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娟娟
摘要:繪本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有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展了繪本閱讀。體會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 欣賞繪本畫面的藝術魅力,開展的相關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 充分發展形象思維, 而且初步嘗試歸類、 排序、 判斷、推理,逐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繪本;教學;有效性
一本優秀的繪本,它的圖畫所傳遞給讀者的,往往是比文字更細膩、 更深遠、更耐人尋味的信息。而繪本教學活動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為教學載體,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故事內容, 體會繪本故事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主旨, 欣賞繪本畫面的藝術魅 力,而開展的相關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同一繪本隱含著多方面的教育價值,教師在進行繪 本教學時要善于挖掘找到切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教育價值, 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
一、從封面猜故事。
無論什么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 從封面猜故事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 如: 在 《母雞蘿絲去散步》 的導讀中,一位老師是這樣引導學生去關注封面的。 師:同學們,仔細看看封面,猜一猜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生:我猜,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只母雞和一只狐貍之間。 師:你發現了故事的主人公。還有其他的猜測嗎? 生:故事肯定是講母雞蘿絲去散步,而狐貍偷偷跟在她身后想吃 掉她。 師: 看看這兩位主人公, 你們猜, 故事的結局也許會是怎樣的呢? 生:我看這只母雞長得有點呆頭呆腦的,而狐貍卻長得很狡猾, 也許最后是狐貍把母雞吃了。 生:我有不同猜想。書名里一點都沒講到狐貍,我想最后狐貍應 該吃不到母雞才對。 師:同學們的觀察很仔細,發表的見解也挺有道理,那就讓我們 趕緊走進故事吧……這一環節, 教師引導學生從封面的人物形象對文本的故事情節進 行大致預測,既統領了教學,又發展了學生從觀察出發的推理能力。
二、多元融合
繪本本身就是一個多元融合的載體,每個繪本都可以開展多個領域的教學活動。例如, 運用繪本《藏在哪里了》 ,我這樣組織教學活動。這個故事非常簡單,是森林里的動物在玩 捉迷藏的游戲。動物們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來決定誰來躲,誰來找,找到了那是小兔子,為 什么是小兔子,因為它有長耳朵,小兔子躲在哪里,躲在大石頭后面??我依托繪本,引導 孩子們了解小動物的顯著特點、躲藏的位置、地點等等,學著將這些清晰描述,這樣循序漸 進的活動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不只是一種語言學習,也整合了科學領域的學習。 還有一個情景閱讀活動叫 “熊叔叔的生日派對” ,故事的大體內容是:早晨陽光已經灑 進了窗戶,小鳥已經開始在屋外歌唱了,可是熊叔叔依然打著呼嚕,就在熊叔叔睡得正香的 時候,叮咚,門鈴響了,熊叔叔坐起身,它打開門一看,沒有人,它又把門給關上了,上樓 再睡一會兒吧,叮咚,門鈴又響了,熊叔叔又走下了樓梯,走出屋子四處張望,到底是誰呀? 還是什么也沒發現,熊叔叔又走進了屋子,睡不著了坐著看會兒報紙吧,叮咚,門鈴第三次 響起, 熊叔叔站起身跑到門前停住。從中發現了孩子學習語言的一些素材, 即在故事情節 發展的過程當中,熊叔叔做了一系列相反的動作,開和關,上和下,出和進,坐和站,跑和 停,孩子們在找到了這些熊叔叔做的相反的動作以后,教師又可以提供一些圖片給孩子,讓 孩子在這些圖片當中尋找有沒有傳遞一些相反的信息? 看, 這是大和小, 這兩個人有高和矮, 還有胖和瘦,還有多和少也是相反的,這四張圖片是非常復雜的關系,就是當太陽表示溫暖 的時候,它和寒冷相反,當太陽表示白天的時候,它和夜晚相反,當太陽表示晴天的時候, 它又和雨天相反。孩子們在觀察這些圖片的過程當中,找到了很多相反的信息,接下來可以 做相反的動作,可以說相反的話。如果大家可以有創造性,有拓展地使用的話,這個繪本可 以有四個、有五個集體教學活動開展。
三、從精美畫面中會意。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最富想象、最動人的圖畫,引 導學生細細地觀賞圖畫中的形象、色彩、細節等,從而受到心靈的震 撼、情緒的渲染和思維的歷練。比如:在我們剛才觀看的《大腳丫跳 芭蕾》的導讀中,賀老師引導學生從淋浴噴頭中滴落的一滴水和畫面 的色彩感受貝琳達遭遇挫折之后的心灰意冷, 從餐廳顧客的神態動作感受他們對貝琳達舞蹈的癡迷, 從樂團指揮觀看貝琳達舞蹈時神態的 變化判斷他的身份, 從蝴蝶頁的色彩讀懂貝琳達對舞蹈之夢的不懈追 求等等,這都是在進行有效的讀圖的指導,如果我們每本書都能引導 學生去關注這些圖畫的細節, 去讀懂圖畫的作者通過畫筆所表達的思 想與情感,去讀懂圖畫的豐富內涵,他們一定就會對繪本產生強烈的 興趣,他們一定也會和老師一樣,發出感嘆:“每一本繪本的閱讀, 真的就像在品一杯香醇的葡萄酒,越品越唇齒留香,越品越余味無 窮!”
四、從操作玩耍中共鳴
教師通常喜歡用繪本來開展一些集體教學活動, 其實孩子可能比教師對于繪本教學的熱情更高,一般低段孩子有兩件事兒是不拒絕的,一是做游戲, 二是聽故事, 孩子們喜歡聽 故事。原因很簡單,因為故事當中,有很多貼近他們生活情境的情節,如果把故事內容加以 拓展和延伸,創設有情景的游戲,就足以引發他們的共鳴,孩子會有新奇、刺激的感 受,這兩點就是孩子喜歡聽故事的原因,也是喜歡繪本教學的原因。
教師喜歡用繪本開展集體教學活動,和孩子一起分享故事情節,講述故 事的事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對話,促進他們語言智能發展。同一本繪本隱含著多方面的教育價值, 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要善于挖掘, 找到切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教育價值, 提高繪本教學的有效性,最終促進低段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