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開木·依米提
摘要:語文學科是九年義務教學的重要課程之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對鞏固學生的語言能力,加深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感受漢語言文化魅力等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新疆少數民族的語文教學由于其處于一個多民族多語言的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的教學模式在本質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基于這種差異,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創設多樣性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資源,以此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優質性如何實現是所有老師一直不懈追求的恒久目標,基于此,文章將圍繞以下幾點展開探究。
關鍵詞:新疆;農村;初中語文;課堂;效率
語文是我們學習祖國語言文化的主要途徑,中國的文學作品浩如煙海,語言文字寶庫中有無數璀璨的名篇佳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充滿趣味的,充滿情感的、書香味濃的。但是,在新疆地區學校,語文教學卻與理想背道而馳。呆板、膚淺、枯燥、乏味、沉悶則是當前新疆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如何讓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味性,充滿情感呢?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呢?讓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一種興趣,而不是一種負擔呢?這是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一、創設教學情境以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語文是學生的母語,也是學生日常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內容。但是,對于新疆地區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進要充分考慮“民漢兼通、民漢教學并行”的教育原則,注重民漢兩種語言教學的平衡發展,促使兩者相互促進,最終收獲更理想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最大程度地把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激發出來,確保全班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結合所教內容創設與之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走入教學情境的同時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投入到對新知識的學習中,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解課文《龍的傳人》時,在第一節課的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龍的文化背景著手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運用多媒體課件把龍的圖案與文化內容展現出來,提出問題:為什么把中國人稱之為龍的傳人?通過拓展學生的文化知識、發散他們的思維,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探討的基礎上把學生帶入到這一節課的知識學習中,為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做好準備。
二、教師功夫要下在備課上
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備課。備好課是做好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根本,尤其是新疆少數地區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備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這樣更利于明確教學目標,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當教師知道學生該學什么,才能更清楚自己該教什么,否則,閉著眼睛捉麻雀,大抵是無效勞動而已。另外,教學目標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目標越明確,越能夠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與盲目性,使教學更具針對性,當教學更有針對性時,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隨著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展開教學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離不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既能營造出一個更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能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直觀認識。例如,在教學課文《斑羚飛渡》時,文章中有一個場景相當激動人心——老斑羚用自己的身體為小斑羚做“踏板”。此節是課文中最關鍵的情節,如果單靠教師的口頭描述,文章中很多環節是難以講清楚的。這時候,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當學生對文章有一個大概了解后,再用動畫的形式展示出這悲壯的一幕,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也被老斑羚們無私的犧牲精神所感動。教學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因此,新疆地區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引進相關的信息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幫助他們學好語文知識,為提高新疆初中學校語文教學的效率做好多方面準備。
四、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作為一名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語文教師,要以新的視角看待語文課堂教學,并且順應時代的發展,打破陳舊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課文《孔乙己》時,文章主要是以孔乙己這一人物為主線,文字看似簡單易懂,但是,想要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掌握作者想要批判什么社會現象等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能夠采取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自己進行總結,顯然在整個環節中學生對文章內容也會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進而提升閱讀水平。
五、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漢語教學活動
根據少數民族地區中學的語文教育特點分析,如果僅依靠課堂上的講解是很難提高學生的漢語學習效率的,此時,借助一些課外漢語教育活動的開展加以輔助非常有必要。故此,少數民族地區的語文教學既要求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精講精練,逐漸提升漢語學習效率,也要適當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漢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學習漢語知識幫助很大。課外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建立漢語演講比賽、漢語朗讀比賽等。實踐活動的開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漢語水平,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反過來又會輔助課堂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著課堂教學的進程。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國家悉心呵護的花朵,孩子的教育關乎著國家未來的發展,尤其是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教育。新疆地區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今后的人生起著啟蒙與指路燈的作用。因此,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則成為廣大教育者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從以上幾點闡述了就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做出了一系列的深刻分析。在此,我也希望廣大初中教師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以便于今后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張瀟丹.烏魯木齊市內初班學生學業成就發展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個案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
[2]張玲子.新疆中學漢語教學受漢語系語文教學遷移影響的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
[3]范曉玲.現行雙語教育模式下新疆民族語文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新疆北部地區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3:24(115).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