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
摘要: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深化英語教學改革,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滿足新時期國家建設和社會實踐對英語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目前大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并提出針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進的相關建議,以期完善英語教學體系,促進大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升。
關鍵詞:寫作能力;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對大學生學習、掌握英語語言的能力,分為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并且分別對寫作能力提出了十分具體的要求。
其中,一般要求中的書面表達能力需要達到:能夠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能夠描述個人經歷、觀感、情感和發生的事件過程的等等;能夠寫常見的應用文章,能夠在半小時以內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寫出不少于120詞的短文,內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夠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較高要求中的書面表達能力需要達到:能夠基本上就一般性的主題表達個人觀點,能夠針對自己所學專業進行論文的英文摘要,能夠用英語書寫所學專業的英語小論文,能夠描述各種圖文報表,能夠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于160詞的短文,內容完整,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更高要求中的書面表達能力需要達到:能夠用英語撰寫所學專業的簡短的報告和論文,能夠以書面形式比較自如地表達個人的觀點,能夠在半小時內寫出不少于200詞的說明文或議論文,思想表達清楚,內容豐富,文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
根據上述要求可見,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同其他能力的培養已經同樣被給予高度重視。但從教學實踐數據統計和許多在校大學生的實際狀況上看,整體現狀很不理想,有些甚至距離一般要求都相差很遠,更不要說用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去衡量了。這些現象我們往往從歷年的四級英語考試作文成績上就可以經常看到。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引起的這種現象呢?是否能夠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從而使學生英語寫作能力有所提高,達到《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各種要求呢?
一、寫作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四級英語考試作文中,滿分為15分,但在我們掌握的考生范圍內得分現狀卻十分不令人滿意。達到9分(及格)以上考生的往往只有很一小部分,10分以上的考生更是寥寥無幾,9分以下的考生比較普遍,往往占絕大大部分,而作文交白卷者也是大有人在。由此可見,大學英語的寫作教學在整體上是存在著一定問題的,上述現象也應該引起教學部門高度注意,而且這種現狀與時代發展、國家建設及社會實踐對綜合人才需求也相差甚遠。
(一)英語基本功不夠扎實
我們知道,每個大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已經學過英語語法并掌握了一定數量的基本單詞,但由于英語語法內容繁多且復雜,而他們在中學當中所了解掌握的只是一少部分,對整體英語語法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對一些詞也了解不夠深入、全面。總之,在中學期間他們的英語基礎并不是十分牢固,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都有待完善和加強,提別是在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之間,每名學生在適應性上都需有一個適應轉變的過程。現實狀況是,學生進大學后,發現大學老師的教學方法和中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明顯不同,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中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是以基本單詞和重點語法為中心,最終目的是應對高考,在高考中提高分數,取得好的成績,實現走進大學的理想。但大學的課堂上,老師重點講授的是閱讀技巧,往往只解釋一部分詞匯和句子的意思,著重講解段落篇章的意思以及各種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完全摒棄了中學階段的那種逐句講解和解釋的教學模式。在大學的課堂上學生還要接觸另外一項在中學時期所沒有的學習內容,即聽力理解。大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基本上沒有接觸過這一內容,他們開始覺得聽力既新鮮,又神秘,同時又覺得有較大的難度。