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沙沙
摘要:面對目前嚴峻的煤炭局勢,以及越來越不容忽視的霧霾問題,煤炭企業如何借助高效的財務管理助力企業發展,眾志成城打贏扭虧增盈、加快轉型發展的攻堅戰,既是我們應對煤市嚴冬,破解發展難題的現實抉擇,更是煤炭企業對于整個社會大氣環境的一份責任。
關鍵詞:煤炭企業;降本提效;財務管理
隨著低碳經濟的到來,煤炭企業除了謀求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目標,還肩負著保護環境、高效合理利用資源的責任。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調整煤炭資源的整體布局,控制煤炭的總產量,形成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業集團,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礦,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礦區。煤炭企業屬于高危行業,安全風險高,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大、不確定因素多,財務風險也相應較大。
當前,煤炭企業經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過后,整個行業也逐漸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隨著近幾年煤炭產能大量集中釋放,市場上出現的供大于求壓力使得煤炭價格持續下降,企業效益不斷下滑,伴隨而來的是煤炭企業大面積虧損,與此同時,沉重的銀行借款利息壓力對于深陷泥沼的煤炭企業亦是雪上加霜。
一、加強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的必要性
(一)部分煤企管理層還沒有把“通過強化財務管理來實現企業降本提效”的觀念放在重要位置。煤炭企業的管理層普遍重視煤礦生產效益,而忽視通過財務管理間接形成的效益,新常態下,煤炭企業要進一步處理好財務管理與其他管理工作的協調和互為側重的關系,財務管理它緊緊圍繞企業中的一切資金運動展開,換言之,哪里有資金運動,哪里就有財務管理,煤炭企業的生產離不開“產、供、銷”,在開采、庫存、運輸、營銷等各個環節,都必須通過資金運動才能完成各自的使命,但是,在一些煤企領導層的思想意識上,還存在著財務管理就是管錢,只要把錢管好就行了。
(二)從煤炭企業的內部管理來說,有效而且得到嚴格執行的財務管理條例是高層管理者經營好企業的一劑良藥,一是通過有效的財務內控,管理層可以發現企業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環節;二是通過加強稅收風險管控,可以規范稅費業務,防范稅收風險;三是通過嚴格控制非生產支出,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四是通過多樣的清欠方法,可以盤活企業閑置資產;五是通過嚴格預算審核、審批和報銷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壓縮非生產性支出等等,加強財務管理對于企業降本提效是有著重要意義的。
二、加強煤炭企業財務管理,實現降本提效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煤炭企業成本的責任主體
企業財務管理方案和經營工作應緊密圍繞公司發展戰略,以降本提效為根本,以資金預算為基礎,以經營利潤為目標,以現金流平衡為條件,確立以財務部門為主導的成本管理責任主體,以生產部門為主導的變動成本管理責任主體,以確保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減少不必要的投入。
(二)拓寬融資渠道,保障資金鏈安全
煤炭企業體量大,資金需求量也大,在過去的幾年里,煤炭企業兼并重組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外部融資的加大導致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斷升高,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資金鏈是企業的命脈,面對目前煤炭企業的資金困局,企業應該最大限度的拓展融資渠道,增強企業資金吸納能力,確保資金鏈安全。
(三)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壓縮可控管理費用
在異常嚴酷的經濟形勢下,煤炭企業更要堅持過窮日子、苦日子,壓縮全年費用指標,尤其是可控管理費用。要嚴格執行預算管理,嚴控成本支出,對無預算、無審批的費用堅決不予報銷,最大限度壓縮非生產性支出。
(四)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加大內控執行力度
完善的內控制度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缺乏監督的權利是可怕的,內控制度不是僅僅成文就行,它需要管理層及相關起草人員深入基層,細致了解每個崗位的危險源,并制定出有效的監督防范措施并嚴格執行。
(五)加大稅收培訓力度,加強稅收風險防控
近幾年,煤炭形勢每況愈下,企業收入逐年下降,面對收繳稅費的不斷減少,稅務部門稽查力度不斷加大,加之稅收政策的不斷更新,企業防控稅務風險的難度也不斷加大,煤炭企業應建立財務涉稅經濟風險控制責任制,分稅種提出管理規范,避免涉稅風險與損失,加大經濟業務內部稅務檢查,有效規避和防范各類涉稅風險。
(六)完善財務人員輪崗常態化制度,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有序的財務輪崗既能讓員工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有過硬的本領,又可以培養他們成為復合型人才,還能起到監督作用,防止個別財務人員違法行為的發生。輪崗常態化還能加強單位內部和單位之間的會計人員崗位業務交流,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
結語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逐漸趨穩,煤炭企業普遍積極尋求自救的途徑,大型煤企紛紛開展多元化布局,逐漸向清潔能源轉變,相信煤炭企業終將走過嚴冬,在低碳經濟的大環境下,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這漫長的發展道路上,財務管理的作用不容小覷,它是維持企業有序經營的有力保障,更是助力企業騰飛的一雙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