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 楊美媛
摘要: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發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文章以華北理工大學為背景,調查在校大學生觀看網絡直播平臺的基本情況,最后對網絡直播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網絡直播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客戶端的迅猛發展,人們的觀念悄然改變,關注的熱點逐漸從網絡社區博客到貼吧微博到現在的直播平臺,呈現出可互動、便捷化的趨勢。2016年被稱為“中國網絡直播元年”,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4.22億,年增長率達到22.6%”。[1]由此可見,網絡直播發展迅速,各種直播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6年直播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狀態,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行業亂象叢生,“黃暴”等低俗內容頻發,彌漫著一股不正之風,網絡直播規范化迫在眉睫,政府也出臺了“史上最嚴監管令”來規范直播市場。
據今年3月企鵝智酷聯合騰訊云發布的《中國網絡直播行業數據趨勢報告》認為,中國直播市場規模2017年將達到近50億美金。在此背景下,我們以華北理工大學為藍本,了解不同年級、專業及性別的大學生觀看網絡直播的基本情況,分析研究網絡直播平臺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
一、大學生使用直播平臺的現狀分析
網絡直播早已出現,廣義的網絡直播同電視直播一樣,是基于互聯網平臺對于信息的實時播放。廣義的網絡直播可以分為3種類型:信號轉播、平臺自制以及自媒體自制這3類。[2]自媒體自制網絡直播就是本文所指的網絡直播。為了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網絡直播平臺的基本看法,筆者對華北理工大學的大學生進行了網絡問卷調查,通過QQ、微信群等方式向學生分享電子問卷,調查時間為2018年4月,回收電子問卷457份。對問卷進行分析,其中男學生305人,女學生152人,其中大一到大四分別占學生人數百分比為43.33%、32.39%、12.04%、12.25%,問卷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反映了大學生使用直播平臺的基本情況。
(一)大學生使用手機直播原因和頻率分析
直播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普及推廣,與其自身特點有著重要原因。通過分析調查問卷,觀看過直播平臺的學生人數占到總數的84.03%,其之所以能夠在學生群體中有如此之高的普及率,其主要原因是手機直播互動性、娛樂性強,76.81%的調查學生表示觀看手機直播是為了打發時間、純屬娛樂,觀看游戲解說類和比賽直播的占學生總數的56.24%,21.44%的學生表示經常觀看歌舞、模仿等才藝表演。綜合分析數據結果表明:第一,手機的高普及率方便了直播平臺的推廣和普及,大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不僅方便了學生觀看手機直播,同時發現有9.85%學生會自己直播;第二,直播平臺的高互動性也是受學生歡迎的原因,69.58%學生表示通過觀看直播平臺可以達到身心放松與愉悅的作用,14.88%的學生更有用虛擬貨幣搭訕主播的行為。關于觀看直播的時間和頻率,61.05%的學生表示無聊時就會觀看手機直播,30.2%的學生則是有空或是休息時間就會觀看,76.15%的學生表示一周觀看時間可以達到1-3小時,13.79%的學生一周可以觀看4-6小時,10.07%的學生一周觀看時間達到七小時以上。通過數據分析可知,手機直播在學生生活中已經有著較深影響。
(二)大學生對手機直播平臺規范化和自身影響分析
隨著直播平臺的發展,給信息傳播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渠道,但是也一定程度造成了信息的不健康和“黃暴”內容的傳播,大學生在觀看直播平臺時,勢必要提高自身的辨別能力,理性接收網絡信息。通過數據分析,83.59%的學生都非常贊同或是基本贊同,直播內容要遵守相關法律,做到合法化合理化;同時學生認為網絡直播對自身影響主要體現在價值判斷和審美觀念,這也就給營造健康直播環境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二、網絡直播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分析
直播平臺想要長期可持續發展,勢必要進行規范化管理。習總書記于2016年12月8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3] 在這里,習總書記為新媒體的發展指明了大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明確強調了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發展思想政治工作。
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網絡直播課程有著其自身的獨特特點,互動性便捷性更強,可以面向更多的學生,這也就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直播課程受眾更廣,內容上要更加優化,把握時政要點熱點,才能引起共鳴;其次,傳統理論課多是說服教育,受教育者處于被動狀態,直播課堂可以利用同齡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引起大學生興趣;最后,要提升高校思想工作者的整體水平,必要時可以尋求相關專家學者的幫助,提高網絡直播課堂的威信度。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R].http://www.cac.gov.cn/2018-01/31/c_1122346138.htm.
[2]朱丹彤.《大學生群體網絡直播使用情況與影響研究——基于對哈爾濱市大學生的問卷調查》[J].科技傳播. 2017(11)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作者簡介:劉琳琳,(1989-)女,漢族,籍貫:河北廊坊,碩士,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