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行音樂演唱技巧舞臺表現能力的基本功是當下演唱者所需考慮的問題,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流行音樂的感染力已經不能僅僅局限在聽覺,更多的需要配合可視的表現力來展現演唱者個人的情緒與氣質,同時配合舞美處理來展現演唱所不能達到的音樂表現高度,提升作品綜合的感染力,讓流行音樂受到更多人的喜愛,提升流行音樂的價值。
關鍵詞:流行音樂;演唱技巧;舞臺表現
近些年來流行音樂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各種音樂節目受到人們的認可與追捧。流行音樂更多的與電視媒體結合展現出更多演唱與舞臺表現力的結合,提升音樂節目的整體感染力,讓流行音樂在新時代有了更多的發展機遇。由此,人們開始更加深入的研究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與舞臺表現能力,從而適應新時代舞臺藝術的需求。
一、音樂表演前準備
首先,要做好發聲之前的準備與保養處理,為后續發聲提供良好的聲音狀態。作為一個音樂表演工作者,要有基本的聲音保護意識,要做好表演前的嗓音調整處理。如果沒有做好保護工作,可能在表演中無法有效的掌握聲音表現狀況。在演唱表現之前需要進行嗓音的溫潤處理,可以飲用熱牛奶與熱豆漿等天然成分的飲料,保證飲料的溫和滋潤,同時為演唱儲備一定能量,演唱本身是消耗體能的工作。溫潤的飲料可以達到嗓子黏膜組織的修護,讓其達到有效潤滑的功效。
其次,要做好演唱作品的準備,要熟練的記住歌詞與演唱重點注意事項。要明晰的掌握演唱歌詞來了解各部分演唱內容的情感需求。要注意每個段落字的發音吐字與聲調的把控,只有純熟的記住作品內容,才能更好的表現作品內容的情感,讓作品表現更為自然。
其三,作品的準備要深入到細節,要掌握整個作品的曲調特點,要反復的練習,掌握整個作品的聲音表現特點。其中包括高低音的轉換、節奏與情感的變化等。要掌握節拍的分布情況,掌握曲調上復雜的轉換狀況,把控演唱狀況。反復多練習來保證純熟的掌握,如果有困難之處需要做好標注與改良解決。
其四,保證適宜的放松。演唱上可以保證適宜的放松,但是不必過度放松而完全導致作品垮掉。但是過于的緊張會導致嗓子放松不足,雖然演唱表演只有幾分鐘,但是卻需要全神貫注的去處理,無論是腦力、體力都會存在一定的消耗。要讓身心雙方面得到放松后來讓氣息保持平穩,讓聲音效果更為突出表現,更好的把控氣息狀況。
二、流行音樂演唱技巧把控
首先,需要注重氣息呼吸等把控。在流行音樂演唱中最為重要的處理之一就是氣息呼吸等把控,直接影響了演唱中聲音所能展現的聽覺感受。氣息是決定發聲的關鍵要素,如果可以得到源源不斷的氣息輸送,就可以讓聲音有不斷的動力。流行音樂非常注重氣息和呼吸的把控效果,直接都影響作品情感特質與詞意的意境狀況。例如在溫暖柔和的音樂表現中,需要將氣息與呼吸有效把控,讓人們感受到作品本身對美好愿景的展現,需要將呼吸保持均勻平穩與溫和,由此來讓聲音展現的柔潤細膩。
其次,要注重發生部位的處理。在流行音樂表現中因為音樂作品的風格不同,需要將發聲部位的處理做差異性處理。例如美聲唱法內需要讓發聲部位后靠,讓上下保持通暢的狀況。但是在流行音樂中,雖然也是要讓上下通暢,但是發聲部位比較靠前,同時在此基礎上讓氣息把控的更為平穩順暢。在高音表現中,需要做好換氣與氣息的把控,要能有效的把控住高音,同時中低音范圍控制在平穩的扎實狀態。口腔發聲與鼻音共鳴處理中需要依據歌曲類型差異來靈活把控,要在高音區域時更好的打開口腔,讓聲音能夠足夠有強度的激發出來,讓整體的聲音更為有力強勢的展現出來。
