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力
摘要:林業經營能有效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促進森林生態發展,改善自然環境。所以,國家正在加大林業經營的管理力度,并通過退耕還林、封山造林,以及森林保護等工程,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對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其發展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林業經營;深林生態發展;策略
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后,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備受關注,國家每年都會通過人工造林的方式,擴大生態林面積。但由于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太大,要在短時間內使其得到恢復不太現實,所以還需采取相關措施,促進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的發展。
一、問題分析
(一)林業資源的開發缺乏合理性
在林業經營過程中,受到人員、資金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其經營效果不理想。從目前的林業經營情況來看,大部分的經營人員都非林業管理類專業畢業,其所掌握的林業專業知識非常有限,管理能力達不到實際的要求,導致林業資源的開發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所以,需要培養一批專業的林業經營管理人才。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會影響森林系統的整體發展,造成林業資源的浪費,不僅會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還會讓多年的造林成果毀于一旦。只有通過專業人才的管理,才能夠對林業經營作出合理的規劃,使林業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林業資源的發展缺乏市場指導
林業經營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才能使林業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通過對林業進行經營,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但是,由于我國對生態保護的力度在不斷加大,禁止亂砍濫發行為的發生,導致市場上許多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些需求基本與樹木有關。由于這些林木類產品在市場上消失,所以曾經經營這些產品的企業只能倒閉。國家的這一行為雖然能在短期內使森林覆蓋率得到提升,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弊端。比如,將樹木作為生產對象的生產只能停止,這就會讓人們的一些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從而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同時,以樹木為主的市場生產秩序會變得混亂。一些企業本身是通過經營樹木類產品獲取利潤,在國家禁止亂砍濫發后,這些企業雖然想拓展市場,卻苦于沒有產品。目前,市場上能夠用于代替樹木的原料幾乎沒有,企業賺錢的途徑被封閉,就會影響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從而影響林業資源的開發。
(三)林業經營缺乏足夠的資金
雖然國家很重視林業的經營和森林生態的發展,但對其投入的資金卻很少,難以滿足林業經營的實際需要。并且,有些資金原本是用于對林業經營進行開發和經營的,但最終卻用到其他項目上,使林業經營的推廣受到阻礙,配套的林業建設設備不齊全,也會影響林業經營效果。目前,大部分的林業技術推廣工作都是事業單位完成的,事業單位的經費是通過林區管轄政府控制的,最終劃撥到事業單位的資金很少。缺乏足夠的經費,就會增加林業科研的難度,也會阻礙林業技術的推廣,加上機械設備落后,要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特別長的時間。
二、策略分析
(一)培養林業經營專業人才
在林業經營與森林生態發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林業經營人員不僅要熟悉林業科研工作,還要具備林業技術宣傳和推廣能力,動員更多的人主動參與林業經營管理,促進森林生態的發展。所以,林業部門要重視對林業經營人員的培訓,加強林業經營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和林業經營技能。比如,在引進林業經營人才時,要選擇林業相關專業畢業的人員,且其要具備一定的林業經營管理經驗,懂得如何有效的開發利用林業資源,實現其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同時,要適當的提高林業經營人員的福利待遇,以增強其工作積極性。在造林綠化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國家還應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形成完善的林業技術服務體系,用于對林業經營及相關技術進行推廣,逐漸的提升森林覆蓋率,促進森林生態發展。
(二)加強對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的經營
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在林業經營過程中,要注意到森林中的生物多樣性,并對其進行合理的利用。首先,要對自然資源進行經營利用,對疏伐木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加強對各類樹種、林地坡度、林分密度等的研究,以促進林業的發展。其次,開發生態監測系統,對森林資源進行實時監控,對森林的碳匯效益進行估算,并對森林型的濕地分布進行普查,收集海拔草原樣區的資料,分析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重視對生物多樣性的開發利用。最后,要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管理。比如,建立完善的野生動植物管理機制,加強對野生動物疾病的監測,對其風險和可行性進行評估,以確保野生動植物的安全性。
(三)增加林業經營的資金投入
資金是確保林業經營能夠順利進行的物質保障,只有確保充足的資金,才能加大林業科研力度,獲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而資金的匱乏,則會影響林業經營基礎設施建設,使林業科研成為空談。所以,要在林業經營中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促進森林生態的發展,政府就需要加大對這方面的資金投入。除政府的撥款外,還可通過其他的渠道籌集資金,用于完善林業經營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招商引資,吸收社會中企業的資金,使其對林業經營進行投資。在獲取資金后,可用于對現有的森林資源進行保護,也可以用于新建林地,增加森林覆蓋率,從而使森林生態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還可以設置專項資金,如國家、省等政府提供的扶持資金,也可以是地方政府籌集的資金,通過有償方式,或者是部分無償的方式,發展林業經營,可以更好的保護森林生態。總之,林業經營者要盡可能的擴展籌集資金的渠道,使林業經營活動能夠順利的進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林業經營與生態發展中,首先要培養林業經營專業人才,人才是林業經營的關鍵,只有專業的人才,才能夠正確認識森林資源的價值,并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同時,要加強對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的經營,并增加林業經營的資金投入,使林業經營宣傳和林業技術推廣能順利的進行,提高林業經營效率,促進森林生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