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榮
摘要:中國畫在現代的發展道路經歷了多次的改良思潮影響,這些改良思潮的存在,是推動中國畫向著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中國畫的現代進程當中,很多文人對中國畫的改良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因此對中國畫的改良思潮進行有效地梳理,可以更好地把握現代進程和藝術創作發展。本文主要對中國畫的改良思潮及現代進程進行了梳理和探討。
關鍵詞:中國畫;改良思潮;現代進程
一、中國畫的概述
中國畫也簡稱為國畫,是我國傳統的造型藝術之一,如果從美術史的角度出發,可以把民國之前繪畫都統稱為古畫。實際上,在我國的古代國畫并沒有一個確定的名稱,一般人們都稱之為丹青,并且在世界的美術領域當中形成了獨特的體系。中國畫無論是在內容方面還是在藝術創作方面,都能夠呈現出古人在自然、社會和相關的政治和哲學等方面的認識。中國畫在創作的過程當中主要使用毛筆、軟筆或手指等進行,用國畫的顏色、墨水在帛或者紙上作畫,是琴棋書畫的四藝之一,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中國畫的改良
1.醞釀準備階段。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的社會開始從封建社會向現代社會進行轉型。在1840年和1857年的時候,中國爆發了兩次鴉片戰爭,同時帝國主義也向中國進行了侵略。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西方的文化藝術開始進入到中國當中,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的尋找可以使中國富強的道路,并且出現了洋務運動和改良主義運動。到了19世紀60年代,洋務運動的火熱進行為我國的藝術改革帶來了一線生機。洋務運動是一種意在對原封建統治階級的運動和思想進行維護的運動,但是從客觀上來說,他對我國資本主義的成長和發展也起到了刺激方面的作用。洋務運動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曾國藩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了師夷之智的觀點。到了19世紀末,資產主義改良派開始對西方的學論內容進行了介紹,同時還有其他的學者對西方的一些思想進行了研究。
中國社會在現代的轉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現代文化和思潮的影響下所呈現出來的,而中國畫的現代進程也是社會走向現代轉型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具體來說,也就是中國畫的現代進程是通過中國化的百年思潮所影響并且實現,因此我國的國畫改良思潮也是在中國的社會現代變革運動當中所產生。中國的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并且在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形成了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具體的形式技巧。在20世紀初,在中國的社會變革背景下,中國畫也需要向現代進行轉型,并且在這個轉型的過程當中遇到了西方的寫實技巧和現實主義輸入到中國當中,從而形成了我國美術革命和中國化的重要改良思潮,對元明清文人在寫意畫方面進行了批評,同時對西方素描等一些寫實的技巧進行贊揚,使得我國的中國畫呈現出了一種文人畫不同的清新面貌。
2.康有為的中國畫改良思潮。在中國畫的改良當中,康有為是最早系統性提出改良理念的,他是推動著我國中國畫現代進程發展的重要代表人物??涤袨樵?871年的時候,在自己的文章當中提出了相關的思想基礎和政治改良主張,他認為維新就是要向西方學習,并且在游覽歐美的過程當中,注重發現西方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典畫風和寫實技巧,形成了自己關于繪畫的價值觀念和批評標。正是受到了西方寫實繪畫觀念的影響,康有為設定了一個既成的能夠對繪畫進行評價的框架,并且在自己的努力當中尋找中國畫的傳統畫理。康有為認為中國人歷來對書法比較重視,同時在繪畫方面所持的觀念是寫心達意??涤袨閷τ谶@樣的一種繪畫理念進行了批判,認為要注重一些寫實理念的融入。
3.陳獨秀的中國畫改良思潮。1919年的時候,《新青年》發表了陳獨秀關于美術革命的一個通信,陳獨秀開始接過美術革命的旗幟,把元明清文人畫作作為具體革命的對象,同時把西方的寫實主義作為革命的重要武器。陳獨秀本人對現實主義的推崇是從自己的政治思想觀念角度出發的,因為它不僅在藝術和教育當中提倡現實主義,同時也把現實主義看成是物質的一類東西,是功力的一類物質,因此對現實主義進行推行,對國家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那么在繪畫當中自然也要對現實主義進行推行。在新文化運動當中,陳獨秀所舉的兩面旗幟是民主和科學,在西方繪畫當中所提到的寫實技巧,和中國的寫意文化比起來,“科學”性質更加突出。再大的背景之下,人們既然要學習西方的民主與科學,這兩年要對寫實技法進行學習。陳獨秀希望通過對西方的民主和科學進行借鑒,來更好地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發展,而中國化的改良是這個進程當中的一個方面,因此從嚴格的角度上來說,陳獨秀的中國畫改良思潮只是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當中的一個小產物。
