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丙旗
摘要:積極心態就是一種成功的心態,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如何,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心態如何。作為班主任的我們,一定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做好學生的榜樣,切實改變對學生的量化考核制度,從而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
關鍵詞:積極心態;學生;班主任
積極心態是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具有這樣的心態,學生做事情便會全力以赴;具有這樣的心態,學生便會容易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少生氣,少放棄;具有這樣的心態,學生做任何事情便會有一個信念,沒有什么不可能,專心致志,勇往直前。可以說,積極心態就是一種成功的心態,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如何,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心態如何。那么班主任該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呢?
首先,班主任應以身作則,充分發揮自身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心理學指出:樂觀積極的風格是可以習得的,學生的風格有一部分就是從老師那里習得的。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班主任,如果日常表現出來的是真誠、博愛、善良、寬容等;如果工作中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創新的思維方式、凡事都向好的方面想的習慣;如果做事都是雷厲風行、團隊合作、堅持不懈等,我們可以想象他所帶領的學生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假如學生具有了這些積極的心理品質,將來又會擁有怎樣的幸福人生,可想而知,因為教育很大程度上不是教,而是影響。
其次,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就是營造一種氛圍,從而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例如,制定正向引領的班級制度,而不是懲獎。我與學生一起制定了“我們的約定”十條:坐端正,靜下心是我們的常態;遲到、早退,玩手機,不是優秀我們的行為;我們就是奇跡的創造者;我們的時間是用分秒計算的;我們不會在最該拼搏的年齡選擇瀟灑;我們要成為整個家族的驕傲等。例如,在家長、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我讓學生每人給自己找二十條優點,并張貼上墻。例如,課前唱愛國、勵志歌曲,激情宣誓,以激發學生的生命狀態。例如,用“距離高考還有一百天”的正向語,不用“距離高考只剩下一百天”的負向話等。讓班級的每一處都是積極的暗示,讓學生的每一天都是正能量的傳遞。
第三,切實改變對學生的量化評價制度。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孩子都是在周圍人的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中來認識自己的。當一個人經常受到表揚,他就會樹立自信心,自尊心也會同時變得更強,從而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上進,不斷完善自我。而當下單一的分數評價嚴重挫傷了很多學生的自信心,壓制了學生的健康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班主任老師,我們一定要發自內心地相信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潛能可以發揮,多開展活動,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展示舞臺,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而給予學生正向的評價,貼上正向的標簽。例如,最美聲音,未來領袖,本周人氣王,奉獻之星、擔當之星、文明之星、激情之星等,這樣就既能欣賞學生優秀的一面,也能體諒、接納學生的另一面。要堅持特長評價,并且堅信揚長比補短更重要。班主任發自內心的信任,能增強學生的積極心態,并促進他們以良好的表現報答教師的信任。
對一些行為或學習偏差的學生可以在允許的范圍內先降低要求,并對他們的每一次努力和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其實我們應堅信,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是副產品,當學生行為習慣好了,自信了,積極樂觀的心態形成了,成績自然也差不了。如果我們當班主任的認知改變了,那將是很多學生幸福的開始。
立足于學生的未來,讓我們教育人一起努力,轉變人才觀、育人觀,讓積極與樂觀伴隨著孩子們的夢想世界,一起成長,一起飛翔,一起開創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如何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作者,怡筠)《積極情緒的力量》弗雷德里克森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積極心理學視野下中學生積極人格培養研究》(JCJYC1617093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