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社會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基于這種發展局勢下,影視作品數量逐漸增加,鋼琴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日益頻繁,受到人們的青睞。鋼琴音樂應用在影視作品中不僅可渲染影視作品情節,同時具有高超的抒情性,幫助觀眾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本文將對鋼琴音樂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及其特征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影視作品;鋼琴音樂;運用及特征
隨著我國影視藝術的發展,影視音樂逐漸興起,這類音樂具有故事情節,使導演思想得到有效傳遞,對人們觀賞電影時的情緒與心理活動造成直接影響,鋼琴音樂作為影視音樂的組成部分,將其應用在影視作品中可推動情節發展,烘托氣氛,使影視作品內涵更加豐富。筆者分別從:影視音樂概述、影視作品中鋼琴音樂的類別與分析、鋼琴影視音樂特征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為我國影視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影視音樂概述
在影視作品中,音樂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審美層面分析,音樂元素的應用使影視情節、故事更好地展現出來。影視作品通過人物性格的刻畫來深入人心,將社會屬性反映出來。音樂的采用通過暗喻、烘托等手法使影視作品表現力逐漸增強,使作品人物角色形象更加生動。例如:電影《梁祝》中,通過小提琴的伴奏,將梁山伯與祝英臺二人的情感變化表達出來,使時代特征得到充分體現,觀眾可以通過音樂來感受主人公情緒的變化,使影視作品內涵進一步升華。
關于影視音樂的應用,值得一提的是1987年拍攝的電視劇《紅樓夢》,這部電視劇堪稱影視劇里程牌,后來各種翻拍的《紅樓夢》難以企及。其中影視音樂的應用可謂是精妙絕倫,金陵十二釵,每一個人物都有一首屬于自己的音樂作品,每一個音樂作品都對對應的人物性格,命運進行了刻畫。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總給人一種“弱柳扶風”之感,而《葬花吟》將黛玉的性格進行了深入刻畫,使人們感受到黛玉堅強不屈的精神,將林黛玉悲慘的遭遇以及悲憤的情感展現出來。
在這種情境之下,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影視音樂賦予影視作品的力量,在影視音樂的影響下,觀眾的情緒會隨著劇情的推進發生改變,將劇中人物遭遇與自身命運聯系在一起,形成心理體驗,進一步提升音樂審美境界。
二、影視作品中鋼琴音樂的類別與分析
筆者分別從:以鋼琴藝術、鋼琴家為主題、鋼琴作為主樂器融入電影劇情、以鋼琴為主要背景音樂,三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影視作品以鋼琴藝術或鋼琴家為主題
《鋼琴家》是Polanski導演于2002年執導的影視作品,該影片改編于《Death of city》,影片主要背景以二次世界大戰為主,通過主人公史絡自身經歷對猶太人頑強抗爭的故事進行描述。在這部電影中,采取了C小調夜曲、E大調波蘭舞曲、G小調敘事曲,不同的音樂展現出不同的美。
通過肖邦鋼琴音樂的應用,對電影情節不斷推進,影片開頭利用C小調夜曲將華沙表面平靜幽怨的環境進行展現,在C小調夜曲的渲染下使觀眾逐漸感受到哀傷之情。在這個春雨欲來風滿樓的形勢下,我們的主人公史絡將音樂當作精神食糧,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來。隨著C小調夜曲的進行,情節逐漸展開,看似平靜外表下的華沙被德軍占領,在炮火聲中史絡停止了演奏,接著G小調敘事曲出現了,將主人公頑強不屈的抗爭精神體現出來,整個電影走向從黑暗到光明。
鋼琴音樂的應用不僅可推動情節發展,還可對電影氛圍進行烘托,不同電影片段采用的鋼琴音樂不同,觀眾通過鋼琴音樂感知到電影的情感氛圍,從而激起觀影者的共鳴。
(二)鋼琴作為主奏樂器,融入劇情
在現代影視作品中音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呈現影視作品情感與主體的有效途徑。鋼琴音樂的應用使電影呈現出鮮活的生命力,為觀影者帶來良好的感官體驗。例如:電影《交響情人夢》中便采用了鋼琴音樂,對情節渲染做準備,在觀賞該影片時,觀眾可以欣賞到柔情的《離別曲》、磅礴的《捷克組曲》,另外電影中還運用了《拉赫馬尼洛夫第二鋼琴協奏曲》、《藍色狂想曲》等作品,給人一種新的希望,使影片更加生動有趣,使主人翁的個性更加鮮明,從而引起觀眾共鳴。例如:在《交響情人夢》中有一個關鍵鏡頭,千秋與野田妹合奏莫扎特D大調雙鋼琴曲,合奏完畢后,他們的老師對該作品進行了介紹,在這個情節中莫扎特詠嘆調完美附和,使情節與音樂合二為一,整個氛圍更加統一和諧,鋼琴作為主奏樂器,與電影劇情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影片的情感被渲染起來,幫助觀眾形成良好的觀影體驗。
(三)影視作品中以鋼琴為主要背景音樂
電影是由情節、聲音、畫面構成,鋼琴不僅可渲染電影情節,還可作為主要的背景音樂,使電影畫面與情感更加統一,使音樂抽象化與影片畫面視覺具象化有效融合,使電影主題有效深化。例如:《海上鋼琴師》,在本片中,背景音樂被大范圍應用,其中很多場景使用的是烘托氛圍的背景音樂,比如片中的開場畫面,伴隨著輕微的音樂,畫面出現的是一層層灰暗潮濕的階梯,由此畫面進入到主人公的回憶中,《愛的旋律》鋼琴曲的加入,使觀眾感受到愛情的甜蜜,盡管四個句子組成的樂章并不華麗,卻能創造出美好的心理環境。鋼琴作品的應用為電影做了良好的鋪墊,觀影者從鋼琴音樂便可了解到主人公的心理,加深觀眾對整個電影的理解。
三、鋼琴影視音樂特征
綜上筆者對鋼琴影視音樂在影片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闡述。
鋼琴影視音樂具有較強的敘事性,使電影藝術表現力得以呈現,另外使電影藝術內容形式得以豐富。在影片中人物命運或悲慘,或坎坷,都可以通過鋼琴音樂展現。通過不同鋼琴音樂的應用使不同人物的命運折射出,音樂過于凄慘便意味著即將有一場凄美的故事發生,音樂過于悲壯則表示人物將會死得轟轟烈烈。
此外鋼琴影視音樂具備較強的審美性,為觀影者構建一個良好的氛圍,使觀眾的情緒隨著情節的推移逐漸變化,或喜或悲,最終與主人公形成共鳴,達到表演目的。
結束語
鋼琴音樂作為影視音樂內容之一,是以鋼琴為主要載體對電影情節加以渲染,筆者分別對鋼琴音樂作為主奏樂器、背景音樂展開了闡述,并對《鋼琴家》、《交響情人夢》等影片中的音樂進行了深入分析。總而言之,將鋼琴音樂運用到電影中使情節的起承轉合更自然,情緒更加流暢,對主人公的感情有效深化,引發了戲劇沖突,最終達到了表演目的,拉近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使其獲得更好地觀影體驗。
參考文獻:
[1]蘇雙雙. 鋼琴音樂在中國電影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2]李靜.電影中鋼琴音樂的美學特征及表現作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7):114-115
[3]祖國.鋼琴音樂藝術在影視中的魅力與作用的分析[J].記者搖籃,2015(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