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巖
【摘要】人才的競爭在科研機構的競爭中至關重要,是科研機構立足的關鍵所在。非發達城市科研機構在區位等各個方面與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競爭上存在先天性的弱勢。與發達城市科研機構競爭需要集中優勢,整合力量才能處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人才競爭 科研機構 非發達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賢才”。人才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一項事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大到一個國家如何識才,容才,用才,小至每個單位每個機構如何加識才,容才,用才,都已經作為當前社會的重要課題,不斷的引起社會的重視。目前的競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就是人的競爭,而人的競爭當中,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又是占據非常大的權重,甚至直接關系了一個機構的興衰成敗。當前社會對于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已經不是種好梧桐樹就能夠引來鳳凰。科研機構尤其是以高層次人才競爭為立命之本,如何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來保證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力度,是為迫在眉睫。而地處非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對于高層次人才引進困難重重。
目前非法的地域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引進現狀
一是科研機構的區位因素導致高層次人才吸引的力度不均,“磁石”效應強弱不等。主要是科研機構所處地域經濟發展不均衡,高層次人才普遍趨向于北上廣等發達城市,所處二三線城市中的科研院所對高層次人才難以產生“虹吸效應”。比如,同系統的科研院所,由于績效薪資水平和引入政策大致相當,身處二三線城市的科研機構無法有更大力度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來把頂尖人才吸引過來。長此以往,人才階層變的相對固化,出現優等更優,弱等積弱的局面,難以達到一個均勢發展,無法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
二是自我培養能力較弱。二三線城市科研機構內部培養體系較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本身存在差距。對于成熟的優秀的內部人才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留人才與培養人才的成本非常大,領軍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難以形成“頭雁”效應。
三是人才質量效能不高。二三線城市的科研機構常規性的人才招聘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優秀畢業生仍舊選擇北上廣等發達城市,次等畢業生才會選擇參加二三線城市的科研機構的招聘,從中選擇優秀畢業生的幾率變的很小,難以形成“鏈條”效應。
解決非發達城市科研機構困境的路徑分析
一、集中優勢學科方向及資源。針對高層次人才引進難以與發達城市科研機構競爭的居民,非發達城市科研機構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定位上應當更加明確與準確。整合現有的團隊,以優勢的研究方向為領域,集中現有的優勢人力資源,來配合即將引入的高層次人才,讓高層次人才看到在這樣的團隊里也同樣大有可為。同時給予整合后的團隊更大的自由空間和自主權利,培育精良的生長環境,使得在這樣的團隊了不僅同樣大有可為,應當是更有可為。吸取田忌賽馬的智慧,砍掉弱項沒有競爭力的團隊,將節省出的資金更多的投向重點團隊,在薪酬待遇上高于發達地區科研機構同水平,使得高層次人才可以來,愿意來。
二、建立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于非發達城市科研機構,高層次人才的流失十分棘手,難以解決。而當今社會中人才流動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但如果非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能夠在科研機構內部人文上下功夫,仍然大有可為。人是感情動物,良好的人文環境足可以留的住人。在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上,很多時候,很多科研機構恰恰采用的是激進的,保守的辦法,甚至是卡、壓、限等非人文的手段。例如,某中直科研院所中,面對團隊領軍人才調走的申請時,表現出非常苛刻的態度,提出不近人情的要求。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該領軍人才的心灰意冷,問接導致該領軍人才的學生資源以及項目資源的流失。同樣也給該科研院所的整體人才氛圍蒙上了陰影。既不利于以后的高層次人才引進,也不利于現有團隊的積極性。面對這樣的人才流動,非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應當持有開放的態度,不鼓勵但絕不反對人才往高處走,不僅幫助高層次人才辦理相關手續,而且要解決后顧之憂,給予其精神上物質上的褒獎和獎勵。留下高層次人才的心,也就留下了非常多的潛在的人才資源,進而打造成有人文關懷環境的科研機構,才會有可持續的人才引進環境。
三、打通現有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雖然非發達城市科研機構的常規人才引進質量可能低于發達地區的科研機構,但完全可以通過后續的培養使人才可以快速成長。應當不斷拓寬現在人才成長路徑,可以通過與更高等次的科研機構聯合培養,合作交流讓現有人才不斷拓寬視野提高水平。將培養資金加大,成果獎勵加大,使得現有人才能夠不僅僅局限于本機構中,能更加快速成長。重點發掘潛力較大的青年人才,并加大培養力度,才能使整體的人才規劃趨于良性循環。同時,要發掘新的、發達地域研究機構的主流研究方向之外的領域,并重點培育,才能在整體競爭力不如發達地區研究機構的環境中生存。
四、需要地方的配套人才政策。人才來自于五湖四海,對家鄉都有不同程度的傾向,如果有足夠優惠的人才政策以及生活環境,高層次人才依舊愿意回到家鄉。地方政府如能夠在歸屬感、居住環境、整體社會人文環境上下足功夫,就能為地方的人才引進提供良好的大環境。打造特色的、人文的社會環境是地方政府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小結
非發達城市的科研機構雖然在區位上、環境上、資源上不占絕對優勢,但仍然可以集中優勢資源,整合現有力量與發達地區科研機構競爭。人文環境、發展方向、培養力度就成了非發達地區科研機構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甚至成為立命之本。
參考文獻:
[1]張國梁.企業文化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侯韶圖.管人不如管文化——企業文化生命力解析[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5
[3]王吉鵬.企業文化建設——從文化建設到文化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