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英
摘要:安全永遠是煤礦發展的永恒主題,創建具有煤礦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新模式作為首要課題。本著“形式多樣化、操作規范化、源頭延伸化”的工作思路,探索出能夠推動煤礦企業大發展的新體系、新規律和新方法。從而對煤礦安全生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確保煤礦安全持續穩步地向前推進。
關鍵詞:煤礦安全;安全文化;多樣化;規范化;延伸化
安全永遠是煤礦發展的永恒主題。創建具有煤礦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設新模式已經成為我們的首要課題。在探索創新安全文化建設重要途徑的過程中,我們務必本著“形式多樣化、操作規范化、源頭延伸化”的工作思路,真正探索出能夠推動煤礦企業大發展的新體系、新規律和新方法。下面是筆者結合十礦實際對探索創新安全文化建設模式的論述。
一、形式多樣化,靈活多樣的形式使安全文化根植于職工的內心深處
(一)抓“陣地”。
陣地是傳播安全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為職工灌輸安全知識的“話筒”。在調查中,許多單位結合礦黨政的具體部署,利用多種形式,及時準確地把上級安全文件傳達給每一位職工。一是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這個陣地,給職工講安全,學安全,真正使職工在井下操作中上安全崗,干安全活。二是充分利用安全板報這個陣地,把上級安全信息寫在黑板上,做到圖文并茂,使職工樂意看,樂意學,便于記。三是充分利用“二五”安全會這個陣地,“二五”安全活動日一直是煤礦企業十分重視的會議。調查中,我們發現在抓好上述陣地的同時,還相繼開展了職工安全培訓、“女工幫教”、“板報一條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此推動安全生產的穩定發展。
(二)抓“角度”。
這個角度就是“十礦是一棵大樹”,“大樹”理念現在可謂是深入了人心,抓住了人心。使職工認識到自身和礦的利害關系,認識到自己是十礦的一員,應該真心實意地去澆灌十礦這棵大樹,應該一如既往地為十礦的發展盡心盡責。二是推出具有十礦特色的安全文化管理新理念、新體系和新模式,成為十礦企業文化深化中的亞文化。研究推出了“安全盾文化”新模式,這是十礦安全生產實踐的思想反映,是十礦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理論成果。它創造性地提出了“十礦安全盾牌文化模型”,提煉了十礦安全盾牌文化因子——“防”、“硬”、“同”,指出十礦安全文化建設工作的重點是追求“本質安全”,明確十礦安全盾牌文化的主導思想是“以人為本”, 將“安全文化建設”、“安全制度建設”、“安全生產實踐”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
(三)抓“特色”。
一是“班前禮儀”活動這個特色,“班前禮儀”活動可謂是規范職工行為的有效形式。二是班組“星級評定”機制這個特色。對班組安全、質量、業績、技能、文明等5個方面進行星級評定。。
二、操作規范化,安全文化的灌輸使職工的行為更加規范化,操作安全化
(一)操作行為的規范。
推行“手指口述”是安全文化管理的進一步延伸,也是進一步規范職工操作行為的新的形式,必將為我礦安全文化管理上臺階注入新的血液和精神內涵。首先,推行“手指口述”操作法。每個單位可選擇關鍵、重點崗位(如絞車司機、電機車司機、放炮工、信號工等)作試點,編寫簡便明了的操作要訣,通過強化訓練培育手指口述示范崗,然后再拓展延伸到其他崗位;其次,推行“五要素”標準。即,巡查時間、巡查次數、巡查區域、巡查內容、巡查過程,對生產作業現場固有或潛在的危險進行預防和控制;三是推行安全流程優化管理。按照業務流程科學、實用的原則,將崗位操作流程進行優化組合,建立健全以人為基礎的工作標準、以事為基礎的管理標準、以物為基礎的技術標準,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工種、每個崗位、每道工序、每項工程、每次操作以及每天的工作全過程。四是推行“編碼管理”,提升OPM精細化管理水平。通過對企業每個人、每件事、每一時、每一處、每一物實行精細化管理,從實現無空擋、無缺漏、無短裂開始,再向零缺陷、零差錯、零過失的目標努力,從而實現企業各項工作精細化,企業工作效率最大化。
(二)生活行為的規范。
筆者認為:生活行為的好壞無疑在安全工作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生活行為的規范化是一個人安全工作中的基礎,生活行為的不規范、不檢點肯定會給安全工作埋下隱患。即使每天的著裝都做到得體,行走做到穩重。無論是干部,或者是普通工人,都從自身生活行為做起。自集團公司頒布了戒酒令以來,副科級以上干部、機關人員自身約束,在職工中贏得了好的口碑。
三、源頭延伸化
(一)安全文化管理知識的延伸。
目前,井下大巷、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皮帶運輸機巷等地點,各單位制作了安全標語、安全標志、安全操作規程等安全知識,在各單位的施工地點顯得格外醒目,時刻提醒著每一位干部、工人上安全崗,上標準崗。使干部做到不違章指揮,工人不違章作業,真正把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安全文化層次管理的延伸。
層次管理就是深度、厚度的管理體現,具體量化到各管理層、操作層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工種,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層次管理體。掘進二隊在這方面有自身的經驗,他們推行了“43210”層次化管理。“4”即合理劃分區隊、班、組、個人四個層次的安全管理責任;“3”是深化原有安全管理基礎、突顯不同層次責任主體、注重團隊的溝通與協作等三個方面;“2”是安全培訓和現場管理兩個關鍵環節,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1”是運用經濟杠桿這一手段,施行層層抵押安全風險金,安全、工程質量與工資緊密掛鉤的制度。“0”就是要實現安全“零”目標。該隊班長郭文說,層次化管理使我隊安全管理更加精細化、規范化。
(三)安全文化“精品意識”的延伸。
1.整理制度。就是使各項制度與安全文化管理的要求銜接,與安全文化的“精品”二字相融合。對現有的制度認真梳理,該刪的刪,該改的改,該添的添。2.熟記標準。“精品意識”的目的就是實現安全文化管理的科學化,而精品化管理就是安全文化管理的具體化。而標準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上標準化崗,干標準活的前提條件是熟記標準、理解標準、運用標準。3.以點帶面。十礦抓了十二個試點單位,這十二試點單位分布在采、掘、機、運、通、安、后勤、經營、多經九大戰線,各有各的工作特點,各有各的實際情況。在推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注重客觀實際,強調方法措施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力爭做到一隊一策。
綜上所述,創新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模式,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無論是現在、或者是未來,都將對煤礦安全生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確保煤礦安全持續穩步地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