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凡
摘要: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理解并付諸于工作實踐目標的標準,必須要與學科緊密相連。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數學教學中的素質特點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重點,也是擺在各位數學老師面前的一大攔路虎。本文借此機會,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問題給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給需要的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素質
一、首先要轉變思想,以素質為首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思想上的轉變,思想上的轉變的重點在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行動轉變。實際上,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更新思想的關鍵就在于將學生的地位進行轉換,由以往的被動轉化成主動,由片面轉化成全面。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去使用這些知識,教會他們這些知識如何更好的應用在生活當中,而絕非是簡單的一串數字和麻煩的運算。更重要的是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培養科目,在教學過程中,從對事物的邏輯判斷,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都能夠得到直接的體現。當然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除了單一的教授數學內容外,還需綜合多種內容,比如語言,比如思想、創造力等等。主動將學生像更全面的方向培養和引領。
二、其次在行動中,以素質為首
思想上高度重視素質二字并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實現。古語有云:知行合一。筆者認為,知行合一最難。核心難點就在于“行”也就是落實方面。所以,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重點強調如何更好的行動,將思想轉化為行動,才能更好的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
(一)課堂中,重視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
實際上,數學就是一種語言,也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在教育教學大綱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數學科目的描述,其中有兩個方面值得重視,一是學生要學會將生活與數學形成鏈接;二是要將數學不斷的帶入生活中,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一句話數學的生活化。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此目的,一是不僅要講授結果,更要講授結果的由來。在講授過程中,避免枯燥和乏味。因為很多數學問題的起源都來自生活,所以教師最好從生活的例子舉起,逐步的將生活抽象化、邏輯化,最終達到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 根據學生知道的關于生產和生活的事物,特別是學生息息相關的真實問題,比如銀行存款,工資扣稅等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生活,而學會建立數學模型。
(二)課堂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傳授
所謂數學思想方法就是數學的思考方法。客觀來說,就是用數學科目的內容和已經形成的既定規律和方法來針對問題加以解決。所以實際上,所有學科都是在解決問題,包括數學也不例外。這些數字符號就像一個標志,代表著數量、質量、標準、品質等等。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符號,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也才會更公平,市場運行才會更完善,人類社會才會更加有節奏、有規律。所以數學能力是一項思維能力,換句話來說,不斷提高數學能力就是不斷提高學生們整體的大腦活力。對于這種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讓學生意識到數學不簡簡單單是一串數字和符號更加重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重點培養學生這種具有高度邏輯感的數學思維能力,更需要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和邏輯能力。引導學生能思考、會思考、肯思考、愿意思考。
(三)課堂中,注重數學的實踐應用性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好時代是指如果思維活躍,如果做符合市場規律的事情,就能為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壞時代,是指如果不懂得思維鍛煉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基礎教育的能力培養,這個時代就像個大坑,跳進去就無法再次看到藍天。所以遠觀后近思可以發現,數學是人類生活、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應用性十分廣泛。更重要的是,數學是現代科技和管理至關重要的基礎工具。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學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在教學中也會越來越重視數學的應用性。所以,在課堂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數學的實用性。增強實用性就是強調實際數學能力的培養。理論永遠都是要跟實踐相結合,才能得到更完美的結果。所以對于中國學生典型的動手能力差的問題,需要在高度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將其短板補足。
(四)課堂中,注重抓住實質,發揮教化作用
數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乏味,之所以會給人們帶來這樣的想法,原因就在于我國傳統的教育制度。所以要將素質教育注入到數學教育的體系當中,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工程。數學能力的提高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至關重要。數學具有高度的智力能量,一般數學好的人,思維都比較縝密,大都都比較活躍;數學還具有高度的實用價值,軍隊中、市場中、社會發展中,沒有一處不需要用到數學;數學更具有高度的人文價值,縱觀我國數學歷史,可以看到有多少名人墨客在日常生活中研究出數學的點點滴滴。在這種精神中,我們也能體會并學習到那種執著、堅韌、永不退縮。這些文化精神是永遠不會被抹去的靈魂。最后,數學更是嚴密的,對于為人的辦事、處事而言,嚴謹而規范是未來人才所需要的根本。
三、最后重在總結溝通,以不斷提高學生素質為終極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難免會遇到一些瓶頸和困難,這些都可以理解。再加之轉變固有的思想,不會像天氣變化那么快,那么容易。所以在思想從傳統到素質教育轉化的過程中,也不是段時間就能夠解決的。故此,一方面,需要培養老教師的新觀念、新思想、新教法;更需要多注入一些新鮮血液,讓新時代的力量也加入到數學教學工作中去,讓教育事業的血液流動起來,就會給數學教育事業帶來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