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華
摘要: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腐敗形勢依然嚴峻,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我國反腐敗工作的兩大支柱,雖然兩機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建立了反腐敗工作銜接機制,然而,通過深入分析反腐敗數據,結合反腐敗司法實踐及相關文獻報道,發現兩機關協作仍然存在線索移送不規范、辦案協作不成熟、聯合預防不深入、相互監督未起步等諸多缺陷。必須在堅持法治原則、平等原則、自主原則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線索互移機制、辦案協作機制、聯合預防機制、相互監督機制,建立反腐敗協作領導專門機構,形成穩定、統一、科學的反腐敗工作銜接機制,以此整合反腐敗資源,提高反腐敗效能。
關鍵詞:銜接機制;現狀及問題;產生的原因;構想
引言
在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實踐中,我國探索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我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的職能機構,主要有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國家司法機關、政府監察機關和審計機關以及國家預防腐敗局。①在反腐敗實踐中,紀委、政府監察機關及國家預防腐敗局合署辦公,統稱紀檢監察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主要是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職務犯罪預防部門行使反腐敗職能,審計機關主要是將其在審計中發現的違紀、違法問題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處理,因此檢察機關和紀檢監察機關無疑是我國反腐敗的兩大支柱。面對嚴峻的反腐形勢,整合反腐敗資源、提高反腐敗效能,必然要求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建立順暢的線索互移、協作辦案、聯合預防、相互監督的反腐敗工作銜接機制。
一、紀檢監察部門與檢察機關反腐敗工作銜接現狀及問題
(一)案件線索移送不規范、不主動、不全面
首先,案件線索移送不規范。無論是在黨章、黨紀,還是在相關法律、法規中都沒有明確規定紀檢監察機關與檢察機關的案件線索移送機制,致使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相互移送案件線索不規范,如案件證據、材料移送的范圍、移送文書的類型等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其次,案件線索移送不主動。一些辦案人員缺乏大局意識,不及時移送應由對方單位管轄的案件,這易延誤查處案件的最佳時機,使辦案難以獲得預期效果,甚至導致查辦案件失敗。最后,案件線索移送不全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再加上本位主義思想,致使一些辦案人員把紀檢工作和檢察工作兩者等同起來,認為紀檢監察機關或檢察機關自行處理的案件就不需其他部門進一步處理,有的辦案人員甚至錯誤地認為移送或者不移送案件是自己的權利,想移就移,不想移就不移,主觀隨意性較大,導致案件線索移送不透明、不全面。
(二)辦案協作機制不規范
辦案協作機制是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反腐敗協作的重點,很多大案要案都是依靠雙方通力協作完成的。但辦案協作機制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辦案協作不規范。有些地方的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在辦案中職責不分,有的實行聯合辦案,有的互借辦案手段,這可能導致檢察機關違反程序法的規定違法辦案,或者導致紀檢監察機關越權辦案。這不僅違背了有關法律以及黨紀條規的規定,同時也可能侵犯被調查人的人權。這一問題突出體現在“雙規”“兩指”變相借用。不少地方紀委在查辦案件時,檢察機關常常要求提前介入,或者紀委協調檢察機關提前介入,目的是借“雙規”、“兩指”突破案件。這也導致兩機關查辦腐敗案件自主性都不強。
(三)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辦案易異化為越位辦案、插手辦案
我國以憲法的形式確定了檢察機關的法律地位,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雖然我國的憲法和法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制定的,但任何黨的組織和機關又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因此,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辦案不能違反憲法和法律干預檢察機關具體案件的辦理。然而,在反腐敗實踐中,由于沒有對紀檢監察機關的組織協調反腐敗職能做出具體的規定,紀檢監察機關易越俎代庖將許多涉嫌腐敗犯罪的案件先由自己進行偵破和查處之后才移交給檢察機關處理;或者將組織協調職能異化為插手辦案,對檢察機關辦理的具體案件進行干預,甚至代做決定,影響了司法公正和法治的統一,損害了檢察機關獨立行使檢察權的憲法地位。
二、建立反腐敗工作銜接機制
(一)建立扎實的線索互移機制
案件線索互相移送是保證有案必查的基礎,是維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的前提,是維護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尊嚴的首要條件。案件線索互移應當全面、及時、規范。首先,線索互移應當全面。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線索移送應當是相互的、全面的,凡是違反刑事法律的腐敗案件,紀檢監察機關都要毫不例外的移送檢察機關,由檢察機關對涉案人員進行立案偵查。
(二)建立科學的辦案協作機制
在辦理大案要案過程中,須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的組織協調職能,充分調動有利于推動案件進展的各種資源,建立辦案協作機制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充分發揮這一職能。為此,要用制度明確兩機關在辦案協作機制中的責任和義務,消除本位思想和部門利益思想,雙方任意一方在辦案中需要對方協作,只要辦理的案件符合協作規定,相關法律手續及有關材料完備,就必須履行協作義務,對不符合協作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
(三)建立全面的聯合預防機制
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由于掌握的職務犯罪信息不同,預防的側重點不同,預防的方法存在差異。兩機關都是在掌握腐敗信息不全面的情況下進行的預防,容易形成預防盲點,造成預防失效。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建立聯合預防機制,需從情報信息共享、共同研判腐敗形勢和規律、協同出臺預防腐敗對策、推廣預防腐敗經驗、建立預防腐敗與腐敗案件發生之間的函數關系等方面著手,提高腐敗預防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
結語
腐敗形勢依然嚴峻,反腐敗工作任重道遠。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健全反腐敗工作銜接機制,將為雙方開辟廣闊的反腐敗合作空間,對推進我國的反腐敗工作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梁莉.完善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協調配合機制[J].人民檢察,2014(10):30
[2]桑本謙,李華.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的困境和出路[J].當代法學,201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