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一、關愛學生,贏得信任想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任課教師必然要先贏得學生的尊重和喜愛。
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獲得學生的信任,讓其敞開心扉與你交談。身為教師的你就應該要對學生多理解、多關心、多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還要多關心身邊事物的變化,不至于和學生產生代溝。他們成功時,要一起和他們分享喜悅;他們失敗時,要去開導和安慰他們。讓學生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呵護與關愛。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時,不可太過急躁,要耐心、細心,同時發現學生的長處和短處,細心教導學生,讓他們對學習數學充滿自信、充滿熱愛。
二、讓你的學生收獲成功。
張載曾言:“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興趣的保持是收獲成功的關鍵。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保持興趣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只有讓學生體會到來自成功的喜悅,他們才能不斷地對學習產生興趣。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不斷接受挑戰,適當給其增加難度,那么,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就會對學習越來越有興趣。
并且,我們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都成為牛頓。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分派給他們不同的任務。否則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會在學習過程中因為不斷失敗,不斷做錯題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讓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目標,不可登堂入室,好高騖遠。
三、營造學習環境,留下問題,引起學生的求知欲。
薩迪曾經說過:“沒有求知欲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然而要如何讓學生們展現出對問題的求知欲,讓他們自主地探索求知。留下疑問,在勾起他們興趣的時候留下疑問。在教學的時候留下疑問,才能引起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為之探索,為之熱愛。同時,我們在課堂上也要營造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分組討論,互相交流各自的觀點,從而總結,形成自身的思維方式,從而擁有自己獨有的學習方法。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我們知道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二,此時我們可以問學生,那么如何計算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可以提示他們把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看做是兩個三角形組合而成。由此,學生們就可以很容易推導出長方形和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底乘高。讓學生們自己總結、自己推導,這樣才能加深記憶,使其更加靈活運用。
四、讓數學成為一種美麗。
數學的美麗不是說它外在的美麗,而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因為要不斷思索、變換、演變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腦海中飛速演變的知識、公式、導論,形成一種別樣的抽象的美麗。通過圖形變換、平移、旋轉得到的優美的幾何圖形貫穿在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落,讓學生去感知、去領悟,在生活中尋找和數學有關的一切事物,去記錄體會。由平面到立體,由二維到三維,從點到線到面,生活中無一不展現著數學的魅力。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去尋找,并且讓學生指出其中的數學問題和關系。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充滿色彩,披上美麗的外殼,由此不斷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小培養學習數學的好習慣,從小就熱愛數學,喜歡數學,為之探索。
五、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學生。
要讓學生熱愛數學,首先教師就要表現出對數學的熱愛。試想,倘若一個數學在課上舉止散漫,板書毫無美感,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的解答也含糊不清,不能全面地總結知識,上課回答漏洞百出。那么請問誰會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就算原來有興趣后面也變得沒有興趣了。所以,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要精神飽滿,流暢地解答過程,利索地回答問題,這一切,都會讓底下的學生感受到你的意氣風發。這一切,都能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動力,讓他們從心底熱愛數學。
總而言之,對所學知識內容產生興趣才會有學習動機,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唯有學生熱愛數學,對數學有興趣,才會自發地去學習探索,才會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收獲快樂,才會在數學領域有所建樹,才能真真正正為我國數學知識論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