陳磊 編著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6年
[3]《生態·設計》 馬春東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