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
摘要:應該說,讓領導放心的,是執行力,讓領導憂心重重的,也是執行力!執行力可能因為管理者的垂青而穩穩當當,也可能因為管理者的怠慢而惹是生非。目前,執行力在大多數管理者手里處于“弱化”狀態。如果說“弱堿”對人體有好處的話,執行力“弱化”就是領導頭上的“緊箍咒”。當前執行力弱化的“根子”在哪里呢?強化執行力的根基又是什么?本文就此做一席漫談。
關鍵詞:執行力;管理者;根基
一、執行力弱化的根子是想“走捷徑”的劣根性
有管理存在的地方都在強調執行力,各行各業、各部門、各單位的情況又千差萬別,無法用專業的管理學術語下一個理想的定論。姑且借用“走捷徑”來代替。
在程序與制度的執行上,“走捷徑”者大有人在。特別是那些從事簡單、重復勞動的人,甚至在某個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的人,“走捷徑”簡直成了家常便飯,像呼吸一樣自然和平常。比如加油,本來有《加油站管理規范》,可在實際的執行中就會發現,大凡新來的員工,也就是被老員工稱為“菜鳥”的人,都是按部就班執行操作規范的。可過了一段時間后,自己也摸索出了一些“門道兒”,于是在執行規范上開始松懈。時間更長一些,不但不按規范操作,甚至開始違背某些安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規定。還比如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現在工程都實行外包,個別承包方在安全程序的執行上“偷工減料”,把不該省的步驟也給省了,以至于一旦出了問題“倒查”起來,都是“走捷徑”的結果。
由此可以看出,執行力弱化就在于“走捷徑”,也是工作上一種典型的“懈怠”行為。之所以想起來要“走捷徑”,一方面是對每天單調、重復的工作行為失去了新鮮感,提不起更高的興趣;另一方面是以“老大”自居,認為對這些東西已經老熟套子了,根本用不著太“用心良苦”了。
二、執行力弱化的危害在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一同踏上走“麥城“之路
再超前的發展理念,再先進的設計標準,如果執行力不夠,一切都等于零。在這方面,有太多的教訓,甚至是血的教訓,可事故仍不時發生,關鍵就是對“提高執行力”這個問題認識的不到位,對執行不到位所造成的嚴重危害認識不夠。也可以說是在執行力上患了“軟骨癥”。
當務之急就是要增強執行者對執行力不到位危害性的認識。對于執行者來說,要增強大局意識,要把自己與管理者放在同一個利益平臺上思考問題,做出決策,采取行動。由于在利益和前途上的“捆綁”思維模式,執行者更容易主動提高執行力,在替自己著想的同時,也替管理者那方面著想。對于管理者來說,強調執行當然沒錯,考慮執行力不到位帶來的危害也正確,但如果一味站在管理者角度強調增強執行力,效果也不一定理想。要與執行者達成思想和認識上的一致。這樣,執行者對執行不到位所帶來的危害的認識會更深刻一些,有利于執行者在內心里主動與管理者保持一致,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提高執行力。
三、撐起執行力的根基在于時刻都不要偏離程序和制度的軌道
執行力,就是在執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力度,形成的力量,以至于通過執行產生的最終效力。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遵循制度和程序對于保證一項工作的完成以致一個企業發展的極端重要性。
事物的發展都遵循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實際上也包括了必要的程序在里面。對于一項工作來說,具體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僅效率不同,有時違背了必要的程序,還可能導致整個工作最終無法圓滿完成。關于這一點,不僅執行者認識得不到位,甚至一些管理者在認識上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意識。應該說,執行力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執行者的主觀故意所造成。
執行力弱化使管理者和執行者同時踏上麥城的道路,從反面告訴大家:必須嚴格執行制度和程序,要充分認識到制度和程序的極端重要性。這里要消除幾個認識上的誤區:一是完全按制度和程序辦太繁瑣,影響工作效率。除極個別制度和程序在設計上確實存在“先天不足”外,其他所有制度和程序都是合規的,都有其理論根據和實踐驗證,執行是必須的,不執行是不可以的,甚至會帶來嚴重后果。二是那么“死性”地執行制度和程序與當前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合拍。一些執行者認為,死板地遵循某些條條框框的觀念太落后。于是在制度和程序的執行上往往獨出心裁,結果問題跟著就出現了。所有這些,都是導致執行力不到位的主觀因素,必須加以消除,把思維調整到嚴格執行制度和程序的正確軌道上來。
其次,充分發揮管理者的示范作用,感染和引領執行者從內心里主動提高執行力。
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提高執行者的執行力,管理者必須率先垂范,首先做出個樣子來。這是因為,管理是分層級的,下一級的管理者,對于上一級組織來說,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被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下級提高執行力,作為管理者,必須本著對自己上級負責的原則,不折不扣地執行好上級規定的程序和制度。再要求下屬,不僅腰桿子直,說話底氣足,更為重要的是,有利于真正提高下屬的執行力。反之,管理者自身都做不到對上級組織負責到位,再去要求自己的下屬,即使通過行政、強迫等手段,就一時一事來說把執行力提上去了,從長遠來看,效果會逐漸弱化的。
讓執行者從內心深處受到感染自覺主動提高執行力需要一個過程,有時甚至是漫長的過程。因為從根本上來說,雖然這些年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很快,逐漸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從人的全面發展來看,還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人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并沒有達到與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步,而是落后于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國民素質還沒有達到一定高度的情況下,執行力必然有一些弱化,但并不能以此為借口放棄執行力的提高,也不能犯“急躁癥”,妄圖三天兩早晨就使執行力達到某種水平。關鍵是管理者要以平和的心態,以作則的風范,讓執行者在分享感動中自覺自愿提高執行力。
第三,施之以必要的手段和方法,讓執行者把制度和程序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如何提高已陷入“熊市”好久的執行力,是讓領導大傷腦筋的事情。執行力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問題,是如何增強人的責任心,充分發揮人的主觀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問題。這是各行各業、各部門各單位的“通病”。作為經銷高危化石類能源的行業,提高執行力比別的行業部門和單位更加重要。必須施之以行政、經濟、法律等具有強制力的措施和辦法,“重磅”推動執行者提高執行力。
結束語:總之,執行力高低和到位與否的問題其實也是管理問題。提高執行力必然牽涉到管理,要充分借助實施精細化管理的機會,讓執行力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段忠惠,《論思想政治工作的社會和諧功能》,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6,第3期.
[2]范俊玉,《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全球性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