4.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思潮。如果說康認為和陳獨秀在中國畫改良的思想方面只是停留在一個理論觀點角度,那么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論》就剩一個理論方面的探索,并且能夠為日后中國畫的創作和實踐作了一個很好的準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陳獨秀關于改良中國畫的思想是否有受到康有為的影響是不為人知的,在歷史過去之后,人們也難以從中進行考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1917年12月份,手持著康有為介紹信到北京求職的徐悲鴻確實是受到了康有為思想帶來的影響。1918年5月14日,北大畫法研究會邀請徐悲鴻進行演講,隨后徐悲鴻也發表了自己的文章,在文章當中鼓吹中國畫今不如昔,認為中國畫處在了到推論當中,并且他認為中國化學的頹敗,已經到了一個極度的程度。徐悲鴻主張要把寫實作為藝術創作的基礎,而中國畫也應該在這個范圍當中。徐悲鴻本人曾經在法國學習素描和油畫,這樣的學習經歷為他打下了比較好的寫實基礎。在回國之后,徐悲鴻主要從事藝術教育和油畫、中國畫的創作,這樣的經歷使得徐悲鴻的藝術觀能夠在教育的影響之下出現轉變,同時也能夠既從事油畫的創作,又能夠從事國畫的創作。受到這些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徐悲鴻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會把油畫的寫實技巧轉換到國畫的創作上來,他的作品《愚公移山》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借助西方的素描寫實技巧對中國畫進行改變,是中國畫邁進現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雖然在徐悲鴻《愚公移山》這部作品當中缺乏了中國的藝術精神,人物形象也有著生命的感覺,但是這種藝術創作和傳統中國人物畫不一樣,也有著自身的優勢和特點,他會把過于精細的臉部素描以及比較輕松寫實的內容進行藝術化處理,使得中國藝術精神方面的特征減少,但是又能夠在中國畫的創作當中產生出創新的生命力和現代的生命力。因此人們也可以說是用西方的寫實主義來對中國畫進行改良,是20世紀中國畫在現代進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5.林風眠、高劍父等人的中國畫改良思潮。在中國畫的改良道路上,林風眠和高劍父也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人物,他們能夠自覺地對中西結合進行摸索,不會過于提倡對哪一方進行傾斜。林風眠曾經創作過《人道》、《摸索》等作品,并且后來在自己中國畫創作的過程當中進行了彩墨畫的試驗,獲得了不錯的成果。林風眠在1928年所創辦的國立西湖藝術院,就曾經把調和東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作為辦校的重要宗旨。從學習的宗旨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出林風眠本人對于中國畫改良思潮所持的觀念。徐悲鴻提倡對繪畫當中的寫實技巧進行借鑒,這樣的一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有局限性,而林風眠正式做了這樣的一個突破,注重的是中西之間的結合。除了林風眠之外,高劍父在中國畫的改良思潮當中,也是推動中西結合的重要代表人物。高劍父本人認為自己十分主張現代繪畫的藝術革命,他認為自己在追隨孫中山進行社會革命之后,就開始思考藝術革命,因此自己把部分觀點也會受到康有為的影響,他反復地強調中國現代的國畫要注重中西合璧,達到中西結婚的狀態。這樣的一種思潮的存在,對于中國畫的改良產生者決定性的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為新時期中國畫最終的呈現,奠定了良好的歷史基礎和思想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畫是我國藝術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非常瑰麗的一份寶貴財富。在中國畫的發展過程中,改良的思潮是中國畫發展過程當中重要的影響思想,這些思潮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得我國的藝術發展效果更為理想。在中國畫這個運輸發展的道路當中,不管是繪畫的創作者,還是推動中國畫改良的文人,他們都應該記住中國畫的發展歷史過程當中,因為他們的努力使中國畫的現代進程得到了有效的推動,同時也使得這一門傳統的藝術得到了有效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悲鴻.中國畫改良論[J].中國畫畫刊,2010(1):10-12.
[2]陳池瑜.中國畫的改良思潮與現代進程[J].美術觀察,2002(5):56-58.
[3]王琥鈞.徐悲鴻與林風眠對中國畫改良之比較[J].文藝爭鳴,2010(9x):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