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文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是2010~2020年學前教育發展的三大任務之一,并具體指出要“嚴格執行幼兒教師資格標準,切實加強幼兒教師培養培訓,提高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因此,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已是幼兒教育現代化過程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教學反思能力,已是目前教師教育領域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反思即思考過去的事情并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反思能力:林崇德等國內學者研究認為,反思能力是教育教學能力的核心成分,它不僅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控制執行者,而且是教育教學能力發展的內在機制,是教師能力的重要表現。教學反思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是指教師有意識地將教育教學活動作為對象而進行不斷反思、慎思,并付諸行動的一種持續、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已成為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反思能力在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地位
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與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是未來教師必須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學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考爾德希德認為,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思他們事業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能力。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窄的經驗,只有經過反思,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并對后繼教學行為產生影響。并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可見,教學反思是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用實踐來檢驗已學理論,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互相驗證,從而將外在理論內化為自身的知識結構。因此,對農村幼兒教師而言,教學反思是促進其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應將教學反思貫穿于教育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
三、農村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現狀
有學者通過對湖南省C縣農村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進行調查發現,C縣農村幼兒教師整體教學反思的力度不夠。經常堅持教學反思教師僅占20.4%,絕大多數幼兒教師的教學反思是斷續的、零散的、隨意化的,而且多數農村幼兒教師不清楚如何開展有效的自我反思,反思的形式僅限于在頭腦里想想或跟同事交流想法。
有學者通過對河南省農村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調查研究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對是否有必要進行教學反思的認識上,92.7%的教師認為有必要進行教學反思,同時也有7.3%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并且他們也沒有對教學反思過。這些說明了農村幼兒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認識不夠,更不用說主動提高教學反思能力。
從目前農村學前教育現狀來看,盡管許多幼兒教師明白反思的重要性、反思的環節與方式,但具體到某個教學活動時卻不清楚如何進行,因此,目前農村幼兒教師反思能力還很欠缺。我們知道,教學活動需要教師不斷對其進行反思、慎思并且將反思結果付諸實踐。如果沒有實踐,不能做到持之以恒,那么教學反思的效果就可想而知。教學反思是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應該貫穿于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中。
(一)提高農村幼兒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措施
1.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培養農村幼兒教師的反思能力。一是要樹立終身教育理念,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和教育的需要。面對新形勢下幼兒教育的變化,幼兒教師必須認識到終身教育理念的現實意義,并把終身學習作為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從各個方面加強自身的修養,爭取在未來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即使不能成為優秀的教師、有名望的教師,至少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稱職的教師。
二是要增強教師“教研結合”意識,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教學反思分為教前思、教中思、教后思。在實施幼兒教育教學之前,反思對教學活動的設計及如何開發和利用身邊的課程資源、可能在活動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及應急措施;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適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幼兒是否會有不良反應;對幼兒的身心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幼兒在活動環節中是否可以鍛煉創造能力等。在教學中,教師要反思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否平等;教學活動是否有效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幼兒活動的時間是否充足;此項活動是否適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哪一教學細節最成功等。在教學結束后,不斷反思自己在實踐中出現的失誤與不足,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探索新經驗、新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水平逐步提高,使自己逐步成為教研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創新型教師。
三是要堅持“反思—合作—行動”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不斷提升專業發展水平。“反思—合作—行動”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模式之一,大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對于這種模式比較陌生。理想的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是內控的,強調教師自我意識的覺醒,即教師自身對職業的認識、感受,激發其內在驅動力,并努力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自覺追求自我專業發展。也就是說,幼兒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增強自我意識,通過實踐的創造與反思來增強自己的專業意識和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做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幼兒園應多開展教研相結合的討論會、
主題會等,使幼兒教師對自己及他人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反思與溝通,把握專業發展的主動權,這樣才能在幼教這一職業中獲得快樂和尊嚴,成長為更加成熟的幼兒教師。
2.搭建幼師培養平臺,建構農村幼師培訓新體系。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要注重專家名師的指導,通過專家名師傳授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實踐環節,對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問題要及時請教,從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總結得失,進而不斷豐富自身素養,由內而外的提升自我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