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便苓
摘要:由于口語交際教學不可能每次都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進行,所以學生無法調動思維,說起來干巴枯燥,課堂氣氛比較沉悶。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法,給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口語交際,因此口語教學內容必須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只有為學生創設生動逼真的口語交際情境,才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強烈的口語交際興趣,萌生想說的欲望,產生敢說的膽量,達到會說的目的,真正使課堂氣氛活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
一、聯系生活實際,巧設交際情景
學生的日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有無窮無盡的交際情境。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盡力融于學生的生活,深入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活動范圍,潛心發掘和提煉生活中有價值的、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交際話題來創設交際情景。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聯想再現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口語交際實踐。譬如:第十一冊課文的第三單元的口語交際題材是“怎樣保護環境”,這個話題對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因為本單元的課文也是圍繞著這個主題而安排的,學生更是興趣盎然。于是在課堂上,我先讓學生回憶自己與環保有關的經歷,并提示可以是自己看到過的實際情況,也可以是從報紙、電視上了解到的相關資料。學生很快就能列舉出諸如:珠江被污染、大街上有很多垃圾、全球氣候變暖、許多珍稀動植物瀕臨滅亡等一大堆事例。經過這樣一段“熱身運動”,大家都深有感觸,如果趁熱打鐵,再讓他們談一談對保護環境有哪些好的建議或看法,他們當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二、師生模擬協作,再現交際場景
語文教科書中設計的口語交際的內容和情境,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親身經歷過的。有些內容學生雖然似曾相識,但了解的并不是十分真切。為了增加口語交際情境的真實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不吐不快的交際欲望,教師可以跟學生合作,也可以讓學生跟學生合作,通過表演,模擬再現教科書中設計的口語交際情境。師生表演模擬交際情境前,要精心設計,反復演練,力求模擬的情境貼近生活,符合實際,讓學生感到真實可信。否則,難以使學生產生想說的愿望,難以達到預期的口語教學的目標。如《當小記者》的口語交際的教學,并不是每個學生都非常了解記者的工作。于是在這個課堂上,我提議“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進行表演,體驗一下當記者的滋味。”同學們立刻振奮起來,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經過一番自我推薦、挑選,確定了采訪者和被采訪者以及采訪話題,并假設一個場景:記者正在春節花市采訪。應學生的要求,我扮演花市攤檔的一個檔主,還有一些學生自告奮勇地充當路人。“記者”手拿“話筒”,煞有介事地向我詢問花市期間的生意如何,我也認真地回答了他的問題。通過師生的表演,學生真實感受到了春節花市的熱鬧場景。觀看時,學生隨著老師和同學表演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再加上自己生活經驗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漲。不僅如此,其余學生在這個表演的啟發下,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進行練習,創設出了一幕幕精彩的情境,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采訪情境的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說話的興趣,激起表達的欲望。
三、用多媒體平臺,激發表達欲望
口語交際教學情境豐富多彩,其中有些難以通過表演進行創設。但是為了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需要,又不得不創設教科書中所提供的情境。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利用課件精美好看的畫面、生動逼真的情境,使學生想看愿看,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融進多媒體課件所創設的情境中去,從而產生情感共鳴,調動起學生交際的興趣,激發表達的欲望。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提出觀看要求,使學生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注意什么。這樣才能較好地發揮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的作用。魯迅說過,美術作品不是對生活美的簡單的再現,而是要經過作者的“思理”即構思,然后進入“美化”即具體創作。同樣,口語交際的過程也并不是對學生已有經歷的簡單再現,而是要讓學生在現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一番思考,得出更深層的體會。那么在課堂上有效利用課件能更加激起學生對現實的思考。如在《談談美麗的家鄉》口語交際課前,我精選自己家鄉優美的風光圖片,配上音樂,制作了一個精美的課件。課堂上,我邊播放課件,邊解說,將家鄉的景物逐一介紹出來,對家鄉的贊美溢于言表。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有感而發,也不由得興致勃勃,爭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鄉。所以,教師可以演示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四、開展主題辯論,提升交際水平
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當時、當地的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激發學生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開辯論會是比較適合高年級的方法,選定的論題與學生們息息相關,他們會更加愿意參與。有時候,對一個問題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這時可以創設一個辯論的環境,在辯論中互相啟發,提高認識。辯論可以讓學生發表看法、見解,并學會傾聽對方發言,學會明辨是非,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能正確引導學生的人生理念。比如,我們班大部分的同學都愛讀書,但是有的同學讀起課外書來不分主次,常常把課外書帶到課堂上讀,學習反而不放在心上了。于是有的同學主張禁止帶課外書來學校,以免影響學習。也有的同學認為課余時間讀讀課外書無可厚非,還可增加知識。針對這種現象,適時組織一次辯論會,以“讀課外書對學習是否有利”為題,大家進行了辯論。因為這個論題與自己的學習關系密切,所以辯論的氣氛相當熱烈,正、反方各抒己見,擺出了一串串的事實作證,幾乎每個同學都參與了討論,比事前預想的效果還要好。
總之,注重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是學生愿意表達、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