在兩年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聽力理解往往給他們增加了很大學習負擔,雖然為此投入不少時間,花費了許多精力,甚至無暇顧及英語這門課的其他方面,但學習效果卻并不理想,收效甚微。目前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少涉及到語法,但學生卻往往希望老師多講授語法內容,由于大學老師授課的側重點與中學老師有所不同,因此使有些學生一時難以適應,感到茫然,并逐步對大學英語教學失去新鮮感,學習熱情普遍下降,所投入的精力和也逐漸減少,僅憑中學時期的“老本”應付了事,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夠感到,在大學期間所學英語非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退步。因為學生的目的是為了應付四級英語考試,所以他們認為如果一位教師在課堂上講的每句話都能使他們在四級考試中直接得到一分半分的,那么這個老師就有水平,就是好老師,似乎他們學英語的目的就是為考試而考試,而不是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他們心目中的老師恐怕平時不需要上課,只在考試前搞幾次輔導就行了。然而,如果想學好并掌握英語,必須下番功夫,多記多讀多練習,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如果只記語法和一部分單詞,恐怕只能勉強應付簡單的考試而不能真正掌握并使用這種語言,他們所說的“每句話”,也許是語法上的條條框框和一部分單詞的用法,寫作能力更是一塌糊涂。
(二)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夠凸顯
教學實踐表明,大學英語這門課的教學本身沒有體現出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許多教師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做得不夠。例如,在上聽力課時,不很注重使學生聽懂大概內容而只讓其聽懂與答案有關的部分或只聽答案;在講課文和練習時,語法涉及太少,分析課文各句子不夠,對單詞的不同意義及用法講得過少而對一些短語講得過多,其中有些內容學生在閱讀中很少能碰到;要求學生記單詞和讀課文太少,也不嚴格檢查學生記單詞的情況;向學生提問不多;在學生寫作文后,可能只批改,但不注意在課堂上講解,而很多學生都不怎么看老師的批注,特別是在“滿篇紅”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有些教師既不批改也不把作文發還學生,而只是給它們打分。在進行四級考前訓練時,只講答案,不舉一反三,也不與以前學過的相關內容進行比較。另外,模擬考試過多,學生還未學到什么東西就考一考,再加上有些四級模擬題很偏很怪,與培養學生實際能力沒有多大關系,使他們非但沒有學到知識,反而花了他們很多時間和精力并占用了大量學習基本功的時間。有些學校和老師甚至把大學英語課本拋在一邊不講,而專門搞所謂的四級訓練,使學生根本沒有時間打基礎,這種做法完全是本末倒置。同時,由于學生覺得作文難,便又避開作文而去背條條框框題,形成惡性循環。同時,我們教師自己可能會自覺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猜題和背題的“本領”以及他們應付考試的“本領”,由于實際語言能力沒有多大提高,相應的后果就會產生。例如,在四級考試中,很多考生也許前面幾題做得還可以,但一到考驗實際能力,臨到作文時,就原形畢露;近幾年四級作文中的主題句都是用漢語給出的,但很多考生不能用英語思維。他們可能首先要把這些翻譯成英語,然后再用漢語思維展開,最后進行漢譯英。由于對英語和漢語間的差別不甚了解,他們所寫出的東西就染上了漢語的特點,即成了“中文式英語”,這不僅錯誤多,而且會占用很多時間,以至一些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未寫完文章。有些考生甚至連翻譯主題句也有困難,因為基本功的欠缺使他們不知道用別的表達法表達同樣的意思,不具備起碼的寫作能力。
(三)用于寫作的學時不夠充分
現在由于強調聽說能力培養及四六級通過率,原本用來寫作課的時間都被占用,即使學生初步了解寫作技巧,但由于缺乏寫作技巧的相關練習和點評,學生的寫作水平往往仍停留在高中畢業時的水平上,加之學生人數眾多,老師在批改時也只注重語法及用詞正確與否,按照四六級的審核標準大致予以評分,之后發給學生,缺乏針對性的講解,阻礙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在大學英語學習中,英語課程的學習往往被專業課取代,也往往會忽略寫作教學,即沒有具體的課程安排。寫作課時被占用的現象屢見不鮮。另外,2000年擴招以來,由于教師絕對數量不足,各大學基本采用大班授課或選課,班額在80人左右或更多,且一人承擔多個教學班級,使教師沒有足夠的精力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解,學生也就難以掌握英語的寫作思路和技巧,從而影響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一)改進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寫作能力
