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軍
摘要:中專課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英語課程。無論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還是如今社會對學生素質的要求,都需要英語作為技能支撐。但就目前而言,中專的英語教學出現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使中專英語教學處于瓶頸期,難以前進。因此,面對中專英語教學,教師面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以現如今中專英語所處的困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中專生的現實學習狀況為切入點,對中專英語教學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關 鍵 詞:中專英語;教學方法;對策
一、中專英語教學所遇問題
(一)中專學生英語基礎薄弱
中專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水平起點低,是中專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既不能選擇視而不見,但又覺得束手無策。中專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詞匯量不夠、閱讀能力差、翻譯能力弱、語法混亂甚至不懂語法。而且由于錄取生源地不同,學生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影響英語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中專學生英語應用薄弱
中專學生學習英語,在實際操作中應用很少,運用能力、實踐能力得不到提升,導致中專學生認為學習英語用處不大。無論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很有限。這樣的狀況導致中專學生在真正需要使用英語的時候,不敢開口、怯于開口。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提高自身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和運用能力。只有在自己原有的認知基礎上與外界產生交互作用,才能達到熟練應用英語技能的效果。
(三)英語教材忽略差異性與實用性
長期以來,中專英語的編寫既沒有考慮生源地不同,學生英語能力以及英語水平的差異,又沒有將英語與自身的專業結合,中專英語教材用書,多為國家統一編寫,很少能夠結合地方特色以及個人需求,所學的英語知識與自身的專業技能得不到很好的連接,從而導致運用的效果差。而教材的千篇一律,基礎差的學生得不到成績與能力的提升,基礎好的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進步。所以,目前英語教材忽略學生個體差異性以及教材內容的實用性,這一狀況使師生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以及學以致用。
(四)中專英語教學方法與模式陳舊
中專英語的教學模式長期以來都是教師做主導,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學生不能真正融進課堂與教學,處于不知所云的狀態,這種狀況對英語教學的進程產生了羈絆。教學模式也仍然沿用古老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難以融合,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導致學生即使學習了多年英語仍然是“聽不懂”“不會說”“寫不出”的狀態,面對這些問題,中專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創新教學手段,促進自身教學水平提高的同時使學生的英語學習也得到提升。
二、解決中專英語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一)構建與時俱進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
專科學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主要途徑,培養的人才不能與社會脫節,要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這就要使創新表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其中英語課堂的教學就是一方面,我們不能用幾年甚至十幾年前的課堂教學模式教育新人才,在當代專科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表演法、模仿法、競賽法,來帶動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中專英語教師應該構建師生互動的和諧課堂,來適應新課改的大潮流所提出來的新要求。
(二)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創立校本課程
所謂“校本課程”,即學校因地制宜,結合地方與學校的特色,圍繞教學目標,注重學校的個性化差異,教師通過篩選、組合、排列、整合所創造的符合學生特色的個性化課程。這種校本課程既滿足了學校的地方特色又可發揚學校的特色專長,給予了學校一定的自主性,根據學校學生的術業專攻量身定做學生所學的與本專業相關的英語課程,既解決了因材施教、個性教育的問題,又增添了辦學特色。
(三)建立學生對英語的情感
在語言學習中,情感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學生如果對英語學習擁有積極的情感,比如自信、好奇、求知等,這將使學生學習英語變得輕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英語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中專英語教師要多多采用鼓勵語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對學生的斥責,以維護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與自尊心。中專英語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學生面對英語的情感,將不利的、消極的情感因素轉化為積極向上的情感因素,從而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對英語學習產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總之,中專英語教學是一項龐大又冗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眾多奮斗在專科院校的一線英語教師為專科英語教學這一龐大工程添磚加瓦,中專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對原有的中專英語教學模式進行開拓創新。將傳統的教學教法進行改革,豐富英語教學方法,激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中專院校的學生敢于開口、勇于開口、樂于開口。讓中專學生成為非研究性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實際性的英語技能,保質保量地完成中專英語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