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川
【摘要】中國城市化實現了從傳統鄉土社會向現代化社會的躍進,城市的發展導致遠離城市的偏遠村莊逐漸出現了空巢化。因此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以開發景區型村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動村莊的建設規劃,盡快提高鄉村人民生活水平,使得鄉村旅游也越來越普及到廣大群眾。景區型村落是鄉村旅游以鄉村為依托,以農民為主體,以鄉村獨特的自然環境、田園風光、生產經營形態、民俗風情、鄉村聚落為主要吸引物,滿足旅游者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健身、娛樂、餐飲和購物等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景區型村落 保護與活化利用 鄉村旅游
1.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景區型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理論分析
1.1 新農村建設理念
新農村建設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農村建設情況也非常關注。近年來,我國對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也非常重視。這樣能夠更好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同時也能更好的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同時也能更好的發展農村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農村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規劃工作,對農村的村莊進行規劃的時候,要更好的保證其規劃是非常合理的,同時要保證農村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1.2 當前傳統景區型村落的發展現狀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開發和城鎮化的加速,全國大多數的自然村落正在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如今中國的傳統村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個是空巢化另一個是過分旅游化;一些偏遠地區的村落位于山區和難開發地區,地理位置的限制阻礙了村落的發展,其空間得不到擴展;村落面臨“拆舊建新”的過程,建筑形式參差不齊使得整體格格不人,破壞了原本村落獨有的原汁原味;商業化的過度開發,由于一些村落過于追求村落的旅游開發而忽略了對其文化歷史的保護;村落的自然破壞,對于一些稀缺和不再生資源的過渡開采與利用,村落缺乏對這部分資源的保護和對其認識不足,一些民俗文化的消失;據統計表明在之前的幾十年中,國內的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中國的傳統村落逐步消失,現存傳統村落的數量僅占全國行政村總數的1.9%。作為較高保護價值和文化傳承的傳統村落保護迫在眉睫,自然村落的保護也不能落下。
2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景區型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利用策略分析
2.1 基于景區型村落的適用性改建
自然景觀要素在村落景觀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它指的是未受到人類問接、輕微或偶爾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的變化的景觀。村落景觀中主要的是圍繞當地地形風貌、土壤類型、水文特色、植被等要素去展現當地獨特自然環境,同時在鄉村旅游建設與開發中提供了獨特自然有利條件,成為構成村落景觀風貌的自然基底。
人文景觀要素是村落誕生一直存在至今,在人們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疊加了文化特質而構成的景觀,主要的了杯見就是聚落。在建筑、道路、公共活動空間等方面展現出村落的人文特色。
2.2 對于景區型村落整體空間布置格局
村落的布局形態豐富多彩,并由建筑物、道路、農田、植物、水系等構成,其中占主導地位的建筑物更是形成了組群的嚴整統一,布局上靈活運用地勢,形成了層次豐富卻又不失條理的村落空間,其中空間布局主要分為:集中式布局、放射形布局、線性布局、組團式布局等類型。村落的布局隨形就勢較為隨機,空間層次結構較簡單,自然空間與人工空間的相互穿插,彼此之間密切的相互作用著,形成了自然環境的有機整體。
然而村落的布局中,大多數的選址都會有它自身的依據,都應該遵從以下幾點“方便快捷、發展生產、科學安全、保護風景風貌、保護人文歷史、因地制宜”的原則。村落建筑風貌的改變且符合“安全、經濟、適用”的前提下針對鄉村住房設計,要體現人文特色以及搭配自然風貌的整體性。
2.3 產業發展引起的矛盾與解決
伴隨著景區的發展當地村民將會逐漸轉變產業形式,從耕種到商業的轉變也會使得當地經濟作物和經濟林的產量減少,從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呼應景區的蔬果采摘、花卉觀光喪失村落原有的特色。但他們的發展仍然有限風景區和村落設施對土地的利用本身就已經限制了耕種的范圍,在對原有土地的保護和進行景區開發的滿足條件,在土地利用上產生了極大的難度。因地制宜的發展農產品的生產與創新,構建集中生產區,并規劃形成以當地特色農業產品種植為主導,以觀光休閑農業為配套的特色農業生產集中區,保障傳統農業的發展,如開發觀光產業、養殖產品加工、鄉村物流等特色農業。
2.4 村落的可持續性發展
村落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是在保持和未來發展的同時,滿足旅游者和村民的各種要求,村落可持續性的發展實質就是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同時,又要保護好村落中村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讓后代永續發展安居樂業。景區的建立發展不能破壞這種和諧,需要合理利用資源,是環境與開發并重,提升村民的參與度,讓他們了解旅游業的同時又得到經濟上的互利,從而達到增強積極影響,減弱消極影響的目的。
例如,在村落景區內開發體驗式的農業生產項目,游客參與到農場的耕作與收成體驗中,參與不一樣的旅游項目模式。一方面給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另一方面當游客親自參與農作物的耕種知道農產品成型時也會帶來游客內心的滿足感。這樣既能使村落耕地以另一種形式來實現經濟價值,同時又不荒廢了土地,實現村落產業耕種的可持續性發展;將山地種植與養殖所結合實現另一種村落發展的可持續性。
3 結束語
現代社會村落建設與景區規劃正在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也在不斷的創新與完善,一個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保護需要不斷的得到提升才能體現出這個村落景區開發的必要性和觀賞性。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對景觀型村落合理化的建設與保護來展現當地人文景觀的鄉土氣息,以及對景區的深化與創新來提升自然景觀的獨特魅力,以此來推動村落現代小康社會的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