三、流行音樂舞臺表現力把控
當下流行音樂因為有了各種音樂節目的興盛而逐步受到重視。電視節目的流行音樂更具有感染力,一方面源于更新的演唱表現,同時舞臺表現力也是重要因素。舞臺表現力配合演唱讓流行音樂的表現更具有演繹的特性,讓音樂不僅是可以聽的,而且可以受到演唱者以及舞美處理讓整個歌曲的整個表現過程更富有感染力。
舞臺表現力與個人的外形裝扮、動作以及現場的舞美處理都有密切關系,需要讓整體達到和諧統一,不僅僅是演唱者自身的表現把控。演唱者需要依據個人的音樂作品風格,然后配合自己的服裝、舞美環境等來把控自己的表情、動作,從而散發出符合的舞臺表現氣質感受。甚至需要配合現場攝像機的走位情況,能夠更好的配合現場節目攝像所需。當然,這種舞臺表現力則是針對電視等視頻節目特點而言。如果轉化到實際的現場表演,如何通過舞臺表現力來把控現場觀眾,又是不同的把控技巧。在電視節目中,有電視節目的制作效果來讓整個演唱過程的表現富有動感與節奏,同時畫面移動、放大縮小的伸縮動態、現場其他環境的燈光變化等元素的變動來展現某種特定的音樂作品情緒。柔和溫暖的音樂表現力自然要保持舒緩的活動,甚至相對靜態的表現力;如果屬于動感活潑的音樂作品,自然會降活動的頻率與速度增快。同時在這個畫面中的演唱者,則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做好個人身體美感、動感的配合,保持自己的個人表現控制符合整個畫面的風格特色。在現場的舞臺表現過程中,如果要把控好現場觀眾情緒,相對而言有更大的難度。部分情況下,舞臺太大,距離觀眾太遠,整個的演唱者的舞臺表現力的感染性會相對下降,部分情況下需要配合現場的舞蹈演員等配合來提升整個歌曲的現場視覺感染力。而演唱者自己的表情甚至身體動作相對而言對現場觀眾沒有太大的感染力。因此,在現場表演中,為了感染觀眾,會運用超大屏幕,讓演唱者的表情與行為氣質的展現放大,由此來提升其直觀的感染力,這些都是有效的辦法。總體來說,演唱者的舞臺表現力需要充分的配合現實環境情況,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同。如果是電視節目,需要讓自己的表現充分配合現場攝影機的走位情況,不可背離攝像機,要讓攝像機有效的捕捉自己,而且日常還要嘗試自己怎樣的拍攝角度更為美觀舒適與有感染力,這些細節方面需要日常就觀察掌握到,而后到現場環境下配合攝影機走位來展現自己的形體表現。這些都要在現場走位排練或者在場下排練時充分掌握,而不是到了現場再臨場發揮。雖然需要考驗臨場發揮能力,但是日常的準備工作需要做到位,實際到現場去想象排演相對遲緩。
四、結語
流行音樂演唱技巧與舞臺表現力在當下的音樂界都非常重要,是對新時期音樂者的綜合要求,有效的提升音樂作品的整體感染力,提升流行音樂的實際價值。不能僅僅的局限在傳統演唱技巧的訓練,個人形象氣質與舞美配合都需要有基本的素養。
參考文獻:
[1] 薛麗娜.淺談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與舞臺表現[J].藝術科技,2016,29(8):187
[2] 范維.淺談流行演唱中”演”與”唱”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7,(15):102
[3] 毛磊.淺談流行音樂的演唱技巧與舞臺表演[J].魅力中國,2014,(11):102-102
作者簡介:關惠文(1983.6-),女,滿族,遼寧鞍山人,本科學歷,深圳大學金鐘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流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