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勝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推進國家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戰略任務,基層機構對新農村建設的指導與支持是完成該任務的基本保障,而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作為國家最基層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承擔著開展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導向與示范職能。鑒于此,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務必要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發揮自身的宣傳教育作用與文化服務功能,保證順利推進新農村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關鍵詞:基層文化工作;鄉鎮文廣站;建設
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簡稱鄉鎮文廣站)是建設農村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普及法律、科技、文化知識并提供各種信息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在十九大精神的指示下,鄉鎮文廣站的建設與發展對促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縮小城鄉文化差異、保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等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加強鄉鎮文廣站建設,依托先進文化成功占領鄉鎮,這是建設新農村的緊迫性任務,必須引起重視并加強探究。
一、加強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建設的重要性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鄉鎮文廣站應充分發揮文化廣播電視導向作用,凝聚建設新農村的中堅力量。在現代化傳媒中,廣播電視占據重要地位,是鄉鎮群眾接觸的第一媒體,是最受基層歡迎的一種文化傳媒方式,利用文廣站的強大傳播力可引導建設新農村的輿論導向,成功凝聚人心,動員并組織干部、群眾主動投身新農村建設[1]。與此同時,鄉鎮文廣站為農村提供服務,在長期工作中積累豐富實踐經驗,掌握鄉鎮群眾的特征,善于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對他們進行正面引導,構建良好的新農村建設文化氛圍,鼓勵并感染群眾積極參建新農村。另外,鄉鎮文廣站還具有宣傳教育功能,能為建設新農村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撐。廣播電視傳遞信息的方式形象而生動,有良好社會效益,可為建設新農村提供智力支持,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二、加強鄉鎮文化廣播電視站建設的策略建議
(一)明確目標定位,滿足多樣需求
在鄉鎮基層文化服務中,文廣站是基本單位,但其文化活動相對單一,需要鄉鎮文廣站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把自身建設成實體性的、具備實踐意義的基層服務機構,定期用多樣化的形式為廣大群眾展示規范性的公共服務內容,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隨著鄉鎮文廣站的服務范圍越來越大,文廣站不僅要傳播文化,還要建立規范的管理隊伍,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方式,利用各種各樣的渠道,發揮文廣站的職能。文廣站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利用廣播電視信號進行單一傳播,而要充分利用各種相關資源,形成多媒體綜合建設管理體系,不管是文體活動室還是圖書館都可成為鄉鎮文廣站的專業形式,滿足基層文化多樣化服務需求。
(二)整合設施設備,更新建設機制
因農村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且鄉鎮財政困難,導致部分鄉鎮文廣站的建設和內部公共文化設施配套不協調、適合群眾的設施與場所不多,需要鄉鎮文廣站創新思維,積極整合人財物等資源,拓寬自身的建設與發展空間,形成多元化建設格局[2]。鄉鎮文廣站可秉承互補優勢、共享資源、共同發展的思路整合相關資源,綜合利用村文化室、農家書屋以及文化活動中心等的資源,針對相關設施設備做到共建共享,克服財政投入不足和分散的困境;充分利用閑置的資源,彌補設施設備使用率低、服務績效差的缺陷;利用當地學校設施設備與師資力量,在教育教學之外通過講座、培訓等方式主動為鄉鎮群眾提供文化信息服務;創建由文廣站引領、志愿者參與管理和群眾參與共建的鄉鎮文廣站建設機制,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三)倡導自辦文化,提高文化自主
鄉鎮群眾對文化需求存在局限性,這使得他們對現有文化存在消遣的心理,怎樣引導群眾脫離玩撲克、打麻將等低俗文化,盡快轉向讀書、體育、文藝等較高層次的需求,這需要鄉鎮文廣站正確引導,發揮群眾主動性與積極性,通過結合送文化、種文化的方式鼓勵群眾發展自己的文化,提高文化自主性。鄉鎮群眾文化活動通常是自發的,鄉鎮文廣站則應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激發基層文化活力。一是保證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等被正確使用,拒絕其他功能室的占用,確保群眾在開展文體活動時獲得硬件保障;二是保障鄉鎮文化設施設備的質量,配發農家書屋的資源時要考慮群眾需求,分門別類,提高配發針對性;三是鼓勵鄉鎮自覺組織開展文體活動的民間團隊,為其提供展示平臺,或組織他們在重大節假日演出,發放紀念品。鄉鎮文廣站務必要堅持開展送文化下鄉的活動,鼓勵并熏陶群眾的文化熱情,激勵他們積極發展自身文化。
(四)培養文藝人才,優化人才保障
開展任何建設工作都離不開人的支持,鄉鎮文廣站建設也不例外。盡管最近幾年農村文化建設有一定的進步,但傳統文化活動主要采取文藝演出的形式,一旦演出者離開,當地文化建設就歸于原狀,并未發生質的變化。加上鄉鎮文廣站人員有限,他們大多數人員在文廣站建設中的能力與精力都有限。這就需要鄉鎮文廣站在日常工作中深入研究當地文化工作,完善建立文藝人才培養與儲備計劃,打造高素質文藝隊伍,為實現鄉鎮群眾自主開展文藝活動、加強地區文化建設等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3]。加強藝術交流、舉辦培訓活動等則是鄉鎮文廣站培養優秀文藝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這些途徑能促使傳統送文化下鄉的活動真正轉變成培養文化、發揚文化。
三、結語
鄉鎮文廣站經過多年的成長與發展,已經是組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部分,是黨和政府在農村基層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力量,在優化農村文化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踐中,鄉鎮文廣站應想方設法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滿足鄉鎮群眾的多樣化文化信息需求,并整合設施設備,倡導群眾自辦文化,培養更多優秀文藝人才,把鄉鎮文廣站建設成廣大農村群眾求知的課堂和求藝的樂園,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顧一峰.對目前鄉鎮文化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研究[J].科技風,2015(14):245
[2]王紅紅.新時期鄉鎮文化站發展困境與對策思考[J].中國市場,2016(12):221-222
[3]李玉龍.如何發揮鄉鎮文化站作用及農村文化建設方式研究[J].大眾文藝,20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