首先,正確引導學生。我們應向學生講清大學英語的目的,重點難點以及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對這門課和四級考試有一定了解。另外,在教學方法上應做一定改進。在平時的講課中,應將英語中的主要語法現象再過一遍,力爭使學生對英語語法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對課文和練習中涉及到的語法更要詳細講解。然后,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多分析文章中的詞、句子、段落和篇章,讓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扣題,怎樣安排和展開主題句的,以及怎樣過渡、轉折和結尾的。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和使用語言。單詞是英語學習的重點,不知道詞及其用法,就談不上學英語和用英語,如進行寫作。因此,我們應該始終如一地把單詞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為老師,我們必須要求學生經常記憶單詞并定期聽寫。同時,我們還應向學生闡明閱讀和寫作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并要求他們多讀課文,特別是多朗讀,多分析句子,弄懂意思,一些好的文章段落可以讓他們背誦下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還能培養他們的語感,只有掌握了語法和足夠的單詞及其用法,才能很好地使用英語,在寫作時就能減少錯誤,還能寫得更地道些。我們還應經常要求學生多做詞匯練習,如詞的搭配、造句等。
寫作是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應安排一定的時間專門進行寫作訓練。第一階段要以句子為中心,以熟悉英語書面的句法和修辭手法,還要掌握和運用主題句,因為它是段落和篇章的核心。第二階段是段落,學生應用英語小結課文的內容,或改寫一段文章, 或對文章的各個方面寫出評論,這樣做有助于寫出的文章思路清晰,前后連貫,這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交流而不是為寫作而寫作。我們要培養學生各種體裁文章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能力。我們應要求學生經常寫,定期寫,并養成寫前準備和寫后修改的習慣。對學生的習作,除了老師修改之外,還應讓學生自己改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二)提高寫作能力的教學手段
要想提高學生英文寫作能力,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寫作是一種慢功夫,靠突擊、強化是很難奏效的。所以在英毒寫作教學方面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客觀規律循序漸進趣抓好。大綱對各級寫作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英語一級和二級要求學生有組詞成句的能力;三級要求學生有組句重段的能力;四級要求學生在半小時內寫成100~200字短文的能力。所以根據大綱不同階段要求,強調各層次的寫作練習,以便為學生在最后階段寫成英語短文打好基礎。
加強學生的閱讀,要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無論是精讀還是泛讀課,老師都要加強閱讀和寫作兩方重的指導,引導學生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關系與過渡,甚至在講解課文中要使學生們注意所學文章的結構特點。要加強學生對詞、詞組、句型實際能力的塘養。要讓學生多讀一些東西,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多增長一些語言知識。從目前來看,凡是英語寫作好的。般都是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因為閱讀能力越強,腦子里成熟的表達方法就越多,寫作時也就越能得心應手。
學生練習寫作時,一定要強調切題。要讓學生圍繞中心思想展開情節,讓他們注意到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聞連貫性和統一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讓學生練習寫提綢是個好方法。這樣做看起來費時費力,但寫起文章來可使同學們心中有數,思路清楚,條理分明。
寫作是一門實踐課。老師只講學生們不練是不行的。所以要讓學生勤寫多練,通過實踐來提高寫作能力。在學生中間提倡用英文寫短片日記,一事一記或幾事一記。時間常了會對學生英文寫作能力有所幫助的。
翻譯練習也是提高寫作能力的一種方法,在練習翻譯過程中精讀老師一定要求學生在句型和習語運用上下功夫要使他們認識到兩種語言同一思想在表達上的差異。要逐步引導學生由單句翻譯過渡到段落翻譯,由段落翻譯過渡到篇章翻譯。
老師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也很重要,從中老師可以發現各種語言問題。對那些帶有共性的問題老師在課上及時講解,及時糾正。在批改作文中,要善于發現寫的好的文章。用學生中寫的好的文章做范文進行講評。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總之,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寫作能力差,說明我們的英語教學還沒有完全按《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要求,體現出整體的教學目的。為此,我們的教學基點必須放在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上。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2]袁志強.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初探[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4卷第1期
[3]劉明,師敏潔.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方法初探[J].《咸寧學院學報》2012年第32卷第9期