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濤
摘要:新媒體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手段,在推動全球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同時,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積極的影響。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積極應時代變化,讓新媒體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工具。就學生管理而言,新媒體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在新媒體條件下,學生管理工作要適應時代,不斷創新,完善新媒體管理機制,創新媒體工作環境,提升學生管理效率。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對大學生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升學生管理的效率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學生;管理
一、新媒體的定義與特點
所謂新媒體是指在新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新的媒體形態,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新媒體能夠讓信息的傳達變得更加迅速,新媒體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特別是隨著新媒體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新媒體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其特點有:(1)及時性。隨意性大,可以及時向周圍人發表看法、收到反饋,從而滿足社交需求。(2)互動性。通過數字終端,可以與媒體交流,還可以與其他受眾進行交流,是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傳播。(3)時空性。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新媒體發布和獲取信息,并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形成獨立的媒體空間。(4)多元性。只要具備上網條件,人們就可以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接收信息。(5)共享性。實現了信息的開放和共享
二、新媒體時代對學生的深刻影響
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并迅速進入運用領域,顯示出強大的影響力。具體表現在:(1)新媒體已成為學生最重要的信息來源途徑。新媒體時代海量多元的知識和信息,讓學生有了獲得資源的最便捷途徑,也讓學生有了接收不同立場觀點信息的可能。(2)新媒體的使用已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發微博刷微信朋友圈發帖子,成為學生表達自我的重要方式;QQ群、微信群、網絡社區,成為學生朋輩群體間交流交往的主要平臺。新媒體極大滿足了學生學習、生活及情感的需要。
新媒體與當代學生頻繁、密切的互動,是因為新媒體時代具有的信息資源豐富、傳遞快捷方便、交互性強、形式多樣等優勢,恰好符合了當代學生信息量大、思想變化快、追求多種感官刺激、個體意識強,注重自我感受,希望平等交流自我展示,敢于質疑等特點。新媒體時代,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思考其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尋找積極的應對措施。
三、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一)建立信息管理機制,建立新媒體中的權威信息平臺。新媒體平臺具有資源豐富、傳輸快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形式多元和交流性強等很大優勢。高校要加強校園網絡監管和建立反饋機制,拓展新媒體的教育功能,優化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敏銳性和前瞻性。要搶占新媒體技術的傳播平臺,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建立權威信息平臺,傳播主流思想,弘揚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二)建議學生信息管理公示平臺,注重發展學生的心理教學板塊。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疏導,觀察學生的思想情緒變化,及時做好思想和心理教育疏導工作。借助新媒體對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借助新媒體發展拓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段和途徑,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三)構建學生工作一體化平臺,積極構建學生管理教育新陣地。目前高校學生工作平臺主要包括課堂、網絡、學生公寓和學生實踐點。傳統學生工作應有機整合現有各類工作平臺,使課堂、網絡、學生公寓、社會實踐基地等實現平臺一體化。課堂教育中要融入學生思想管理、社會實踐中要融入專業知識傳遞,多方位融合交互,構建一體化平臺。高校應轉變觀念,積極拓展新媒體語境下的教育方式,發揮新媒體的正面優勢,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通過打造好品牌、傳遞好聲音、掌握好方法、組織好隊伍等方面推進各項學生管理工作。
(四)把握正確的價值取向,引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導向。面對新媒體時代多元信息的沖擊,教師首先必須堅定立場,把握好正確的價值取向,方可引領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新媒體時代的教師更應該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正確的言行和實際的行動引導學生。
(五)增強高校學生管理者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媒體使高校學生管理者與學生的溝通便捷、廣泛和深入。輔導員和學生交流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溝通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也可以在宿舍等自己比較熟悉的地方與輔導員進行溝通,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新媒體時代,借助網絡、手機等媒介的幫助,學生管理信息可以存儲在電腦和手機上,輔導員將文件掛到網上并將該項信息以電話、QQ、微信、易信等方式告知學生,學生可及時查閱。尤其是新媒體使得高校管理文件的統一化、透明化,可以減少信息傳播的誤導、避免信息傳播中的扭曲化,從而提高學生管理工作效率。
(六)構建積極健康的信息資源庫。加強新媒體時期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教師和學生都應增強信息資源的辨析整合能力,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善于在海量多元的信息中,選擇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信息,選擇學生愿意接受的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信息,選擇有一定深度和價值觀導向的信息等等,構建積極健康的信息資源庫供教師和學生閱讀和思考,引領學生的信息選擇。
(七)建立新媒體環境下輿情快速反應機制。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們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有時也給我們制造麻煩,有些不良信息可能會通過互聯網、手機等媒體進行傳播,容易給學生造成思想的混亂,產生突發的群體性事件。高校應建立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安排專人進行網上輿情監控,及時收集網絡輿情、正確研判網絡輿情、妥善處置協調網絡輿情。要在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的領導下,對某些不良有害信息進行及時的澄清。要對校園內傳播的易誘引學生采取過激行為的個別敏感事情要在第一時間作出及時的回應。要高度關注校園網絡有關反映學生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明確快捷的處理程序。必要時要通過搶先發貼、跟貼,積極營造正面聲勢,防止負面輿論進一步發酵,確保學生始終在思想上保持高度穩定和純潔。
參考文獻:
[1]石文.新媒體時代學生管理工作思路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肖鐵巖.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思考[J].高校輔導員,2017.09
[3]王振友等.新媒體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