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德育,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我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幾點對小學生實施德育的做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對策
小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對他們加強德育建設有著廣泛而深遠的意義。然而從目前來看,由于受到種種因素所限,小學生德育建設現狀并不盡如人意,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勢在必行,這樣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他們的未來奠基。
一、小學生德育建設的作用與意義
(一)有利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皆不成熟,明辨是非與善惡的能力比較薄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對他們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強化德育建設,應用典型案例點撥他們,有利于幫助小學生逐漸提升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初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為他們的日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當代小學生都是“00”后,有很多是獨生子女,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不懂得謙讓與寬容。對他們進行德育建設,用“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教育他們,可以讓他們初步懂得包容與謙讓,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弱處,在與別人發生矛盾時,能夠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從而構建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三)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進程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特征。思想道德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神動力。小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對國家的未來發展起著決定作用。對他們實施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推進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促進社會的長治久安。
班主任在平時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德育,進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
二、小學班主任開展學生德育的對策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毋庸置疑,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如果班主任一直壓抑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可能會導致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關系出現“信任危機”,班主任的權威性對學生來講只是游離于外在的表層,對于班主任的批評會表現出表面上的服從,然后又會明知故犯。因此重新構建一種新型的“平等式”的權威關系是影響學生道德發展的關鍵因素,這種關鍵因素在恢復師生之間關系的初期尤為重要。班主任應看到所有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潛能。人一旦樹立了遠大的理想,走上勤奮之路,就會出現奇跡。李白小時候嬉戲無度,后來刻苦學習而成為詩仙;馬克·吐溫小時候特別調皮,后來成了著名作家;愛因斯坦小時候貪玩,數學經常不及格,長大成了著名科學家……班主任作為教育者,必須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我在日常教學中經常與學生聊天、談心,使自己成為他們的好朋友,學生們有什么事情也會與我分享,我適時對他們進行開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對學生進行移情訓練
所謂移情,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校中,班主任應該引入移情訓練法,即通過情境模擬,使學生感受他人的心情,以此促使學生在日后與同伴交往時,能夠對他人類似的情緒產生一些積極體驗,主動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和他人進行分享。有一次,我看到了我們班的小A寫的一篇周記,小A在周記中說自己的同桌個子比較高,力氣比較大,老是擠占她的桌子,害得小A坐在座位上時不得不往旁邊挪,有時候還差點跌下去。小A為此很苦惱,不知道怎么辦。我非常重視這篇周記,我在上課時通過密切觀察,也確實發現了這個問題。小A的同桌一直擠小A,小A一臉無措。下課后,我將小A的同桌——小B叫到辦公室,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坐在凳子上,只能坐一半的凳子。小B坐下后,說自己會掉下去的。這時我說,你坐半邊凳子會掉下去,那你的同桌就不會掉下去嗎?你一直擠小A,她也差點被你擠得掉下去,你自己說說坐半邊凳子舒不舒服。小B低下了頭,沒有說話,后來,小B走進教室對小A說了對不起,說以后再也不會擠她了。小學生年紀比較小,有時候光給他們講大道理是沒有效果的,不如對他們實施移情訓練,使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以此提升思想品德。
(三)給予學生展示的空間
小學生個性鮮明,活潑好動,他們渴望展示自我,得到別人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班主任應該正視小學生的這種心理訴求,為他們提供廣闊的展示舞臺。比如我在早讀課開始之前開展了“班級說說看”的活動,每天挑選2個學生,每個學生給予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通過說說、唱唱來表達對生活、對學校的認識。當每個學生都參與過這種活動后,再重新展開一個新的輪回,學生每天互相分享心得,拉近了彼此間的關系。
總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是班主任必須承擔的重要職責,班主任要主動研究小學生的心理,進行循循善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祁世杰. 小學生道德品質發展的測評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
[2]宋維維. 小學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江申. 小學生生活誠信的現狀、問題及教育應對[D].浙江師范大學,2015.
[4]金瑩. 日行一善:小學生道德品質培養的校本實踐[D].杭州師范大學,2015.
[5]張香蘭.當前中國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04) [6]班建武,檀傳寶.改革開放30年中小學德育課程的變遷與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08(24)
[7]譚琳.從人教版小學品德教材對比看我國德育課程改革[J].考試周刊.2008(40)
[8]孫國友,黃孫慶.改革開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進展與趨勢[J].基礎教育研究.2008(11)
[9]馮婉楨,檀傳寶.改革開放30年的中小學德育政策[J].中國教育學刊.2008(12)
作者簡介:作者姓名:邱揚褒、出生于1978年、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廣西欽州市欽南區)、現供職單位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南區久隆鎮青草小學那珠分校;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