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偉
摘要:黨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加強對黨員的黨史學習和教育,對于提高黨的科學建設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各級機關在黨史的教育培訓中,還存在對黨史教育培訓不重視,專業人才缺乏以及教育方式單一等問題。本文就加強黨員干部黨史培訓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指出當前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創新黨建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黨史教育;黨建創新;研究
一、加強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念。
對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提高黨的科學化建設水平的重要前提。黨史是黨的信念教育,信念教育貫穿于黨史教育的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黨員通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教育,可以讓廣大黨員感受到中國共產黨走過的艱苦路程,是怎么樣一步一步的走向輝煌的。從而讓廣大黨員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在黨員中開展黨史教育,可以讓廣大黨員了解到黨走過的偉大歷程,通過學習,分析總結出黨在發展的歷程中的失敗和成功,讓廣大黨員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對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對黨史的學習,有利于黨員掌握科學的理論知識,提高黨員政治思想的覺悟能力和執政能力。
3.有利于弘揚黨的優良作風。
黨風對于黨的存亡有著重要的影響,要全面提高黨的科學化建設水平,就要保持黨的優良作風。通過對黨員的黨史教育,可以讓黨員吸取黨歷史中的優良作風,了解長征精神以及延安精神等,全面提高黨員建設黨的決心和意志。
二、當前黨員干部黨史學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對黨史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目前,不少黨員干部對黨史的教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學習黨史和開展黨史教育的意義不大,在工作和學習中是可有可無的。究其原因,主要存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部分黨員在工作中,特別是年輕的黨員,比較注重對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學習,他們認為這些學習是比較實際的。另一方面,黨員干部在接受黨史培訓的過程中,其課程安排的比重越來越少,對于市場需要的課程開設的較多。這是不符合黨校的教學性質的,不利于黨員政治思想的提高。
2.黨史教育方式缺乏正對性。
近年來,黨史工作部門和黨員干部培訓機構對黨的學習和教育方式進行了探討,不斷地對教育方式進行了改進,但是就目前來說,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對黨員進行黨史的培訓中,并沒有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都是采用灌輸黨史的方式,導致黨員對黨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有的黨史機構把對黨史知識的現場教學演變為了參觀考察,把體驗式教學轉變成了游山玩水。
3.缺乏培訓人才。
擁有一支強健的知識水平過硬的培訓隊伍,是加強對黨員黨史知識教育和學習的前提。在目前的黨史工作培訓隊伍中,真正以黨史研究和教育為職業的人員并不多,愿意參與到該工作中的人員也不多,這就造成了培訓隊伍人才的缺乏,不利于黨史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途徑
1.提高黨史教育的重視程度。
首先,要把黨員干部對黨史知識的學習和建設學習型的黨組織結合起來,把黨員干部黨史知識的學習納入到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項目中來,并為其提供經費,確保黨史教育學習活動的正常開展。其次,要把黨員學習黨史知識的情況納入到對黨員的考核中,督促廣大黨員和黨員干部主動地學習黨史。
2.提高黨史知識教育的有效性。
黨史教育有很強的政治性和黨性,是一門嚴肅的學科。在新的歷史形式下,要加強對黨史教育的創新。在學習的方式上,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在堅持黨史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可以借助現代的手機、電腦、電影等方式,讓黨史的教育和學習更生動化,把抽象枯燥的黨史知識借助電影、圖片、視頻等形式形象化地展現出來,讓黨員對黨史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3.加強對黨史培訓隊伍的建設。
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強硬的黨史培訓隊伍,是提高黨史學習效率的重要保障。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黨史工作隊伍的建設十分重視,他認為要開創黨史工作的新局面,關鍵是要靠人才,只有不斷地培養出黨史大家,加大對黨史培訓工作隊伍的建設,才能提高黨史研究和黨史的宣傳水平,實現黨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選撥黨史培訓人員的時候,要做好人才的把關工作,選出具有正確思想價值觀,堅定政治立場的人才。在選撥以后也要加強對人員的培訓。
四、新時代有新思想新任務新目標
一是要和過去五年取得的成就結合起來。過去五年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這幾年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抓監督執紀問責,突出體現了“六個從嚴”,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五年來,我們把開拓創新作為引領全局工作的“主基調”,以新的目標追求提升發展實效,以新的考核機制激發干事熱情,以新的方式方法破解發展難題,全國發展活力顯著增強。二是要和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的形成過程結合起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三是要和我們黨與國家的歷史使命、歷史任務、責任擔當結合起來。我們黨的黨章從黨的性質綱領、地位作用、指導思想、路線方針政策、重要制度和領導體制等方面,充分體現了先進政黨的責任本位。習近平同志當選總書記時曾莊嚴宣示:這個重大責任,就是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十九大報告也無不充分彰顯著我們黨對國家、階級、民族和人民的強烈責任擔當。
總結:黨史教育是我黨強化自身建設的重要途徑,而作風建設作為黨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黨的整體形象,強化作風建設是完善黨史教育、增強黨的民心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結合基層發展情況探究建議是因為基層更接近人民群眾,建議更符合人民群眾的發展要求,有利于我國基層黨組織的作風建設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