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麗
摘要:本文以圖書館傳統職能被削弱的現狀為主要切入點,對功利性閱讀形成的原因、對讀者個人、公共圖書館及社會各方面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并為公共圖書館應對此類現象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功利性閱讀、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s traditional functions is weakened as the main entry point, and thus lead to utilitarian reading of the main causes of formation , individual to readers, the impact of public library and social various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ublic library should such a phenomenon.
Keywords:Utilitarian reading. Public library. Promotion of nationwide reading movement.
閱讀是個人素質提高和全面發展的途徑,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和諧平衡的可持續推動力。閱讀讓人凝神定氣、思路清晰,使一個人心境安定、平和樂觀,反過來,智慧之樂、心神的愉悅也會讓人拿起書本,享受閱讀。
國際圖聯在2012年發布的調研報告中指出:閱讀推廣活動已成為影響圖書館未來發展的新指標之一[1]。然而中國當今社會推廣全民閱讀現狀舉步維艱。隨著網絡數字化的增長和碎片式閱讀的沖擊,圖書館作為全民閱讀主陣地的傳統職能被弱化,逐年的數據顯示圖書館的傳統圖書借閱職能情況窘迫,而圖書館空間能力卻逐漸彰顯。丹麥奧爾胡斯圖書館館長羅爾夫·哈佩爾(Rolf Hapel)在做題為《圖書館作為網絡社會中開放的非正式學習中心》的報告時提出:在當今網絡社會里,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已經從工業時代的教育和文化機構變成了一個開放的非正式學習中心。
全民閱讀率的走低除了受許多硬性條件和社會環境的制約和影響,人們的閱讀觀念沒有建立,閱讀興趣和習慣沒有養成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倒逼就成了順其自然的事情了。灌輸式教育體制影響下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大多是“趨眾行為”,也可能是履行家長或老師的“命令”,因為應試教育扼殺閱讀興趣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反駁。再者,趨利性本就是人類的本能,所以閱讀行為也應體現這一特性。所以,功利性閱讀的形成對社會閱讀率及全民閱讀推廣都是有貢獻的,這就印證了范并思老師曾提出為功利性閱讀正名的觀點。功利性閱讀與消遣性閱讀都是人類閱讀活動的重要形態,也是閱讀活動存在意義和發展壯大的主要方式和途徑,它帶來的自閱讀是一種良性循環,既是消遣性閱讀的升華,又能利用現實成果助你打開閱讀之門,使閱讀成為目的性、實用性與謀生性的完整結合。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應試性和統一性教育大行其道的社會背景下,這對于人的社會化發展、知識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認識功利性閱讀的產生、意義和發展規律,亦是了解人類閱讀文化發展規律的重要入口。
大多數的中國人的功利性使得圖書館作為學習中心的主陣地作用被凸顯,自習室的讀者絡繹不絕,一座難求,甚至高校圖書館里每到期末或大考前夕就會出現“包宿”的現象?!熬幙鸶C簍 全在收口”,學生們帶著面包、泡面夾著枕頭毯子在圖書館里熬夜奮戰,為的就是“臨陣磨槍 不快也光”。讀者集中性的涌入,彰顯了應試教育的成功與社會價值的公認導向作用,但確實讓圖書館“哭笑不得”。以公共圖書館為例:寒暑假學生返鄉,開館前的大面積出現排隊場景,插隊、影響行人和街道秩序,占座、搶座的行為時有發生,甚至吵架、打架等行為引發治安問題擾亂秩序,影響讀者;圖書館衛生環境得不到保障,安靜的學習環境遭到破壞,打電話,說笑,吃東西等等不規范的讀者行為打擾他人閱讀。導致圖書館用戶學習質量下降,有些讀者會因為自己的合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傳遞圖書館的負面口碑。
圖書館功能隨著時間發展發生了偏移,導致了諸多的不合理,對于這個實際,圖書館人應該找到解決方法,努力創造有利于閱讀的硬件條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首先,合理設計自習室空間區域,為應對集中聚集的情況可設置臨時自習閱覽區域,靈活安排讀者。根據調查,近年來,隨著空間功能轉型升級工作的不斷推進,圖書館利用越來越深入的用戶行為研究來優化決策,使得圖書館空間價值得到有效發掘和使用,逐漸形成了以人為本、以空間為中心的復合型布局,無論是閱讀、學習、研究、休閑,公眾都能夠在館內匹配到適合自己的活動空間,而圖書館的空間使用也同樣占據了總使用的49%[2]。
其次,安靜、衛生的學習環境需要讀者的自覺維護,對此圖書館應該加強讀者管理,制定制度粘貼上墻,注明警示標語溫馨提示,培養讀者維護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的自覺性。
再者,圖書館館員要加強自身管理,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能力,創新服務方式,深化導讀工作,為讀者提供標準化流程服務。
最后,有特色的圖書館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人文關懷是對讀者最大的尊重。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這不僅要求館員的業務水平,更注重圖書館的軟實力,細微之處見情懷,雨天免費外借的雨傘,冬日里的熱水,農民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服務等,都能體現該館對讀者的人性化關懷。
采取這些措施是圖書館踐行自身職能、遵循“讀者第一 服務至上”的完美體現,也是轉變思維適應新情況、新變化和新要求的具體形式。閱讀一旦成為習慣,就具有了持久性或終身性。圖書館存在的目的就是使信息的價值最大化,功利性閱讀能更好的助力考試,滿足讀者個人的人格發展需求。對圖書館而言,讀者的口口相傳正是建立正面口碑的最佳途徑,培養忠實讀者,提升讀者到館率,促進圖書館事業發展并形成良性循環。對社會、地區而言,這種閱讀又能提升人才素質,助推區域經濟與文化的發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圖書館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讓人們時刻可以浸潤滋養在文化的沃土中,享受單純的審美體驗。把閱讀作為一種高雅的娛樂和精神享受,提升生命的高度,創建文明和諧的社會,這也是我們倡導閱讀,努力建設閱讀社會的著力所在。
參考文獻:
[1]作者:張瀘月;熊芳.閱讀推廣視域下用戶參與協同服務與用戶滿意度關聯研究《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7年第02期
[2]作者:王鋒.需求營銷:創造市場的企業營銷方式[J].電子商務,2001(8):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