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東
一體化教學,不僅是將專業理論與實踐訓練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而且重點是教學環境對接工作環境、教學任務對接生產任務、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簡而言之,做到“三個合一”,即要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通合一、任務設計與工作實踐學做合一、能力培養與工作崗位對接合一,將工作任務轉化成學習活動,掌握典型工作任務所必需的知識、方法、能力等,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成就出彩人生。
一、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現狀
近幾年來,有些職業院校汽車維修專業設置了《整車維護實訓》《發動機》《自動變速器》等多個一體化教學模塊,僵化地提高了實踐課時的比例,將課堂由教學樓搬進了實訓室,教師由理論或實習指導教師轉化為一體化教師,初步具備了一體化教學環境及資源,但忽略了將工作任務轉化成學習任務的基本理念和技巧,還沒有達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規定的一體化教學規范。
通過網絡查詢及近十所職業院校教學情況,一體化實施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值得探討。
(一)情境導入生搬硬套現成案例
在模擬汽車保養等生產或工作過程中,不能靈活運用真實的任務或維護服務過程所必需的環節,故障現象或生產視頻或仿真不是來自本院校現有實訓條件或合作企業的生產過程。教師設計案例時沒有思考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還可怎樣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目標任務、關鍵技能點是否可以實現等問題。
(二)重難點不能落實在教學環節中
教案或學案中的重點、難點不能從時間、教學方法等教學過程或實踐環節中體現出來,學生考核評價項目也沒有突出重點的職業能力,破解難點過程沒有從簡單原理、工藝過程方面著手解決。
(三)六步教學法不能融入教學過程
一體化實訓教學一般采用“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具體任務不同,所采取的六個步驟具體講法也有很大差別。如“資訊”這一環節,并不是所有的資源一律來自網絡,都必須在一體化區域配備互聯網,應當配備完成工作任務查閱所需要的產品說明書、工藝卡或教材等資訊的內容。如在確定所需要的設備工具時,并不是教師將所有的物品都陳列在學生面前,而是由學生列舉完成任務必備的清單,按照企業工量具領用的程序到保管室領取,并對工量具進行校驗,從而培養學生規范操作、厲行節約的良好習慣。
(四)工作任務不能轉化為學習任務
在職業院校“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中,將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轉化為教學任務,這是教學任務對接企業實際需求的紐帶,也是“學習領域”開發中的關鍵環節。如汽車維修與檢測中簡單車工操作、鉗工基礎操作、焊接基礎操作等典型工作任務轉化成“傳動軸維修等基礎實訓工作任務”。
(五)不能正確使用“魚骨圖與序化表”
魚骨圖是為了分析完成相應工作所必需的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人”指的是造成問題的人為因素有哪些,“機”通指軟、硬件條件對于事件的影響,“料”指基礎的準備以及物料,“法”與事件相關的方式與方法問題是否正確有效,“環”指的是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實施過程中,運用頭腦風暴法,由學生分析討論完成任務的關鍵因素,并填寫魚骨圖,指導學生完成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原有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構序化,從知識邏輯為主線轉向職業活動為主線。
(六)評價過程僅限于表格或問卷
教學效果或完成任務的評價重點在于工作任務實施的全過程,是對學生文明意識、敬業精神、職業技能、社會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評價。設計的評價項目或形式是具體可實施的,而不是抽象萬能的,更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優良中差幾個等次。
二、一體化教學實施過程
一體化教學需要探索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課程體系、實施條件、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方法、評價等,用以指導和規范一體化教師教學行為,提高實訓教學質量。筆者認為,一體化教學關鍵是要培養技術過硬、手段先進、教法靈活的師資隊伍,構建工學一體的實踐教學環境,形成對接生產過程的教材和學材,擁有“互聯網+”的教學資源等。
(一)確定核心職業能力
職業教育側重于培養職業精神,掌握職業崗位關鍵技能,打通學生提升能力平臺和空間,達到學歷與能力對等。因此,在確定職業核心能力時,需要選派專業帶頭人和管理人員深入行業企業調研,了解現代化企業管理流程、職業素養、工作任務、技術能力要求等,增強一體化教學的針對性和實踐性,提高證書含金量和學生就業能力。
(二)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
一體化課程體系是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根據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的課程體系,制定一體化課程標準,確定典型學習或工作任務,編寫《教學活動策劃表》《實訓工作頁》等。
(三)一體化教學所需環境
教師在掌握了企業工作環境和典型生產任務、職業能的力等基礎上,擬定與企業相對接的一體化教學環境的建設方案,然后邀請專家論證,構建一體化數字仿真區、操作實訓區、多媒體學習討論展示區為一體的實踐教學環境,實現學校環境與工作環境、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有機融合。
根據汽修專業特點,可將實驗、實訓車間場地劃分為7個區域,能同時滿足不同年級的教學班級實習需要,提高設備利用率及學習效率。
1.電控發動機實驗、實訓區:主要由若干臺電控汽油發動機實訓臺、電控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實訓臺、發動機傳感器與執行器實驗臺等組成。
2.發動機拆裝實驗、實訓區:主要有多臺發動機運行操作臺和一個實驗臺、發動機解剖演示臺、示教板等。
3.汽車底盤實驗、實訓區:主要有供拆裝練習用的若干個總成、部件等。
4.汽車電氣實驗、實訓區:主要由車身電氣實訓臺、空調實訓臺、示教版等組成。
5.汽車模擬駕駛實訓區:主要由多臺模擬駕駛臺等組成。
6.整車維護保養實訓區:主要由若干輛整車及雙柱舉升機、工具若干、工具車、零件車等組成。
7.仿真模擬軟件實驗區:由景格等整車教學軟件、汽車電氣故障診斷虛擬實訓軟件、汽車常用檢測與診斷設備教學軟件、汽車整車維護教學軟件等組成。
(四)一體化教學媒體資源
為了加快一體化實訓教學信息化建設步伐,盡量配備各種型號的使用說明書、工具書、企業生產管理資料、互聯網、WiFi等必要的學習工具,讓學生通過視頻、微信、微課、移動媒體等方式自主學習,豐富一體化教學內容。
(五)“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現代職業教育所面臨時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職業院校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速度。因此,教師培養不僅要建立好管理激勵制度,而且要通過培訓、企業實踐、競賽、項目建設、校企兼職等多種途徑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多方位多途徑地提高完成任務的綜合能力。
職業教育一體化改革要求著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和創業創新能力,全面加強教師師德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師一體化課程開發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操作能力強的一體化課程教學團隊,真正讓教師由“知識的講授者”轉換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